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资源诅咒理论研究综述
1.2.1 国外资源诅咒理论研究进展
1.2.2 国内资源诅咒研究进展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内容框架
1.5 主要创新点
1.6 不足与研究展望
第2章 内蒙古煤炭资源禀赋及其地位
2.1 中国煤炭资源禀赋
2.2 内蒙古煤炭资源禀赋
2.3 内蒙古煤炭资源开发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定位
2.3.1 煤炭资源主要接替区
2.3.2 火力发电及电煤主要供应区
2.3.3 东北经济振兴主要能源供给基地
第3章 资源诅咒破解理论及其评价指标体系
3.1 资源诅咒破解理论
3.1.1 资源诅咒的定义
3.1.2 资源诅咒破解的定义和内涵
3.1.3 资源诅咒破解的本质是可持续发展
3.2 资源诅咒与内蒙古可持续发展
3.2.1 资源丰裕与经济增长
3.2.2 资源丰裕与民生改善
3.2.3 资源丰裕与人力资本提升
3.2.4 资源丰裕与对外贸易
3.2.5 内蒙古可持续发展与资源诅咒关系的简要总结
3.3 资源型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3.1 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研究进展
3.3.2 资源型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第4章 资源型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
4.1 资源型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选择
4.1.1 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
4.1.2 层次分析法(AHP)
4.1.3 P-E-R区域匹配模式
4.1.4 生态足迹法
4.1.5 模糊综合评价法
4.2 基于复合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内蒙古可持续发展评价
4.2.1 内蒙古可持续发展评价的基本程序和技术路线
4.2.2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资源型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的数据处理方法
4.2.3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内蒙古可持续发展评价
4.3 典型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模糊综合评价
4.3.1 典型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的基本程序
4.3.2 典型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模糊综合评价过程
4.3.3 内蒙古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
4.3.4 山西省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
4.3.5 黑龙江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
4.3.6 内蒙古、山西省和黑龙江省可持续发展水平比较
第5章 破解资源诅咒的内蒙古模式
5.1 内蒙古模式的本质是可持续发展
5.2 加快经济发展和结构升级,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5.2.1 内蒙古经济快速增长的动力机制
5.2.2 内蒙古经济总量的变动
5.2.3 内蒙古产业结构的演进与升级
5.3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
5.3.1 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逐步实现资源可持续发展
5.3.2 加大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力度,加强“三废”综合治理,逐步实现环境可持续发展
5.4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第6章 内蒙古模式的国际国内验证
6.1 德国鲁尔区的发展及对内蒙古模式的验证
6.1.1 德国鲁尔区的发展进程
6.1.2 德国鲁尔区对内蒙古模式的验证
6.2 阜新市的转型及其对内蒙古模式的验证
6.2.1 阜新市的发展与经济转型
6.2.2 阜新市的发展对内蒙古模式的验证
第7章 内蒙古模式的完善与发展
7.1 内蒙古模式是阶段性模式
7.2 破解资源诅咒后内蒙古发展中的问题
7.2.1 实现资源可持续发展中的问题
7.2.2 实现环境可持续发展中的问题
7.2.3 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问题
7.2.4 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问题
7.3 可持续发展视阈下内蒙古模式进一步完善的建议
7.3.1 以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为基础,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平
7.3.2 进一步规划资源开发,厉行节能减排,提高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水平
7.3.3 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社会可持续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