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一眼看懂小孩子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15273390
  • 作      者:
    王勇著
  • 出 版 社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编辑推荐
展开
作者简介
  王勇,曾经是出色的杂志编辑,然后做主编,然后做出版人,然后回家当作家,然后做企业CEO,然后做大学分院院长,然后到幼儿园做驻园心理老师,这本书就是这段观察经历的手记。
展开
内容介绍

  《一眼看懂小孩子》讲的是0到6岁幼儿生理和心理发育的故事。《一眼看懂小孩子》和世面上流行的家教育儿图书一点也不一样,它与众不同。它不侧重传播爱心和技巧,而是带领读者走入幼儿的内心世界。

展开
精彩书评
  这本书不是在书房里写出来的,它来自幼儿园第一线。
  作者是一位8岁男孩的父亲,也是一位学养精深的幼儿心理学家。本书饱含着一位父亲的柔情、一位作家的热情和真诚、和一位学者的精细态度。
  “法布尔怎么观察甲壳虫,我们就怎么观察孩子!”——全书用一个个妙趣横生的故事,为我们打开了通往幼儿心理世界的全部入口。
  这本书把晦涩、读不懂的弗洛依德写成了有用、有趣的心理学知识!如果你喜欢《夏山学校》和《窗边的小豆豆》,你一定也喜欢这本书!
  “读书的时候,时常会有那种会心一笑的感觉,读完此书,当我抬眼重新看待这个世界,感觉眼光都不再一样了……”
  ——刘歆  (一位妈妈读者)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眼看到我的孩子】
  我总觉得男人对生孩子这件事有很大的误解。所有人都会对他说,生孩子非常疼,每次生产都意味着母亲的受难。这种观点把产房外的丈夫弄的像一个傻瓜,不知道是该心怀喜悦地期待,还是为自己做过的那件事而内疚。医院会让丈夫签字,意思是如果发生意外院方是不负责的。
  我就曾经像一个傻瓜一样在产房外等待我儿子毛毛的降生。
  上周我看到一篇文章,有个产妇说,产痛是个很奇妙的东西。疼的时候身体仿佛要被撕裂,阵痛过去又跟没事人一样。Sara(她是一个四岁女孩的妈妈)跟我说,产痛和身体别处的疼法一点也不一样,生完孩子的第二天,居然完全想不起来那是怎么个疼法了。
  我们的习俗不鼓励探望产妇,我们视产妇为禁忌,这是很遗憾的。人们爱说女人做新娘的时候是最漂亮的,这其实是句假话。女人最漂亮的时候就是在自然顺产之后那一天,或许这是上帝对产痛这件事的补偿吧。她们刚刚替上帝创造了人,脸上正洋溢着天国的光彩呢。我就曾去医院看过我大姐刚刚生完孩子,那天我完全震撼,我看到她皮肤水润光洁,透着健康祥和的美好气息。Sara 也跟我说,她妈妈来看她的时候说了一句话让她记忆犹新,那天一进门她妈妈就说,“我闺女真漂亮!”
  拉斐尔画的圣母,就是一个刚生完孩子的产妇。即使在有的圣母像里,她膝下的婴儿已经会走路,拉斐尔依然会让圣母玛利亚的脸上放射着产妇特有的那种光芒。
  新生儿和黑猩猩一样也是浑身裹着一层胎毛,两三天后这层胎毛迅速脱落。老实说,新生儿更像是猴而不是人。第一胎做妈妈的人在第一次看到自己的婴儿时往往总是会惊慌和失望:天哪,它怎么这么难看?怎么一点也不像我。我怎么会生出这么难看的孩子?难道出了什么事故?有个当妈妈的说第一眼看到她的婴儿差点晕过去。婴儿的小屁屁上有一团明显的乌青,这和她心目中那个粉嘟嘟的宝宝一点也不一样。她给老公打电话,说“我生了个丑丫头”,那家伙居然惊慌失措地说“那怎么办那怎么办?”她差点没气死,难道扔了不成?
