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注意到,海外很多学者对城乡一体化进行了深入详细的探讨,但由于城乡一体化涉及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文化生活、空间景观等诸多方面的内容,人们对城乡一体化的理解并不一致,也就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界定。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城乡一体化思想在我国逐渐受到重视,许多国内学者对城乡一体化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研究,但同样各有侧重①。有人对此进行了总结:社会学和人类学界从城乡关系的角度出发,认为城乡一体化是指相对发达的城市和相对落后的农村,打破相互分割的壁垒,逐步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促使生产力在城市和乡村之间合理分布,城乡经济和社会生活紧密结合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直至消灭城乡之间的基本差别,从而使城市和乡村融为一体;规划学者认为城乡一体化是从空间的角度对城乡结合部做出统一的规划,即对具有一定内在关联的城乡物质和精神要素进行系统安排;生态、环境学者从生态环境的角度,认为城乡一体化是对城乡生态环境的有机结合,保证自然生态过程畅通有序,促进城乡健康、协调发展;经济学界则从经济发展规律和生产力合理布局角度出发,认为城乡一体化是现代经济中农业和工业联系日益增强的客观要求,是指统一布局城乡经济,加强城乡之间经济交流与协作,使城乡生产力优化分工、合理布局、协调发展,以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②。
综合各种观点,结合城乡隔离发展和当前城乡差距明显的事实,本书认为,现阶段我国提出的“城乡一体化”是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综合考虑,统筹发展,通过制度创新,打破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之间的政策平等、待遇一致、产业互补,促进城乡在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协调发展,极力缩小城乡差距,最终使农民与城镇居民能够同享社会进步成果的一种发展战略。
基于农村、农业、农民长期遭受歧视,农民平均收入远远低于城镇居民的事实,当前我国“城乡一体化”战略的提出,其初衷不仅是发展思路和增长方式的转变,也不仅是产业布局的调整,更是一种对利益关系的重新审视,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思路,带有明显的对农村、农业、农民的反哺意义。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