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发钞规模超过美联储,隐性债务规模也必然超过美国。全民负债与全民还债不可避免,你要学会把富日子当穷日子过了。
实物产出流向国外,印钱购汇把复印的纸币留在了国内。票子在房子上毛了,资产泡沫剩下了最后的晚餐,你怎样先保本后取利?
房子是过剩产能,票子是更过剩的产能,“去产能”比“去库存”更艰巨。资源被大规模错配后,你不能再犯错了。
科技本是第一生产力,推土机却被当成了第一生产力。病态渴求致使“一顿吃伤,三顿喝汤”,你怎样“持久性投资,持久性经营;持久性收入,持久性消费”?
市民不干活了,只有农民工还在干活。劳动者养不起食利者了,你怎样量入为出?
收入倍增目标出台,民生消费的商机何在?
[重要观点]
只有突破这个发展转型的体制障碍,投入型增长才能转变为技术型增长,粗放增长才能转型为集约增长,以物为本的发展才能转轨到以人为本的发展上来。因此,突破经济困局要靠政治改革,有了体制突破,应对泡沫通胀和衰退通缩,摆脱又冷又热的滞胀,才会有胜算。
为什么冲高回落是个市场铁律?为什么“豆你玩”、“蒜你狠”、“姜你军”、“糖高宗”、“苹什么”、“向钱葱”、“油你去”、“猪坚强”什么的冲顶之后都必然回落,因为“高处不胜寒”。挑战购买力极限的涨价,最终只能败于消费者主权。1个普通家庭能够承受几十万元级的消费与借贷,却难以支撑几百万元级的消费与借贷。简单地说,几十万块你还能凑起钱来,几百万就成为一般家庭理财无法逾越的门槛了。
只看33年来走马灯似的炒作热点,你就能发现那个屡试不爽的致富法门。什么法门?就是寻找和制造稀缺,借机煽风点火,从中套取暴利。从炒批文、炒指标、炒外汇,到炒股、炒地、炒房、炒煤、炒邮、炒蒜、炒火车票,凡能炒得动的,都被当成了投机套利的财源。每一次炒风刮过后一地鸡毛,你才发现那个炙手可热的资源原本并不稀缺,而是“被稀缺”的——稀缺的不是物,而是恐慌性人气。什么人气?病态渴求与投机获利的人气。这就如同喝酒的人追求的并不是酒,而是醉意一样。
高耸的写字楼黑灯瞎火,人满为患的住院部为什么灯火通明?月薪2千的招聘台前,每平米2万的楼盘前,为什么都有人排队?一边是货币过剩,一边是求钱若渴;一边是资源短缺,另一边是资源浪费。面对短缺与过剩的这些并存不悖,你不会恍然大悟吗:动辄闹这个荒、那个荒的,并不是常说的什么僧多粥少,狼多肉少,而是资源被垄断与错配了。也就是说,什么“钱荒”、“地荒”、“房荒”、“油荒”、“电荒”、“水荒”、“气荒”、“煤荒”的,其实不是资源短缺的天灾,而是资源错配的人祸。
权力资本化是“国富民穷、官富民穷、城富乡穷”成因。市场化变革是个资产由全盘“公有”向市场转移的过程,伴随这个资产转移的,是权力设租、寻租的腐败。资本社会化的国家,财富靠资本获取,权力资本化的国家,权力成了获取财富的源泉。两种不同的发财致富的路径,区别在于资本是社会化的,还是权力独占的?资本靠市场竞争配置,财富是物竞天择的,不可能按照权力结构来分配。资产转移过程被权力截流、掌控后,分配财富的规则就成了按权分配:权力最大的人财富最多,权力最集中的地方财富最多,财富的分布由权力的大小、与权力的亲疏远近决定。财富被权力金字塔结构整合后,“国富民穷、官富民穷、城富乡穷”就难以改变了。
平等的市场权利,在国内被亲此疏彼、厚此薄彼的倾斜天平重新调配了,国企被特权化,民企被弱化,外企被另类化。平权的市场被隔离成了两个区间,备受呵护的特权企业与野蛮生长的草根企业,加上更有竞争力的外企,形成为国内市场“三个世界、两种制度”的生态:国企是第一世界,外企是第二世界,民企是第三世界。两种制度则是价格双轨制(竞争性价格与垄断性价格),两种企业制度(自由企业与管制企业),两种市场(真市场与仿真市场)法则。