  “产后忧郁症”是一种男人很难理解的东西。男人们嘴上不说,但心里会想,这大概是女人们编造出来的病。随着新生儿出生,母婴成为全家的中心,做爸爸的难免会产生一股难言的失落感(极少有人关注新爸爸的感受)。不过最近我和好几个妈妈闲聊,突然理解了所谓产后忧郁症的真正原因。
  产妇在生完孩子之后的一段时间里,会感到委屈、软弱、挑剔,经常想哭。最典型的是从医院回到家里就开始忧郁,短的一周,长的几个月,个别的甚至长期忧郁不止。我发现,造成产妇忧郁的根源是一种对婴儿的亏欠心理。很多产妇都承认,她们曾经担心婴儿的手指头是不是十个,所以抱着新生儿第一件事情就是数数手指头。任何地方的“异常”都会让她方寸大乱,随后陷入忧郁状态。比如分量不足6斤4两(这是书上提供的标准体重)、头发不够浓密、屁屁上的淤青。
  产妇的这种消极情绪会蔓延到整个家庭。她相信一定是她自己的某个失误,或者家庭中某位成员的过错,再或者是因为环境污染,造成了孩子的这个缺陷。陷入抑郁的产妇会深深地自责,比如“怀孕的时候我太任性了,没有好好补充营养”;更多的时候是因为外部原因,比如怀孕期间在单位里的不顺心,曾经和丈夫大吵过一架,这让她感到某种有害的东西现在在婴儿身上应验了。--产后的这些“忧郁”总是建立在某些真实客观的事实之上,这就加深了这些担忧的理由,并让那些安慰的空话失去效果。
  另外,产后忧郁症的另一个原因就是,第一胎妈妈对自己即将面对的育儿这件艰巨的事情信心不足。这种担心当然是真实的,但对于婴儿来说,妈妈患上产后忧郁症绝对是好事。这种深深的负疚感结果就是对婴儿的无微不至。--这就是这种病的心理学奥秘。产后忧郁症不仅把妈妈牢牢地绑定在婴儿身上,还会有效地调动全家资源,服务于婴儿的成长。第一胎妈妈在怀孕的时候都有一个“如何恢复到以前生活”的产后计划,可是当她第一眼看到自己的孩子,那些计划就烟消云散了。
  所以,产后忧郁症就是把一个女孩变成母亲的一次强力扭转。我是不信上帝的,不过女人的生命被安排进来这样一种病实在令人惊叹。它有效地把一个没有经验的新妈妈的全部精力转向婴儿。流产过的高龄产妇更容易产后忧郁。所谓优生优育,其实最主要的是态度和情感,如果一个妈妈没有这样的情感,又没有育儿经验,她的婴儿存活几率会大大降低。为什么每个产妇都会产后忧郁,因为我们都是有这种病的妈妈的后代。
  你在单位里见过那种“儿子迷”吗,这种妈妈把婴儿第一次拉屎放屁都当做巨大的喜讯拿到办公室来说。在她眼中,她的第一个孩子简直是令人着魔的玩物,而这一点,外人很难有同感。我发现,背地里对这些儿子迷最反感的正是那些尚未生子的年轻女性。她们在背地里明确地声称:我绝不要那样庸俗悲哀的人生。不过我以为,两个人群心理状态的这个差距,正好说明了产后忧郁症是多么必要。
  【屎尿屁血怪】
  4岁的孩子开始说脏话。把这些脏话总结一下,不外乎屎、尿、屁、血、怪5个字。
  比如,她会突然跳到你面前说:
  “你是一个大屁屁!”
  这确实很讨厌,因为如果你假装没听见,过一会儿她又跑出来,嬉皮笑脸地说:“你是一个臭尿尿。”
  有时,明明说的是别的,他非要把屎啊、屁啊这几个字加进来,就像蹩脚的造句练习一样。4岁的孩子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这件事让他们感到快乐?0到6岁会有很多事情到了一定年龄就会发生,这件事情就像换牙一样不可避免,与其压制它还不如干脆接受。让我们看看孩子们嘴里脏话的含义。
  这5个字可以分成两组,第一组包括“屎尿屁”,第二组是“血怪”。先看第一组:
  其实不难发现,“屎尿屁”这三个东西都和一个洞洞有关。我们已经知道,孩子说到洞洞,都表明他想探寻小孩出生的秘密。“你是一个大屁屁”,意思是:我是如何从大人屁屁的那个洞洞里生出来的呢?便便期的经验让他们推测,小孩就是从大人的肛门里拉出来的,但这个想法他也不确定,他要把这个想法说出来印证一下。
  所以这绝不是对你的冒犯,4岁的孩子不会冒犯大人,恰恰相反,正是因为敬畏大人的权威,孩子才会采用说脏话的方式继续他们的性探究。所以,你干脆直接问他:“你是不是想知道你是怎么从你妈肚子里生出来的?”或者问问他:“你猜你是怎么生出来的?”你还可以提议“咱们一起看一个小孩出生的专题片好不好?”
