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忍得:跟印光大师学佛法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9946979
  • 作      者:
    印光大师著
  • 出 版 社 :
    江苏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编辑推荐
    一代高僧,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印光大师,通达诸宗,专弘净土。大师一生,虽然方方面面,无非世间模范,而本书从娓娓而谈的角度,对大师相关的言行事迹进行发掘。目的在于,一则让大众认识大师的崇高风范,另一方面,也通过阅读本书,消除大家对佛教的误解,学习佛教从事慈善活动的方法,共同建设人间净土和西方净土。
    通过本书的阅读,进一步学习到印光法师在修行佛法中所特有的超越性的那一面,做到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帮助他人,而又时刻知道人人平等,不引以为豪、居功自傲,以一颗平常心、真诚心,淡然处之。则以此行善的功德,回向西方,必然成就西方净土。自己如此,也以此来劝导别人,人人若能如此,那么我们的人间净土又进一步的提升为西方净土了。本书对我们浮躁的心灵有很大启发。
展开
作者简介
    印光大师(1861-1940),法名圣量,字印光,自称常惭愧僧。大师振兴佛教尤其是净土宗,居功至伟,是对中国近代佛教影响最深远的人物之一。大师在佛教徒中威望极高,与近代高僧虚云、太虚、谛闲等大师均为好友,弘一大师更是拜其为师,其在当代净土宗信众中的地位至今无人能及。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是印光大师一生的人生体悟和学佛心得的整理,选录了印光大师全部文钞中浅显易懂、适应当代人修行生活的部分,涵盖了学佛和做人的方方面面,启迪大众心灵,以出世的思想做入世的事业,通过佛理指导人们的生活。全书谈生活,如何做一个善男子或善女人;教方法,阐释念佛方法及注意事项。
展开
目录

上篇:甘露润红尘
觉醒--生命的脆弱与无奈
1.人命无常,八苦煎熬
2.三界犹如火宅,堕落最易
3.人命只在呼吸间
4.了脱生死是此生最大的一件事
5.把握当下,精进修行6
6.众生佛性本具,修德方显
7.专仗佛力的方便法门

佛陀的教诲--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1.行善的重要性
2.发心为根本
3.广修布施种福田
4.无财也可以行善
5.爱人心切,护佛情殷
6.不讲排场,不争名利
7.不摆架子,亦不怕倒架子
8.不求名闻利养

生活即是修行路
1.家庭教育是天下太平的根本
2.教子女之法有体有用
3.教育子女的核心是孝亲济众,忍辱笃行
4.世间的孝道与出世间的孝道
5.夫妇相处之道
6.感化家属信因果和念佛
7.求子、求妻、求夫的方法
8.在家弟子如何实行三皈、五戒、十善
9.心能造业,也能转业
10.灾难频繁更要猛利修持
11.以病为药,则病不为累
12.勇于担责任
13.克苦俭朴
14.志在利人,便是修行
15.随缘而不攀缘
16.随遇而安

转心自省,智慧人生
1.通过念佛对治习气
2.断贪爱欲
3.放下怨恨与嗔恚
4.谦虚随和,放宽胸怀
5.痴观因缘,觉解三毒
6.至诚发露忏悔
7.真悔能改,改过迁善
8.自守本分,韬光养晦
9.重平实而不虚张
10.心外无境,境外无心
11.慎独养性

下篇:净土实修入门
净土要义
1.何谓净土
2.佛为什么要说净土法门
3.净土法门的宗旨
4.净土法门的特点
5.无尽圆通的一乘大教
6.念佛一法,三根普被
7.广赞净土法门

净土法门是现代人最易成就的法门
1.净土法门是特别法门
2.净土法门是总持法门
3.普通法门和净土法门的区别
4.须知了生死,愚夫愚妇则易
5.佛力和自力的比较
6.仗佛慈力,万人修万人去
7.五逆亦生,利钝全收
8.易修易成,胜超余法
9.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无愿不应

深信切愿--修净土的前提和关键
1.信愿真切
2.祛疑生信
3.具足信愿
4.心若至诚,法法皆灵
5.心必诚敬 方能感通
6.像当真佛,经为佛母
7.一分恭敬消一分业障,
8.心净佛现

守戒是修行的基础
1.受持三皈
2.严守五戒
3.力修十善
4.诸戒圆持

注重因果,断除业因
1.因果的真理
2.古今种豆岂生麻
3.灾难的本质原因是什么
4.戒杀最为重要
5.常行放生,随缘买放

专心念佛--净修正行
1.圣号不断
2.闲人和忙人如何做功课
3.念佛法要
4.都摄六根
5.记数十念
6.静坐止妄念
7.回向大意
8.行后回向
9.放大心量
10.依文发愿

时常读经--净修助行
1.读诵净土五经
2.增长定慧,切勿放逸
3.正确的阅经之法
4.听经更佳

临终是一生的紧要关头
1.临终助缘,往生之要
2.生死事大,早做准备
3.万缘放下,求生净土
4.坚定信心,意志不退
5.心存正念,念念分明
7.一心念佛,求佛接引
3.内外助缘,眷属助念
4.临终三要
5.往生证据

开列学佛参考书
1.净土五经
2.祖师疏钞
3.净土汇粹
4.修学指南
5.往生传记
6.因果事理
7.讲道论德
8.护教诸论
9.了解大乘
10.一心净土

正修不偏--修学的注意事项
1.忌无信愿
2.忌不至诚
3.忌疑不真
4.忌求福报
5.忌求感应
6.忌求神通
7.忌诸邪行
8.忌病不医
9.忌不实修
10.忌杂不专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