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奠定国防和军队建设理论与
实践基础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事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50年代末,党的军事工作中心逐步完成由领导革命战争向领导国防建设的转变,成功地探索了具有国防斗争和局部战争性质的新理论和新实践,创立了系统的国防和军队建设理论,为而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顺利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一节实现革命战争向国防建设的转变
新中国成立后,全党面临的基本形势和任务发生了深刻变化,党的军事工作面对新的历史性任务,即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创立新中国国防,制定科学的战略策略,保卫新生的国家政权和国家安全。
一、着眼国家战略全局与苏联结盟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面临复杂的战略形势,如何在敌对势力包围的战略劣势下使新中国站稳脚跟,是党和国家需要重点解决的战略性问题。
从国内形势看,国家进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总体和平时期。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推翻了国民党、蒋介石在大陆的反动统治,建立了由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随着新制度的建立,过去那种大规模的急风暴雨式的阶级斗争基本结束,我国逐步进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和平发展时期。然而,由于帝国主义的疯狂掠夺和反动腐朽统治阶级的残酷剥削,我国的工农业生产十分落后。加之长期战争所造成的破坏,新中国成立初期,整个国民经济形势极其严峻:大批工厂停工停产,大量工人失业;农业受灾严重,灾民流离失所。1949年的钢铁产量仅有15.8万吨;煤炭产量仅有3243万吨;粮食产量2162亿斤;棉花产量889万担;工农业总产值仅有466.1亿元。从国民经济结构看,1949年,我国现代工业仅占工农业总产值的17%,个体农业和手工业占80%以上。我国成为典型的以小农经济为支撑、具有5亿多人口、仅陆地面积即达960多万平方公里的贫穷落后的大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任务极其艰巨。据此,1950年初,由毛泽东提出并经中共中央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战略方针是“不要四面出击”。这一方针的中心是集中力量恢复经济,维护新生政权的稳定。为此,除争取早日解决台湾、西藏问题并肃清大陆内的数十万土匪外,尽量避免过多树敌。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