  如此看来,孩子们说脏话包含两个内容:性和排泄。对他而言,这两件事如此密切相关。有一位妈妈告诉我一段我的故事:
  我妈妈来帮我带孩子时,我对她的很多事都不以为然。不过有一件事她做的对。她一向不苟言笑,可是有一天,我听见她给她的外孙女讲了一个又一个关于“屁”的故事,那都是她的妈妈在她小时候给她讲的。我闺女一听就笑个不停,然后就是祖孙一起大笑。那真是幸福的一刻。
  再看“血”和“怪”。男孩爱说这两个字。生殖器期的男孩用反复说这个两字的方式消解他心头的那个恶魔权威。那个恶魔还在他心里兴妖作怪,他觉的不安宁,他正在跟它战斗。体会一下我们自己说脏话的心情,就会发现说脏话确实有种快感。我想那就是挑战、触犯权威感到的兴奋。说脏话的孩子浑身上下都洋溢着一种难以言表的兴奋劲儿。而且,从积极的角度去看,说脏话是孩子最初的幽默感训练。而幽默,正是弱者面对强权的最佳武器。如果我们根本没有力量反抗,最好幽默一把消解一下权威在我们心头制造的压抑。一味顺服在权威之下的人,将来不会有什么出息,也太可怜了。
  我发现并非只有“坏孩子”才说脏话,而且女孩不比男孩少。只有在受到压抑的地方,你才听不到脏话。我曾经问赵老师,他们班的孩子是怎么说脏话的,赵老师告诉我说:“不,我们班的孩子都很懂礼貌,从不说脏话。”然后她想了一下,又说:
  “他们见到别的班孩子的时候说。”
  如果没有受到压制,大概每个孩子都会在4岁多的某个时段说脏话。如果我们成功压制了这种冲动,也许情况更糟。被压制的孩子表面上很有教养,但压抑很容易把儿童的某种冲动压入一种潜意识状态。谁也不知道受到压抑的冲动在那个黑暗的角落里聚集和发酵出什么怪物。为什么每个城市里有那么多的电动游戏厅?对于那些乖孩子而言,游戏厅是个极为重要的宣泄通道。游戏厅一直名声不佳,其实那不是游戏厅的错,有一次马海柠在玩游戏,我问她“你们班有多少人玩植物大战僵尸?”她说“所有人”。
  夏山学校有个很好的校规:在学校里所有人都可以说脏话,但不能在学校外面说。因为这个社会不宽容说脏话的孩子。也不能对来访的客人说。有一次,校长的女儿做坏了一件陶器,突然转身对一位客人说:“你是客人吗?”客人说:“应该不算客人了。”那个女孩说:“好吧,他妈的。”
  【爸爸有外遇】
  这个故事同样来自张同道的纪录片《小人国》,你可以在土豆网上搜到。
  每天早上,晨晨总是准时到园,而南德的妈妈总是晚送,所以每天晨晨都会等南德。晨晨是个女孩,南德是个男孩,他们俩都4岁半了。
  从两个孩子3岁入园开始,这个游戏就这么每天上演。
  冬天最冷的那几天,老师心疼地说:
  “晨晨,南德还要再过半小时才能来呢,我们到屋里等好吗?”
  “不好。”
  没人知道晨晨为什么等南德。老师们心想:如今的孩子确实很早熟呀。这算早恋吗?可是,出人意料的情况是,每次南德来了,小女孩并没有高兴地跑上去说:南德,我等你半天了,我给你带了蛋糕呢。不,每次看见男孩来了,女孩就默默地转身回屋,也不理他,只顾做着自己的事情。
  他们俩经常玩过家家。我从没见过过家家可以玩得这么惊心动魄:
  妈妈(晨晨)对爸爸(南德)说:“你是不是要出门了?”
