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外国经济学说与中国研究报告.2012.2012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9737927
  • 作      者:
    程恩富,李翀,任保平主编
  • 出 版 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内容介绍
  本着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深入研究和正确借鉴外国经济学说,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从主题为“外国经济学说与国内外经济发展新格局”的第19次年会入选论文中精选了63篇力作,汇集成《外国经济学说与中国研究报告(2012)》。《外国经济学说与中国研究报告(2012)》分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与外国经济理论、当前国际经济格局与秩序重建、区域经济发展与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国现实经济问题四个部分,内容涉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借鉴西方经济学、欧洲国家债务危机与当前国际经济格局、经济全球化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外财富和收入分配结构与政策等方面的前沿问题,是为关注和从事外国经济学说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以及中国问题研究的学者奉献的一本佳作。
展开
精彩书摘
  (二)理性疏忽假说的理论内涵
  针对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完全理性假说的非现实性,许多经济学家开始研究信息的不完全性,而西姆斯等学者提出了关于经济主体的行为的另一种假设,即理性疏忽,改变了传统的完全理性的行为假设,认为经济主体由于种种原因理性地选择了疏忽的经济行为。西姆斯所提出的理性疏忽理论放弃了信息成本为零的假设,认为由于获取、吸收和处理信息都需要支付成本,很多时候获取完全信息是划不来的,甚至具备完全信息之后人们根本无法进行决策,所以人们索性不去关注过多的信息,而只是摘取海量信息中的一小部分来形成自己的预期,强调人们故意放弃次要信息的主观因素,对经济主体的行为有更为深刻的认识。
  西姆斯(2003)基于Shannon信息论阐述了理性的疏忽的内涵,认为信息处理能力构成了对经济主体的约束,由于处理信息能力的限制,而产生了疏忽行为。西姆斯(2006)认为,理性的疏忽思想可以在理论上解释观察到的惯性和随机行为,信息与人们的经济行为或实际反应有关。由于“注意”是有限制的,这种限制就像Shannon所说的有限能力。虽然传统的最优化经济主体会连续地和恰当地对经济环境中的信息做出反应,但理性疏忽的经济主体的反应并不总是适当的,他按照离散的、跳跃的信号做出反应,或者随机做出反应,而完全理性的经济主体是采用连续的信息进行反应的。如果放松对能力的约束,该主体的行为就会近似于最优化的主体,但与完全最优化的经济主体的行为相比,能力对其行为的约束与外部信息弱相关。与处理信息有关的成本决定了最优的疏忽水平,这使得信息的更新既不频繁又不完全。与完全理性或理性预期假说相比,理性疏忽的行为假设更具有现实性。在存在信息处理成本条件下,由于经济主体的信息处理能力有限,经济主体就会采取最优采样政策,可以证明最优采样间隔总是存在的,而且严格为正,甚至可能是无穷大,其所获得的信息就是离散的。因此,注意力就成为一种稀缺资源,需要进行有效的配置。
  ……
展开
目录
第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与外国经济理论
评首届世界马克思经济学奖获得者刘国光的学术思想
评201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萨金特的宏观经济因果实证研究——201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反思
摆正马克思经济学在经济思想史中的地位——对我国经济思想史教育的反思
《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中的恩格斯及其启示
马克思价值决定价格理论的数理阐释——中国价格管理转型改革的学术前提
马克思经济增长模型中的静态最高与最低增长率
比较优势利益或超额利润:马克思与西方国际贸易动力理论比较
国际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背景下西方国家干预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的论争
经济危机理论的比较与诠释:马克思和明斯基
米尔顿·弗里德曼经济危机理论述评
关于经济中不同发展水平均衡陷阱理论的探索
经济发展的实践、增长理论的进展与文献的转向——兼评不平等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理性疏忽:内涵、模型及其对经济分析的意义——201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里斯托夫·西姆斯学术贡献评介
主观预期与客观约束——一个利益“最大化”的现实路径
公私利益选择与公共品供给动态有效性:经济思想史的视角
价格总水平上涨的微观机制——货币政策失效
论新自由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特质
博兰德新古典经济学方法论批判的方法论剖析
互惠偏好视角下的知识生产激励锦标赛模型之反思与探讨
公共选择学派方法论述评
《美国经济评论》百年经典:20篇最佳论文释读

第二部分 当前国际经济格局与秩序重建
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关于资本主义制度及其命运的研究
和谐视角下西方主流经济理论对体制改革绩效评价的理论演进分析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国际经济合作思想及对中国的启示——马克思主义流派与非马克思主义流派的比较
目前美国高调逼迫人民币升值究竟是怎么回事?
人民币国际化探析
基于抑制通货膨胀的人民币升值研究
中美两国利率的联动关系研究
当代资本运动与全球货币金融体系
论财政赤字观的演变
欧债危机与欧洲社会模式——比较视野下欧债危机的性质及成因分析
西方主权债务危机问题的理论研究进展述评

第三部分 区域经济发展与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的新思路及其政策建议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区域差异性及政策取向
唯物史观视角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从“单一”到“包容”:中国经济增长理念的传承与超越
科学推进我国“十二五”期间经济发展方式进一步转变的若干思考
族群多样性与经济增长——基于经济学视角的综述
经济转型、可持续增长与供给政策
财政支农支出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基于东北地区的面板数据分析
基于区域经济发展平衡的公平与效率关系实现问题
我国区域差距内在逻辑的政治和经济阐释
中国新疆与哈萨克斯坦三次产业就业结构状况对比分析
沿边开放视野下的西部开发问题——新疆建设西部开放试验省区的条件和路径选择
闽台两地居民跨期消费行为比较研究
中国工业行业技术创新绩效研究——基于R&D资本存量产出弹性的视角
发展权视角下的国际碳博弈策略选择
煤炭资源型城市发展低碳经济路径探析——以安徽省淮北市为例

第四部分 中国现实经济问题
国外收入不平等研究的最新进展及其启示
金融危机对收入不平等影响分析——基于微观调查数据
中国面对“中等收入陷阱”问题的解构:本质、挑战与对策
城乡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面板数据的再检验
我国收入分配的现实偏误及政策反思
微型金融与贫困农民收入增长——基于社会资本视角的实证分析
以马克思剩余价值形成理论为基础探析私营企业主非劳动收入问题
异化与X低效率
对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反思
评析国有企业三十年的改革与发展——兼论“国进民退”之说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问题分析
利率微调及其在我国实施的适应性分析
后改革时代的民间投资
中国特色的城镇化之路
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19次学术年会综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