1650年,笛卡尔应瑞典女王克里斯蒂娜邀请,来到瑞典斯德哥尔摩,住在法国驻瑞典大使皮埃尔·夏努的家里。就是在这里,笛卡尔感染风寒,不幸去世。笛卡尔的遗骨被安葬在瑞典一个天主教小墓地。随着笛卡尔名气越来越大,法国政府决定将笛卡尔的遗骨迁葬回巴黎。中间几经波折,多次迁移,三次落葬,最终人们发现,笛卡尔的头骨和其他骨头是分离的,巴黎自然历时博物馆和瑞典隆德历史博物馆都声称自己拥有笛卡尔的颅骨,而其余的遗骨则安葬在巴黎圣日耳曼德佩大教堂里面。还有一些遗骨碎片散落各地,有的还被制作成戒指,作为礼物,笛卡尔用于写作的右手食指的指骨也被收藏,之后滑入历史的尘埃。总之,人们珍惜的不仅是笛卡尔的精神遗产,笛卡尔的骨头也成为人们争相收藏的圣物。
在笛卡尔去世的17世纪,天主教依然重视圣物,认为人的骨骸是连结生命与死亡的纽带,而普通人和出身高贵的人也同样崇拜圣物,因此当时有圣物的商业交易。人们用这些圣物来装饰自己家中的奇物柜。到了19世纪,人们还是到处寻找圣物,包括骨骸、牙齿、化石、羽毛等。欧洲很多古老的博物馆都是在某人捐赠的奇物柜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也正是因为笛卡尔的遗骨被视为圣物,才使得它的离散和追寻更加扑朔迷离,耐人寻味。
展开
“一部知识探险故事,稀奇而迷人……萧拉瑟的行文,聪明利落,才华横溢。在每一页,他都为读者贡献出新的迷惑、离奇和惊喜。”
——《洛杉矶时报》
“萧拉瑟是一个很会讲故事的人。通过追踪笛卡尔骨骸之谜,回溯了数个世纪的科学与宗教之争,同时又让故事轻快活泼,扣人心弦。”
——《旧金山纪事报》
“萧拉瑟的思想洞见愉悦人,启发人,或许——也烦扰人。”
——丽萨·亚丁《自然》杂志
“《笛卡尔的骨头》堪称一部令人信服的思想侦探故事,既揭开满是灰尘的往昔,也启示现在。”
——杰弗里·图宾《九人:美国最高法院风云》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