  南德说:“等一下,让我打个电话。”然后“喂喂喂”一阵之后,对妈妈说:
  “我今天要去看房,晚上就不回家吃饭了。噢,我半夜才回来呢,你先睡一觉吧。”边说便往外走。
  走到门口,又停下来说:
  “我还要开个会,晚上就不会来了。”--没等妈妈说话,爸爸又说:
  “我还要出个差。我下周一回来吧。你照顾好咱们的宝宝噢。”--爸爸出了门,又折回来,对着一声不吭的妈妈说:
  “我死了。你就把我埋葬了吧。死了就是上天堂了。”--说完这么多话,男孩才彻底扬长而去。
  当佛洛依德开始观察他的第一个精神病人的时候就发现:病人不会告诉你他的病因,但会把导致他发病的事件在你面前重演一遍。孩子也一样,(孩子的心理发育还不健全),他会把自己家里发生的那点事在你面前重演一遍。
  这个游戏真正的名字叫做:爸爸有外遇。
  男孩扮演的是他有外遇的爸爸,女孩模仿的,是她伤心的妈妈。每次花天酒地的爸爸外出不归,苦情妈妈就会等他,而且等得惊天动地。她要让全世界都知道“我在默默地照顾孩子,在等你”。一个在外边游荡,一个在家里哀怨,这就是俩个孩子最熟悉的他们各自父母的生活。
  --我们还以为,大人的这些事情孩子是不会理解的吗?
  有一天晨晨没来,老师问南德:“是不是今天心情不好?”南德说:“不,我今天心情还挺好的。”当他一个人游戏的时候,抱着一只布娃娃狗(小狗现在代表妈妈)说:“你这是怎么啦?你病了去医院不就行了吗?为什么不去医院呢?”南德爸爸就是这么跟生病的妈妈说话的。病人最需要的是关爱,而不是医院。我们完全可以复原当时的场景:
  “我还在天津出差呢,你为什么不直接去医院呢?你生病了需要找大夫呀,干嘛非等我回来呢。”--处于情感风暴中的这对夫妻估计全然没有顾及到,当时旁边还站着个像摄像机一样记录这一切的孩子。
  另有一天南德请假没来。晨晨什么事也不做,一直守在窗边,面无表情地向外凝望。这就是另一架摄像机记录的,妈妈整天在家做的事情。
  男孩说“我死了,死了就是上天堂了。”--这句话是伤心的妈妈对男孩说的,大致是:“别提爸爸,你爸爸死在外边了。”按照孩子的理解,“死了”的含义就是“彻底离开”。“你就把我埋葬了吧!”这大概就是南德爸爸绝望之际的心声。
  同病相怜才是维系两个孩子友情的真正基础。两个孩子在幼儿园把这个游戏整整玩了两年,天知道这件事会怎样塑造两个孩子的心灵。孩子在医院里被人打针,受到这样的创伤之后,回家会玩打针游戏。祥林嫂同样一再重复那个最让她无法接受的重创。好在孩子总有一天会玩够了,等到他们把打针玩够了,就不再玩了。他已经从游戏中深刻体验了这件事情包含的各种各样的细节,终于可以驾驭这个事情了。
  可是“今晚我不回来了”的游戏,晨晨和南德一直玩了两年。直到南德的妈妈听老师说“你们家南德一直跟这个小女孩玩”,南德妈妈担心孩子产生女性化倾向,5岁的时候给儿子转了一家幼儿园为止。
  事后,当俩位妈妈听说“女孩每天早上都会等男孩”,俩人抱头痛哭了一场。--好心的外人以为,这是南德妈妈为自己无意中破坏了一段“纯真的友谊”而伤心呢。有位国内知名的家教专家还表扬这两个孩子“如此专注于一段友情,将来一定能干成大事”。祥林嫂也很执着于一件事情呀。
  大概只有两位妈妈明白这个游戏的真相。
  ……
展开
目录

Part 1 口唇期:本能的飞速发育
第一眼看到我的孩子
人们爱说女人做新娘的时候是最漂亮的,这其实是句假话。女人最漂亮的时候是在自然顺产之后那一天,或许这是上帝对产痛这件事的补偿吧。她们刚刚替上帝创造了人,脸上正洋溢着天国的光彩呢。
吃手和吃奶的含义
婴儿总让我想到鸟巢里嗷嗷待哺的小鸟,一个小小的身体上面安装着一张嗷嗷待哺的鲜艳的大嘴。我宁可相信对于一个婴儿来说,嘴是比头脑更重要的器官。
完美的自私
你敢把母乳喂养坚持到24个月吗?这绝对需要勇气。
婴儿奶粉为什么越来越贵
喂配方奶让妈妈隐隐约约感到一种亏欠,她觉得对不起她的婴儿。对婴儿真正有害的正是这种愧疚感。
断奶后遗症
断奶之后,孩子会出现很多意想不到的新情况:有的喜欢用手绕一缕头发,有的必须摸着扣子才肯吃奶,有的没事就爱摸自己的肚脐……
吃手根本不是问题,问题是把吃手当成问题
吃手其实分成两种,一种是吃拇指的,另一种是吃其他手指的,这两种情况的境遇截然不同。
吮吸拇指的女孩
如果你的孩子吮吸拇指,恭喜你!她是个非常快乐的孩子。
学步
我的好朋友唐老师在生下她的第一个孩子时,发现了一件可怕的事情:她的孩子没有脚后跟!为什么?
