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省际边界区域协调发展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30330697
  • 作      者:
    朱传耿,仇方道,孟召宜等著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内容介绍
    省际边缘区是我国的特殊区域类型,计划经济时期是政府投资的边缘区,市场经济时期,又是外商投资的边缘区,其统筹发展总是面临着诸多困难与挑战。地处苏鲁豫皖边缘区的淮海经济区,具有地域上的毗邻性、文化上的相近性、经济上的相似性、交通上的通达性,在全国经济格局中占有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重要战略地位。但目前经济发展水平仍较落后。本书从经济地理学、区域科学、政策科学等学科相结合的角度,综合运用系统分析、数学建模等方法和GIS手段,在广泛借鉴国内外有关边缘区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以淮海经济区为案例,着力对省际边缘区的边界功能及其演化、空间结构体系、空间结构演化及机制、空间结构优化模型、空间调控政策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市场经济条件下省际边缘区空间结构演化及优化机制。
展开
目录
序言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省际边界区域协调发展内涵
一、边界及边界区域
二、省际边界及省际边界区域
三、省际边界区域协调发展
第二节 省际边界区域协调发展研究进展
一、国外省际边界区域协调发展研究进展
二、我国省际边界区域协调发展研究进展
三、我国省际边界区域协调发展研究存在的问题
四、我国省际边界区域协调发展研究展望
第三节 省际边界区域协调发展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行政区边界经济理论
二、区域竞合理论
三、区域协调发展理论
四、协同论
第四节 省际边界区域协调发展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主要参考文献

第二章 省际边界区域发展的边界效应
第一节 概述
一、省际边界效应
二、省际边界效应转化的动力机制
第二节 省际竞合关系的历史演变
一、无组织的自由分割阶段
二、有组织的竞争与合作阶段
第三节 基于重力回归模型的区域边界效应测度
一、研究方法
二、中心城市的确定
三、边界效应的数据描述
四、边界效应的时间演变
第四节 省际边界效应形成机制
一、边界的“切变”效应
二、自然及历史基础
三、区域政策导向
主要参考文献

第三章 省际边界区域产业联系与整合
第一节 概述
一、研究意义
二、文献评述
第二节 产业结构基本特征
一、区内特征
二、区外对比
第三节 产业空间联系与分工
一、数据采集和研究方法
二、产业空间联系强度分异
三、主要产业联系方向
四、产业联系空间结构
五、产业结构分工特点
第四节 产业空间格局分析
一、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二、分析过程
三、产业空间结构演变特征
第五节 产业空间组合模式及形成机制
一、三次产业的空间组合模式
二、产业空间模式的形成机制
第六节 产业整合策略
一、产业整合基本思路
二、产业整合原则
三、产业整合重点
主要参考文献

第四章 省际边界区域城市化过程与格局
第一节 概述
一、研究意义
二、文献述评
第二节 人口城市化空间格局
一、研究方法
二、评价指标及主因子释义
三、人口城市化空间类型
四、人口城市化区划
第三节 综合城市化空间格局
一、综合城市化评价
二、综合城市化发展特点
第四节 省际边界区域城市化模式
一、省际边界区域水平城市化特征
二、省际边界区域水平城市化作用机制
三、典型案例:徐州与济宁水平城市化模式
四、“切变”突破:省际边界区域水平城市化发展思路
主要参考文献

第五章 省际边界区域城市体系
第一节 概述
一、研究意义
二、文献述评
第二节 城市体系的演化历程
一、计划经济时期的城市体系
二、体制转型时期的城市体系
三、市场经济时期的城市体系
第三节 城市体系的规模结构
一、现状特征
二、演变特征
三、熵值分析
第四节 城市体系的职能结构
一、研究方法
二、城市职能结构现状及演变
三、城市职能类型及其演变
第五节 城市体系的空间结构
一、空间结构现状特征
二、空间结构分形研究
三、空间结构演变特征
主要参考文献

第六章 省际边界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
第一节 概述
一、研究意义
二、文献述评
第二节 淮海经济区经济发展差异时空格局
一、淮海经济区经济发展差异的空间格局
二、淮海经济区经济发展差异的时间演变
三、淮海经济区经济发展差异的成因
第三节 淮海经济区经济协调发展
一、淮海经济区区域系统协调度量化测度
二、淮海经济区区域系统协调发展类型及特征
三、淮海经济区区际经济协调度量化测度
四、淮海经济区区际经济协调发展类型及特征
主要参考文献

第七章 省际边界区域港口与腹地关系
第一节 概述
一、研究意义
二、文献述评
第二节 连云港港口-淮海经济区经济关系时空演变
一、时间进程
二、空间演变
第三节 连云港港口-淮海经济区关联性测度及驱动要素
一、关联性测度
二、驱动要素
第四节 连云港港口-淮海经济区互动关系评价
一、互动关系评价的指标与方法
二、港口经济能力
三、经济指标相关分析
四、互动结果分析
第五节 连云港港口-淮海经济区一体化模式构建
一、港口-腹地一体化模式的类型
二、连云港港口-腹地一体化模式的构建原则
三、连云港港口-腹地一体化模式的构建
主要参考文献

第八章 省际边界区域经济合作
第一节 概述
一、研究意义
二、文献述评
第二节 区域经济合作演化阶段
一、计划经济合作阶段
二、转型时期合作阶段
三、市场经济合作阶段
第三节 区域市场划分
一、数据采集与研究方法
二、淮海经济区市场空间分异特征
三、淮海经济区区域市场划分
第四节 区域经济合作潜力
一、基于城市经济联系的区域经济合作潜力
二、基于产业关联的区域经济合作潜力
主要参考文献

第九章 省际边界区域空间整合
第一节 概述
一、研究意义
二、文献述评
第二节 空间组织现状特征
一、淮海经济区空间节点
二、淮海经济区交通通道
三、淮海经济区空间要素流
第三节 空间整合模式的构建
一、“三角”型空间整合模式
二、“双子”型空间整合模式
三、“经脉”型空间整合模式
四、“组团”型空间整合模式
五、“圈层”型空间整合模式
第四节 空间整合调控机制与策略
一、淮海经济区空间整合的调控机制
二、淮海经济区空间整合的调控策略
主要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