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与宗教的文化社会学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2325289
  • 作      者:
    范丽珠, James D. Whitehead, Evelyn Eaton Whitehead著
  • 出 版 社 :
    时事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编辑推荐
    《中国与宗教的文化社会学(中英文对照)》探讨了文化/宗教象征符号在过去与现在中国经验中的作用,描述社会科学对当代中国社会宗教的学术性研究的价值。
展开
作者简介
    James D.Whiteheacl,宗教历史学家、基督教理论家,哈佛大学博士。在哈佛期间,他的研究主要关注佛教的中国化问题。他目前的研究兴趣包括宗教在晚期现代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宗教跨文化对话的可能。James D.Whitehcad博士是美国旧金山大学利玛窦中两文化历史研究所资深研究员(Distinguished Fellow of EDS-StcwartChair at USF Ricci Institute)。从11998年开始,他每年都与Evrelyn Eaton Wbitehead一道来中国,他们在上海、杭州、南京、香港等地的多所大学,如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等举办系列讲座、开设学期课程。
    范丽珠,宗教社会学家,哲学(社会学)博士(CUHIK),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加州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执行副主任。香港中文大学宗教与中国社会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美国旧金山大学利玛窦中西文化历史研究所资深研究员(Distinguishecl Fellow of EDS——-Stewart Chair at USF Ricci Institute)。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美国旧金山大学、波士顿大学、瑞典隆德大学、挪威卑尔根大学、加拿大女王大学等访问学者,在美国芝加哥大学、瑞士佛莱堡大学等讲授中国宗教课程。多年来致力于中国民间宗教信仰的历史与民族志的研究,并涉足于宗教社会学理论的探讨以及民间宗教信仰在中国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向。出版了《当代世界宗教学》、《当代中国人宗教信仰的变迁》等专著,翻译杨庆塑的《中国社会中的宗教》;在China l Quarterly,Journal of Chinese Religjon等国内外权威刊物发表中英文论文三十余篇,近年来更多地主持或参与有关中阁宗教研究的国际合作项目,并承担国际课程的教学。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与宗教的文化社会学(中英文对照)》向读者介绍正在发展中的文化社会学领域及其对当代中国宗教进行学术性研究的价值。文化社会学——连同文化心理学的相关学科——讨论了群体性的社会组织及其社区价值与道德理想之间的连带关系。这些共享的意义聚在一起形成了某个独特的文化,塑造了个人与社会的认同。
展开
精彩书摘
    七、世界观与民族气质
    一个宗教传统正如文化遗产包含着世界观和民族精神。对于宗教传统神圣符号的需要,是“结合成一个民族的精神-一其生活的情调、特征与素质,其道德和审美风格和模式一以及他们的世界观一他们所认为的事物真正存在方式的图景,他们最完善的秩序观”。这种综合体最为生动地展现在仪式表演中,仪式给予宗教信仰最为具体的表现。
    在格尔茨提供的案例中,美洲土著部落注意到,太阳和月亮以及天空与大地是圆的,这是他们的世界观。由此他们会相信圆圈是神圣的象征一形成其民族气质。这种信仰使得他们把帐篷建成圆形的,并在社区的集会中人们团团围坐。
    来自佛教和基督宗教的例子将会帮助我们澄清格尔茨的论点。佛教徒继承了印度祖先对非暴力的信仰(ahimsa)一避免伤害任何活物的责任。这是其宗教世界观的部分——一个珍视所有生命的信仰:其他生物并非是简单地为了人类的利益而存在,随意任人宰割或消费。这一世界观在佛教的素食主义实践中被表现出来,并成为佛教信徒精神气质的显著证明。赞颂其他生物的生命权利的佛教仪式,比如放生仪式现在在中国非常普遍。在这个简单的仪式中,信众们带来鸟、鱼和小乌龟在河边聚会。他们将这些动物放归自然,有些可能是家养的宠物。主持会参加仪式进行诵经祈祷。在这一普通的活动中,佛教徒和非佛教徒们告诫着自己,世界上的一切生物都要和谐地存在这样的观念。在这个简单的仪式活动中,人们得以感受到其世界观和精神信仰。
    在基督宗教的受洗仪式中,我们看到了某种相似的象征和仪式来表现世界观和精神气质。洗礼仪式源于对水有清洁作用的认识,这种认识具有跨文化性。由于水作为液体能够清洁身体和衣物,故水被人类想象为精神清净的一个恰当象征。对道德纯洁重要性的认同——精神气质——是很多文化共有的,在各种不同的宗教仪式中得到特别的表达。基督徒牢记着《圣经》中耶稣在约旦河受洗的故事,耶稣受洗不是为了洗涤掉罪孽,而是通过水进入到新的生活阶段。有关这种重要改变的记忆,就蕴含在洗礼的仪式中。
    ……
展开
目录

第一部分 文化社会学
第一章 文化社会学与宗教
第二章 文化心理学与宗教
第三章 中国宗教研究:多重困境

第二部分 文化社会学的实践
第四章 宗教与心灵的习性
第五章 描绘文化与宗教:文化符号、社会意象和意识形态
第六章 现代中国的新话语:进化与民族性
第七章 外来宗教的本土化:佛教与基督教在中国

第三部分 实践文化心理学
第八章 文化与宗教的表达方式:符号与神话
第九章 文化与宗教的语言:仪式
第十章 文化对自我的塑造:中国与西方
第十一章 文化背景下的“命”说

第四部分 文化历史——社会与宗教中的变迁
第十二章 文化演化与宗教
第十三章 轴心时代:孔子、佛陀和苏格拉底
第十四章 东西方的人文主义传统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