口唇期
我们不是婴儿,很难体会他为什么把什么都往嘴里放。什么是书?什么是手机?他需要的不是一个名词和概念,他要放在嘴里尝一尝。

Part 2 便便期:自我的苏醒与表达
大小便训练之罪
有些事情,比如吃奶、走路、咯咯笑,不用你教孩子天生就会;但是控制大小便这件事却不是这样的,有些孩子7岁了还是经常尿裤子。为什么幼儿很难控制好大小便这件事?
嗯的沉思
我曾经做过一本小学生科普杂志的主编。有一期的封面专题叫做“嗯的沉思”,画着一个酷似罗丹的“思想者”那样坐着便便的人,“嗯嗯”就是便便时的哼唧。结果那一期杂志大卖,在学校里掀起了爱科学的热潮!
买不买还是爱不爱
你会满足孩子的每一个要求吗?如果她要“再买一个”,你会买吗?如果她还说“再买最后一个”,又该怎么办?问题出在哪里呢?
便便、小偷、购物狂
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购物狂”,他们对“物”有着无可抗拒的执著追求,他们应该被叫做“恋物癖”才对。
便便与性之间微妙的关系
有洁癖的人多半是因为小时候受到过度的大小便训练,因此认为——便便、性、我,和这个世界都是不洁的。
为什么性格决定命运
让我们从心理学角度解释一下“三岁看老”这个话的合理性。
尿床心理学
真真3岁半了,每天午觉还是会经常尿床。我陪她上课时,突然明白了为什么她很爱在幼儿园尿床。
除了“不”,你能说点别的吗
你对一个2岁的孩子说:“除了'不',你能说点别的吗?”她的答案是唯一的:“不!”所有的育儿书都会说到2岁会出现一个反叛期,但为什么2岁会出现一个“反叛期”?我们需要知道真相!
孩子们为何热衷于“躲猫猫”
如果我说口唇期的婴儿就会玩“躲猫猫”你大概会感到意外吧?在不同的年龄里,“躲猫猫”这个游戏会出现各种不同的变形。
便便期
“便便期”这个名词的含义是:这个时期的孩子突然对他的便便发生了一种异乎寻常的热情。他会拉着你去看他刚拉的便便,神情非常骄傲,似乎那是一件艺术品。

Part 3 生殖器期:超我的最初嵌入
生殖器期开始的信号
你会发现小女孩突然就长成小美女了,男孩也长得更像男孩了;事情还不止于此,随着3岁一起到来的,是孩子的生理和心理一系列里程碑式的转折和进步。
生殖器期
为什么生殖器期孩子会不停地问问题?而且你的任何回答都不能让他满意。如果说孩子有超强的好奇心,那么可以说这些好奇心几乎都是关于性的。
幼儿心理学的第三个变形
第一个提出幼儿心理发育过程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的是弗洛伊德。但为什么是3个阶段?其中蕴含着怎样的生理基础呢?
最好的性教育
我们到底可以跟孩子讲多少性?在中国,性教育被弄成性科普,这简直就是一个笑话。我们的性教育的目标是:“最好让孩子从此不再想到性”,这样的性教育既可恶,也无效。在听到了来自成人世界的“答案”之后,孩子们会用他们自己的方式继续他们的探究。
过家家的含义
3岁之前的孩子不玩过家家,6岁之后就不再好意思玩了。之前是因为不会,之后是因为不屑。6岁的孩子会认为5岁的孩子很幼稚。
生殖器期对性格的影响
决定人一生命运的那个性格,并非都是先天从基因里带来的,后天的因素也很重要,不过最重要的,都在5岁之内就确定好了。
男孩是怎样进化出来的
小男孩为什么突然怕鬼、警察、大灰狼?这件事不是谁教给他的,我们必须从人类进化的方式之中才能找到答案。
女孩是怎样进化出来的
为什么女人爱咬人而男人不会?为什么女孩更爱玩过家家?我发现,从人化史的角度来思考,许多问题都迎刃而解。
年龄不同,游戏也不一样
0到6岁,不同的年龄,游戏的内容和实质有怎样的差异?如果说童年是游戏的时代,掌握了他们游戏的规律就能更好地理解孩子。
必须打破权威
你家孩子爱玩“老师上课”和“去医院看病”的游戏吗?一个4岁孩子心中未来的理想职业依次是:老师,专门给人打针的护士,电车售票员——因为他们都有权威。
奥特曼真的很暴力吗
没错,真的很暴力。而且还很血腥,没有任何美感,场面混乱,还很虚假。问题是为什么孩子们喜欢?
