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巴达男童满7岁后一律送进儿童营,由国家安排军事训练。在精神方面,这些儿童必须知足愉快,不哭不闹,不怕孤独黑暗,无所畏惧;在生活上,必须粗茶淡饭,赤脚光头,常年用冷水淋浴;在体能上,必须学习奔跑、拳击、剑术、马术、掷标枪铁饼。每年节日祭神时,儿童们还要接受一次残酷的鞭笞,考验他们肉体与精神的忍耐能力。纹丝不动,不哭不求饶者,才称得上勇敢的“小斯巴达”。12岁以后,男童又要转入少年队,接受更全面,更严酷的体能、精神和军事技术训练。斯巴达男性满20岁时,一律要服兵役,成为军人。斯巴达女孩也同样要接受各种军事和体能训练。整个斯巴达王国就是一座军营。斯巴达武士和军队因而在希腊世界领袖群雄,为斯巴达争得了希腊世界霸主之名。
海伦被拐走后,斯巴达人为了洗雪羞耻,倾国出动,决定远征特洛伊,夺回海伦王后。因失去希腊第一美人同样羞愧的希腊各城邦国家群起响应,纷纷出船,与斯巴达人合组希腊联军,公推墨涅拉俄斯国王的兄弟、迈锡尼国王阿伽门农为联军统帅。公元前1260年,10万希腊联军,分乘1200条战船,在阿伽门农指挥下,由希腊各海港起航,浩浩荡荡,杀奔特洛伊王国。
特洛伊城在小亚细亚半岛西部紧靠爱琴海的礁崖上.城垣坚固,居高临下,厚厚的城墙外,又有深深的护壕。由于战场狭窄,人多势众的希腊联军难以展开,特洛伊城强攻不克。久而久之,希腊人粮食供应困难,各城邦采用车轮战法,轮换围困特洛伊城,以待其粮绝水干,不战自降。不料特洛伊城东有一秘道,不为希腊人所知。特洛伊国王普利阿姆利用这一秘道,从小亚细亚半岛上的各盟国源源得到各种接济,与希腊联军长期相抗。特洛伊围城战持续整整十年,双方武士在特洛伊城下日夜拼杀,血流成河,尸横遍野,希腊联军始终对特洛伊城无可奈何。
特洛伊战争进入第十年,希腊联军最勇猛善战的斯巴达武士阿喀琉斯与特洛伊人交战,杀死应战的特洛伊武士,在追击中夺得一名特洛伊女战俘。女战俘也像斯巴达王后海伦一样艳美绝伦。好色的阿喀琉斯理所当然地要把美丽的女战俘据为已有。同样好色的联军统帅阿伽门农却倚仗权力,夺占了女战俘。阿喀琉斯一怒之下,拒绝出战。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