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孔子妙语论做人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1328878
  • 作      者:
    孙浩编著
  • 出 版 社 :
    中国华侨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编辑推荐
      孔子的话,绝大多数是针对人性而发,虽然时隔千年之久,沧海已成桑田,但自古以来鲜有变化的就是人性,即便是千年之后的现代人,品味起孔子的那些妙语,依然可以获得很大的启迪与帮助。
展开
内容介绍
      20世纪80年代初,数十位历届诺贝尔奖得主在法国巴黎集会,共同探讨21世纪人类需要怎样的思想来维持和平共存的局面,最后他们达成共识,那就是——孔子思想。
      孔子生于春秋乱世,他的成长背景平凡而贫穷,然而在一切不利因素的阻碍之下,孔子却激发出了伟大的生命潜能,最终为世人展现了“人”的完美典型。于是,孔子被后人尊称为“圣人”。
      对于孔子,后世曾有人这般评价说:“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孔子的话,绝大多数是针对人性而发。虽然时隔千年之久,沧海已成桑田,但自古以来鲜有变化的就是人性,所以说,即便是千年之后的现代人品味起孔子的那些妙语,依然可以获得很大的启益与帮助。
展开
精彩书摘
    胸怀坦荡,人生宽广
    子日:“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第七》
    俗话说,心底无私天地宽。古今中外的所谓“君子”,之所以能够品行正、修养好、境界高,原因即在于他们拥有一个坦荡的胸怀,因此,也能拥有一个宽广坦荡的人生。而小人则恰好相反,他们心思狭隘,欲求甚多,所以经常局促忧愁。做人,倘若没有一个宽广的胸怀,就无法形成一种平静的心态。一个人若是内心十分充实,即在道德、人格、知识、趣味、情感等方面,比较完善,达到一定境界,有一个广阔的胸襟,心里容量大,就能有正确的自足感,能够避免无节制地被外界事物刺激和骚扰,视名利、权势、情欲为身外之物,不会过于计较。内心保持这样的境界,无论得意的时候或是艰难困苦的时候,都会是很乐观的。当然这不是盲目的乐观,而是自然的胸襟开朗,对人也没有仇怨。为人处世能养成这种“坦荡荡”的境界,具备这种豁达胸怀,便能使修身冶性具有基本的保证,修身正已就有了一种自觉性,会产生一种满足感、愉悦感。
    【案情陈列】
    在我国宋代,有这样一位贤士,他的名字叫程颢。程颢少年即中进士,后久任地方官,理政以教化为先,所辖诸乡皆有乡校。他为人宽厚,平易近人,待人接物“浑得一团和气”。他不仅“仁民”,而且“爱物”,“其始至邑,见人持竿道旁,以黏飞鸟,取其竿折之,效之使勿为”,人们议论说,“自主簿折黏竿,乡民子弟不敢畜禽鸟。不严而令行。大率如此”。但是,为了破除神怪迷信,他却敢于斩巨龙而食其肉:“茅山有龙池,其龙如蜥蜴而五色。祥符中,中使取二龙,至中途,一龙飞空而去,自昔严奉以为神物。先生尝捕而脯之,使人不惑。”
    程颢任镇宁军节度判官时,适逢当地发生洪水,曹村堤决,州帅刘公涣以事急告。他当即从百里之外一夜驰至,对刘帅说:“曹村决,京城可虞。臣子之分,身可塞亦为之。请尽以厢兵见付,事或不集。
    公当亲率禁兵以继之。”刘帅遂以官印授予程颢,说:“君自用之。”程颢得印后,径走决堤,对士卒们说:“朝廷养尔军,正为缓急尔。尔知曹村决则注京城乎?吾与尔曹以身捍之!”士众皆被感而自效力。他先命善泅者衔细绳以渡,然后引大索以济众,两岸并进,昼夜不息,数日而合。
    在进身仕途的同时,程颢也不失归隐林泉的仙家道趣,他曾写诗说:“吏纷难久驻,回首羡渔樵。”“功名未是关心事,道理岂因名利荣。”“辜负终南好泉石,一年一度到山中。”“襟裾三日绝尘埃,欲上篮舆首重回。不是吾儒本经济,等闲争肯出山来。”正因为有这样的修养和情操,才使他获得了温润、宽厚、和气、纯粹等美德。他那种大中到正的人格形象,对世人具有很大的示范和感化作用,这也是他对后世产生较大影响的一个重要原因。程颢后来以双亲年老为由求为闲官,居洛阳十几年,与其弟程颐讲学于家,化行乡党。其教人则说:“非孔子之道,不可学也。”士人从学者不绝于馆,甚至有不远千里而至者。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妙语连珠道修养:仁义修心,礼信修身
做事先做人,做人先修心。修养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的根本,做人倘若连起码的道德修养都成问题,做起事来不顾礼义廉耻,只图自己的一时之利、一时之乐,那么即便暂时能够侥幸得到些什么,也终究会得不偿失。因为得到的是不义的利益,失去的却是弥足珍贵的人心。

胸怀坦荡,人生宽广
心怀善念,仁者无敌
仁者爱人,仁心无价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君子重义,小人重利
贫有其乐,富不忘礼
保持理智,无欲则刚
以诚立世,取信于人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恕人之过,成人之美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坚定追求,不以物移

第二章 圣人之心述伦理:君子笃亲,朋友相惜
对待亲情、友情的态度,最能体现一个人的为人品质。如果说,对于生我、养我的父母,尚且没有孝敬之心,对于一奶同胞的兄弟姐妹尚不能互敬互爱,对于患难与共的朋友都不能诚心相交,为一己私利,便可置亲情、友情于不顾,这样的人可以说是毫无人性的。当然,必然会受到他人、社会的孤立、排斥,甚至是惩罚。

长幼有序,尊老敬老
孝敬孝敬,既孝且敬
立世以后,莫让亲忧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
父母面前,和颜悦色
父母有错,劳而无怨
理智教养,不要溺爱
君子笃亲,故旧不遗
生死患难,责无旁贷

第三章 千秋智慧言生活:不可怨天,亦莫尤人
人生一世,苦辣酸甜不容易。然而,即便有再多的困惑与苦恼,都不应该消极地对待生活。须知,人的生活是随着心态而变的。你怨天尤人,消极对抗生活,不作为,那么生活必然不会善待与你;你若心中充满阳光,将生活当成女朋友,允许她偶尔发点小脾气,用心地去经营她,那么她也一定会让你感受到幸福。
……
第四章 虚怀若谷探为学:学无止境,上下求索
第五章 古为今用学交往:益者近之,损者远之
第六章 中庸之道论处世:为人中正,灵活应变
第七章 深谋远虑谈管理:为政以德,譬如北辰
第八章 金玉良言话职场:以道事君,不可则止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