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3221550
  • 作      者:
    林毅夫,蔡昉,李周著
  • 出 版 社 :
    格致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内容介绍
    《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增订版)》作者在目睹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一系列重要进展以及地区经济和世界经济中发生的诸多大事并参与中国经济学界的争论后,进行了修改和增删,对书中的一些理论和政策问题作了更深入的阐述,从而使《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增订版)》的理论更臻完善和具有针对性。该书系“当代经济学系列丛书·当代经济学文库”中的一种,全书共分10章,讨论了赶超战略与传统经济体制的形成,经济绩效与发展战略,比较优势战略,经济改革的历程与成就,改革与发展中的问题和难点,经济改革与持续发展的内外部环境,以及中国改革的道路与经验。
展开
精彩书摘
  究竟各个部门是怎样被纳入到有利或不利的计算价格水平下进行生产的呢?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取决于部门的讨价还价地位,即它在计划盘子里的相对重要性,造成有些部门具有较高的处于有利的计算价格待遇下的频率。有些则相反,如农业、能源、交通等基础部门具有作为重工业投入品的地位和价格波及效应强的特征,往往处在不利的计算价格下,因而长期不能摆脱其成为国民经济瓶颈的地位。另一种情况是,对于产业特征比较接近的部门,有着大致相同的处于较有利或不利的计算价格条件的频率,它们在何种状态下进行生产,则取决于计划者对前期结构状况的判断。这类部门的生产能力是根据计划要求(或假设为长期供求均衡状况)形成的。当计划价格有利时,便在较高的边际成本水平上生产,当计算价格不利时,便出现开工不足。两种情况都造成效率的损失。
  其次是缺乏竞争,生产效率低下。优先发展重工业就意味着同时实行初级(生活用品)进口替代和次级(机器、设备等)进口替代。当时中国的技术水平尚处于低级阶段,又没有利用自己的资源比较优势,因而国内产品的成本必然很高,缺乏竞争力。为了独立自主地发展工业体系,就要对国内工业实行保护,为此又要付出效率上的代价。一方面许多产品在国内生产所耗费的资源成本,高于这种生产所节省或换取的外汇价值。另一方面,持续的保护使工业部门失去了改进生产力的机会并增大了国民经济的动态成本。其一是国内市场的有限性限制了某些产业利用规模经济;其二是因缺少外部竞争,以及因进入障碍消除了国内竞争,使这些受到保护的部门和企业缺乏创新动力。特别是,当企业和部门的资源完全由计划配置,产品统购包销,生产按指令进行时,它们就不再具有改进效率、提高产品质量的激励。
  第三是劳动激励不足。在价格扭曲和缺乏竞争的条件下,企业盈亏不取决于经营好坏。如果给企业自主权,必然会出现企业经理人员和工人侵蚀利润和资产的情况。为了防止侵蚀利润和国有资产,就必须剥夺企业自主权;而取消了自主权,就不能根据工人的努力程度决定工资标准,就必然造成劳动激励不足。劳动激励与劳动奖惩具有正相关的关系。要提高劳动激励,必须实行多劳多得的分配制度。问题是在传统经济体制下,企业没有自主权,无权选择雇用对象,也无权解雇工人,更为棘手的是,在这种体制下,城市职工的报酬是固定的,与个人劳动努力及企业绩效都没有联系,即无论职工个人干多干少还是职工群体干多干少,都不会影响职工个人收入。由于职工个人多劳不能多得,劳动激励必然不足。
  ……
展开
目录
1.绪论
1.1  改革以来的增长与下个世纪的展望
1.2  长期增长所面临的政策障碍
1.3  本书所要回答的几个问题
2.赶超战略与传统经济体制的形成
2.1  逻辑起点:重工业优先增长目标
2.2  重工业的基本特征与中国经济现实
2.3  推行赶超战略的宏观政策环境
2.4  资源的计划配置制度
2.5  以国有化和人民公社化为特征的微观经营机制
2.6  三位一体的传统经济体制:国际比较
3.经济绩效与发展战略
3.1    改革以前的经济增长
3.2  传统战略下的畸形结构
3.3  缺乏激励和效率低下
3.4  步履艰难的赶超:国际透视
4.比较优势战略
4.1  对“东亚奇迹”的不同解释
4.2  可供替代的发展战略
4.3  比较优势战略与资源禀赋结构的提升
4.4  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4.5  比较优势战略与金融危机
5.经济改革的历程
5.1  1979年前后改革的不同点
5.2  微观经营机制的改革
5.3  资源计划配置制度改革
5.4  宏观政策环境的改革
5.5  “摸着石头过河”的经济逻辑
6.经济改革的成就
6.1  激励机制与经济效率的改进
6.2  产业结构扭曲得以矫正
6.3  关键在于发挥比较优势
7.改革与发展中的问题和难点
7.1    改革和发展的周期性
7.2  寻租活动与腐败现象
7.3    国有企业改革的难点
7.4  呆账、坏账与金融体制弊端
7.5  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加重
7.6    粮食供给潜力问题
8.经济改革与持续发展的内外部环境
8.1  国有企业改革与经济体制的整体配套性
8.2  深化改革与防范金融危机
8.3  发挥比较优势,实现经济持续增长
9.中国改革的道路与经验
9.1  改革的起步环节和推进部门
9.2  经济改革的方式及其特征
9.3  中国改革道路的普遍意义
1O.总结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