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条文释义与案例精解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6200759
  • 作      者:
    李援主编
  • 出 版 社 :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内容介绍
    《条文释义与案例精解》讲述了法律文本及条文释义;立法文件;案例精解;相关法律、法规、司法解释。
    《条文释义与案例精解》是继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以后又一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法律。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针对劳动争议处理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完善了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确立了着重调解的原则,强化了各基层调解组织的作用,有利于将劳动争议解决在基层。这部法律延长了申请仲裁的时效,更好地保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确立了数额较少或者事实清楚、标准明确的部分劳动争议案件一裁终局制度,有效解决劳动争议处理周期过长的问题。
展开
精彩书摘
    三、解决劳动争议应当遵循合法、公正、及时的原则
    所谓“合法”,是指劳动争议处理机构在调解、仲裁过程中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依法处理劳动争议案件。也就是说,调解、仲裁的程序、方法和内容都不得违反法律,不得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的权益。需要注意的是,这里“合法”一词所指的“法”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既包括劳动实体法,也包括处理劳动争议的程序法,还包括相关的行政法规和政府规章等。还有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集体合同以及依法制定并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职工大会讨论通过的企业规章制度,都可以作为处理劳动争议案件的依据。与诉讼程序不同的是,由于调解、仲裁自身的灵活性,只要不违反法律规定,调解、仲裁可以依据政策文件、道德观念等促使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或者作出仲裁裁决。
    所谓“公正”,是指在处理劳动争议的过程中,调解和仲裁机构能够公平正义、不偏不倚,保证争议当事人处于平等的法律地位,具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并对人们之间权利或利益关系进行合理的分配。坚持公正原则是正确处理劳动争议的基本前提。由于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存在着隶属关系,在现实劳动关系中,劳动者应当服从用人单位的管理和指挥,劳动者相对于用人单位处于弱势地位。劳动争议处理机构一定要坚持公正原则,防止把这种不对等关系带到劳动争议处理程序中,确保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劳动争议解决程序中处于平等地位,任何一方都没有超越另一方的特权。追求这样一种让当事人满意的“公平”,就是追求劳动争议处理的裁判标准公正、程序公正和结果公正。因此,必然要求严格地适用实体法,依照程序法的规定,准确地认定证据和发现客观事实、综合考虑和平衡当事人的各种权益等。
    所谓“及时”,是指遵循劳动争议处理法律法规规定的期限,尽可能快速、高效率地处理和解决劳动争议。劳动争议与其他争议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劳动争议与劳动者的生活、企业生产密切相关,一旦发生争议,不仅影响生产、工作的正常进行,而且直接影响劳动者及其家人的生活,甚至影响社会的稳定。因此,对劳动争议必须及时处理,及时保护权利受侵害一方的合法权益,以协调劳动关系,维护社会和生产的正常秩序。劳动争议一旦发生,当事人应及时申请处理,调解委员会和仲裁委员会应及时处理,对于处理结果当事人应及时执行。对调解、仲裁不服的,也应及时提起诉讼,寻求救济。需要注意的是,及时原则要求在法定期限或者合理期限内解决劳动争议,要求参与劳动争议处理的各方积极配合,反对拖延、耽误;另一方面,及时原则要求保证当事人充分行使其程序权利,保证劳动争议案件的处理质量,反对草率、一味求快。
    合法、公正、及时可以说都是普适性的法律原则。任何争议案件的解决都必须同时遵循合法原则、公正原则和及时原则,它们虽然各自代表着不同的价值追求,但是处理争议案件的过程又是有机统一、相辅相成的整体,最终目的都是为了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例如,劳动法第七十八条规定:“解决劳动争议,应当根据合法、公正、及时处理的原则,依法维护劳动争议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 法律文本及条文释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调解
第三章 仲裁
第四章 附则

第二部分 立法文件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草案)》的说明
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草案)》修改情况的汇报
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草案)》审议结果的报告
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草案三次审议稿)》修改意见的报告

第三部分 案例精解
1.用人单位未及时续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后果
2.订立的书面劳动合同内容违法的后果
3.因用人单位违章 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发生的争议
4.用人单位变更名称、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或者投资人等事项后,劳动合同的处理
5.用人单位变更劳动合同须与劳动者协商一致
6.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是否要得到用人单位的批准
7.用人单位不得随意解除劳动合同
8.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合同
9.因培训发生的争议
10.追索劳动报酬的劳动争议制度
11.因劳动报酬发生的争议
12.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同意,是否还需要支付经济补偿
13.劳务派遣发生的争议
14.用人单位强迫或者变相强迫劳动者缴纳抵押金等的劳动争议
15.举证责任
16.劳动调解组织调解的效力
17.关于仲裁前置
18.关于劳动仲裁的时效期间
19.关于仲裁管辖
20.已经生效的仲裁调解书当事人必须履行
21.关于先予执行
22.关于终局裁决

第四部分 相关法律、法规、司法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
禁止使用童工规定
工伤保险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令
工伤认定办法
因工死亡职工供养亲属范围规定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