只要是泡沫,不戳也得破,就像探空气球不断升高必然爆裂一样:气球内压太大,离地太高后一旦外压降低,它就会爆裂。内压太大,是指畸高价格虹吸的资金密度太大,像高密度黑洞的膨胀。离地太高,是指高价格脱离现实购买力太远,消费者望洋兴叹。一旦外压降低就会爆裂,是指超高密度的资金难以为继时,也就是高空缺氧缺压时,黑洞坍缩的反向吸力,会吞噬所有来不及逃脱者。
一个国家的真实财富,并不是纸面上的金银,不是外汇储备,不是庞大的财政收入,而是可以用于老百姓消费的生产品和日用品。
公平感的丧失,利益被牺牲、被剥夺感的上升,成了社会群体之间紧张与冲突的根源。
金字塔式的资源集权结构,派生出国富民穷、城富乡穷、上富下穷甚至官富民穷的格局。
从等级特权制度走向人权保护制度,从人治走向法治,从专政走向宪政,就是国内政治与社会制度变革要闯的难关。
政治改革,是保障经济改革结果不至于得而复失的唯一路径。
资产泡沫为什么必须挤破?道理你懂的,泡沫像癌肿那样狂吸营养,导致经济体全身嬴弱失血。“一个行业大量集中全社会的资金,就如同人得了癌症。现在的房地产就是得了癌症。”(潘石屹语)道理如同癌肿必须切除一样,它太耗营养太耗钱了,你供养不起。你不切除它,它会耗干你。我们与举世无双的泡沫双雄(失控的房地产与政府基建)的拉锯战,就是这样一场你死我活的抗癌肿之战。
总有人认为泡沫有无痛疗法,可以自然降解。他们说,你瞧,股市泡沫不是化解了吗?房地产泡沫怎么化解不了?没错,泡沫终究会破,但选择主动戳破或被动拖延下去,相当于选择外科手术或保守疗法,代价与后果是大不相同的。外科手术式的逐步戳破泡沫,代价是地价、房价跳水,账面财富缩水,信贷负资产转移成银行的负资产,最终成为银行冲抵坏账的不良资产。后果呢?最坏的后果是国有银行发生大面积资产负债危机,弥补巨额亏空时,更大的可能是出售国企股份,正好实现了国企持股的社会化与经营管理的市场化,歪打正着,何乐而不为呢?那手术挑破泡沫的疗效呢?疗效可就明显了,真金实银被解脱、转移出来了,久旱的实体经济得到及时雨了。像是滞胀的内分泌、内循环的“任督二脉”被打通了一样,机体可以加速地全面康复了。
再说保守疗法。保守疗法无非是继续呵护这两个硕大无比的泡沫别爆裂,后果跟混吃等死也差不多。被动拖延的代价我前边说过,无非是一花怒放百花残,一业独大百业凋。对于政府来说,供养泡沫需要继续印钱投资,因而“救市的药方,实质是用明天的产能过剩消化今天的产能过剩”(郎咸平语)。代价呢?代价是大家住在高价房子里继续过低消费生活,身家财富全都陪绑在越吹越大的泡沫上成了纸面财富。后果呢?后果是纸面财富逐年蒸发,负债者沦为破产者,像日本、香港的负资产人一样,还债还到终老吧。
房价泡沫的危害,绝不是年轻人买不起房,结不起婚的消费受挫那么简单,也不是通胀推高投资经营成本那么简单。资产泡沫的可怕,首先可怕在它巩固了高通胀。你听打工的说他“2000年前后,1个月2千块钱还够花。现在1个月3800了,怎么反倒不够花了?”持续通胀相当于每个人的钱持续被偷,3千8的购买力不抵10年前的2千,大家变穷了并不奇怪。
盘算一下自己是越来越富了,还是越来越穷了?一道算术题是这样的:6年前你收入不高,倾囊而尽只有6万块钱。当时1套房子卖18万,你这6万只够首付1/3。你要买房得按揭12万本金,连本带息还债20万。你觉得负债太多,想再等等、再攒钱、再看看。6年来你的名义收入步步登高,6万攒成了20万,可一套房子也涨成了60万,你这20万仍旧只够1/3首付。如今你要买房,需要按揭40万本金,连本带息还债70万。也就是说,这70万欠债加上20万首付再加上必不可少的税费、装修支出,同样是按揭1套房子,如今你的负债接近了100万,比6年前未发生的30万足足翻了3番还多!这个30万到100万的跳跃,足以把你的财富的算术级增长,变成了几何级的亏蚀——负资产人就是这样产生的,对不对?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资产泡沫原来是个财富吸血鬼!
