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绍兴名胜丛谈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52600698
  • 作      者:
    周幼涛编著
  • 出 版 社 :
    宁波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内容介绍
    在世界上林林总总的名胜之中,以物质形态取[胜]者只是少数,多数以文化内涵取[胜]鲁迅故居中的百蕈固,百分之百是个其貌不扬的地方,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绍兴城内五万人,台门足有三千零。]在每一个绍兴的台门中,一般都有一个园子,富贵人家营造为后花园,败落人家经营为菜园。鲁迅玩耍的百草园,已经沦落为菜园。但是,就是这个极普通的菜园,却有着极广泛的知名度,凡受过[九年制义务教育],一的中国人,没有不知道它的。有机会去绍兴,那是无论如何一定要去看一下百草园的。
展开
精彩书摘
    他将原句践小城扩建为周十里的子城。扩建的部分全部集中在句践小城的南面。宋嘉祜五年(1060)刁约守越时奏修子城,其记云:“城成,高二十尺,北因卧龙山,环属于南,西抵于堙尾,凡长九千八百尺。城之门有五。”陆门四,为镇东军门,为秦望门,为常禧子城门,为酒务桥门;水门一,在酒务桥北。其范围,北面仍以卧龙山为界,不为壕堑;西城墙应在府山西南角至旱偏门;尔后东折,沿鲁迅路至凰仪桥为南城墙,墙高二丈五尺,厚三丈九尺;东城墙当自凰仪桥沿作楫坊、宣化坊与府山东端相连,墙高二丈二尺,厚四丈一尺。
    在子城外,又筑罗城,并使子城与罗城相衔接。“罗城”是建筑学上的名词,本义是指在城墙外建筑小城以加强防守。但杨素这次在修筑罗城的同时,还把越州州城在山阴大城的基础上扩至周二十四里二百五十步。
    至此,绍兴古城的轮廓基本定型,现今的绍兴城环城公路与当年的罗城城垣基本吻合。此后,绍兴古城的城墙虽代有修葺,但格局依旧,没有大的变化。
    南北朝以后,尽管隋、唐两代版图扩大,国家的政治、文化中心又迁回北方,但是绍兴由于在六朝时期已建立了雄厚的经济基础,因此仍能继续发展,在行政上仍有重要的地位,是越州州治和浙江东道道治所在,睦、衢、婺、台、明、处、温等州都曾在它的统辖之下。
    随着南北大运河的开通和明州等地对外交往开始发达,浙东运河上的交通运输量日益增加,越州州城作为交通枢纽的重要性更为突显。古鉴湖生态、功能、效益的发挥达到最佳状态;北部杭州湾南岸的海塘全面竣工;山会平原北部河湖网整治成形,9000顷土地已成为良田熟土,农业生产获得了重大的发展。丝绸业异军突起,越绫越罗风行全国;制瓷业崭露头角,越窑青瓷远销海外;越酒、越茶、越纸的生产也迅速发展,手工业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唐朝后期,全国经济中心南移到长江下游地区。杜牧曾言,浙东一隅之地,可以供应天下衣食的半数。这虽然是文人的夸饰之辞,但也反映了一些真实的情况,越州作为这一隅之地的中心,其富庶可知。
    同时,自六朝逐渐形成和发展而来的稽山鉴水风光也进入最为成熟的时期。越王城依山近湖,在府治中,在山巅上,都可以近览鉴湖,远眺稽山,饱览山水之胜。因此唐代的不少越州太守,都留下了他们在卧龙山上吟咏稽山鉴水的诗作。尤其是那个与白居易同为唐代新乐府运动倡导者和中坚人物的元稹,二人一为越州太守,一为杭州太守,相互之间还因此引发出一场自夸州治的诗词唱和,一直被人们引为美谈。
    自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安史之乱起,唐王朝由盛转衰,藩镇割据愈演愈烈,战乱不已。从朱温灭唐建梁(907)至赵匡胤建宋代周(960)这53年间,中原地区先后出现过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相继的五个王朝,史称“五代”;在南方和河东地区,先后存在过吴、南唐、吴越、楚、闽、荆南(南平)、南汉、前蜀、后蜀、北汉十个地方割据政权,史称“十国”。这53年,也就被称为五代十国时期。这个时期,是中国经济文化重心南移与杭州超越越州成为省域中心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对绍兴具有双重的影响。
    ……
展开
目录
引言
越都城
会稽山
若耶溪
古鉴湖
唐诗之路
东南眉目
谢家堂前
西施故里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