按照朱镕基“借钱消费有点像美国人”的说法,原本小富即安、量入为出、无债一身轻的中国人,被资产泡沫弄得像个借钱消费、寅吃卯粮、周身债务蚂蚁的美国人。像个美国人倒没啥,关键是你原本走在财富正增长的上坡路上,如今财运过了拐点,滑入了巨额欠债负增长的下坡路。算来算去,你悔青了肠子,后悔6年前该出手时没出手,错失了买房良机。你把一腔懊悔发泄给专家,认为错失良机是因为误听误信了谢国忠、牛刀他们“房价要跌”的预言。谢国忠、牛刀他们为什么会把一路狂涨的房价说成马上要跌?换言之,他们为什么会对高房价误读误判?因为他们没想到会印发这么多钞票!不说这个,这里只说你为什么满怀懊丧,满怀失落?因为房价泡沫吞噬国民财富,你的财富成了“地中海的苹果,喂入嘴中会化为灰烬”。
倒腾过房子的人,一定能区别房产作为消费品与作为投资品的天壤之别。作为耐用消费品,住宅的价格只能贴地而行,而成为投机炒作的筹码,其价格就飞上天了。一飞冲天的岂止是价格,投机性交易惊人的吸金耗资能力,远非高房价能比。譬如你购房只是自住,哪怕房价再高,你花钱一次过买来住下,30年不再折腾,这套房子的使用价值被你充分利用了。一次过的那100万房款虽高,但分摊在30年里,性价比总是存在的,对吧?而如果这套房子盖好后不是用来居住而是用来炒的,那房子就变成吸金大妖了——你100万卖给他,他200万卖给我,我再300万卖给王麻子,原本只需100万就退出交易、投入消费、获取价值效用的这套房子,性质就变了,变为耗资黑洞了:仅你我他之间的3笔交易,资金需求就高达600万。
上海库存积压房产已经超过1千万平米了,按1万1平米买来自住,也得1千亿才能消化,何况房价远没有跌到1万1平,更何况想自住的没钱买房,有钱买房的总想炒房。假如按照市价,再按每套房炒3手算,这1千万平米积压房至少耗资1万亿。试想一下,全国库存积压了3亿平米商品房,占压了、吞噬了多少资金?呵护住这个泡沫,需要多少钱来填充?你算一算吧。
河南一家餐馆的老板,在门前明示他不接待四种人:“1.不孝顺父母的人;2.养小三的人;3.公款消费的人;4.不相信房价会降的人。”你还别说,相信房价不会降的人还真不少。从长期看,房价到底是涨是跌?你不妨听听周立波怎么讲:“我可以毫不负责任地说,房价在10年到15年后,肯定必跌!为什么?这与我们的独生子女政策有关。1978年,全国有864张独生子女证,现在,32年以后,全国的独生子女达到了1亿4000万,这已经不仅仅是现象,独生子女是世界上的全新物种。爷爷奶奶有1天要走,1套房;外公外婆有1天要走,两套房;爸爸妈妈有1天会走,3套房。找个门当户对的女孩,也是3套房,一共6套房,两个人再按揭1套房……十几年后,你会看到满街手里有6、7套房子的中年夫妻,但是他们付不起水电费,所以就要将房子抛售,于是房价就必然会跌。”
只要是泡沫,不戳也得破,就像探空气球不断升高必然爆裂一样:气球内压太大,离地太高后一旦外压降低,它就会爆裂。内压太大,是指畸高价格虹吸的资金密度太大,像高密度黑洞的膨胀。离地太高,是指高价格脱离现实购买力太远,消费者望洋兴叹。一旦外压降低就会爆裂,是指超高密度的资金难以为继时,也就是高空缺氧缺压时,黑洞坍缩的反向吸力,会吞噬所有来不及逃脱者。所以说,楼市没有休克疗法,但也没有保守疗法,一点点挤破是最适选择。鼓吹泡沫不能挤,任其在拖延中自我降解的论调,恐怕不是幼稚,而是食利者在护食吧?或者是在逢迎和糊弄领导吧?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