看全人类如何反复杀死巨人
如果我说这个时代的人们都没玩够杀死巨人的游戏,你认为言过其实吗?
孩子是怎样运用想象力的
很多男孩都有一种瞎编故事的本事,你要不打断他,他可以连讲两个小时。奇妙的是这种本领为何后来就退化了,我上小学的时候编造假条,想象力完全枯竭。
数数孩子都害怕什么
为什么原本勇敢热情的孩子,突然对很多东西都害怕?而且,让他害怕的东西,又像魔法一般吸引他。
孩子是怎么看待死亡的
假如孩子问你“死是什么意思?”,你怎么回答?你最好想清楚,千万别随便说出一个答案,因为他的下一个问题你更难回答:“那我会不会死呀?”
跟谁睡觉?这是个问题
主张孩子和父母分床睡的人认为:不分床会造成孩子性早熟和性格晚熟。我认为这纯属瞎扯。虽然我也完全同意分床,但我另有原因。

Part 4 观察笔记:狂躁与想象
断奶之后为什么孩子突然不爱理人了
我一直母乳喂养到22个月才给孩子断奶,可是他突然性情大变,不爱理人了,是因为断奶吗?还是因为最近的一场大病?
—— 一位妈妈
皮肤饥饿症的起因
她爱舔桌子腿儿,还舔赵老师的脚;她不上课,一个人自己玩儿;她打来访的客人,尤其是男的。这些怪异的举止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情绪和心理呢?

西坤喜欢扔鞋,也喜欢穿大人的鞋,他要捧着老师的脸才能睡着,他喜欢把什么盒子都打开看看,不管是饼干盒、调料盒、闹钟,还是包装袋。
推洞洞
如果孩子提到一个洞洞,那一定是他正在关心另一个问题:我是从哪里生出来的?让我惊奇的是,天天说的竟然是一个蚂蚁洞,这个洞洞也太小了,小孩怎么可能从那么小的洞洞里出生呢?
屎尿屁血怪
4岁的孩子会开始说脏话,这就跟6岁的孩子肯定要换牙一样,这真让人讨厌,可又没什么办法。比如,她会突然跳到你面前说:“你是一个大屁屁!”
埋秘密
6岁的孩子开始热衷于拥有一个秘密。“埋秘密”的具体过程是:先在地上挖一小坑,把“秘密”放进去,再盖上一块玻璃,然后在上面做一个精致的伪装,整个过程堪比《地雷战》。
开火车
我主张:“乱作一团”是童年的权利,他们有权经常玩那种乱作一团的游戏,比如开火车。这件事或许比“养成好习惯”更重要。
朱星宇:“我是小猴子”
假如你是一个动物,狮子、猴子、小白兔、长颈鹿,你愿意是哪一种?朱星宇跟我说:“我是小猴子。”
爸爸有外遇
这个故事来自张同道的纪录片《小人国》,你可以在土豆网上搜到它。

Part 5 在幼儿园:环境与自我
为什么要送孩子上幼儿园
在幼儿园里,很少有挑食的孩子。而且,每到周一孩子们的饭量都特别大,因为周末在家都不好好吃呗!
和幼儿园老师的最佳沟通技巧
有一个聪明的妈妈和我谈给幼儿园老师送礼的艺术。她说的当然不是行贿,别玷污礼物,送礼是一件美好的事情。
三角关系
我们与孩子关系的所有奥秘都可以在一个三角形里得到解释。真相如此简单,实在让人兴奋!
惩罚时我们惩罚了什么
今天的育儿专家众口一词地“摒弃一切惩罚”,这可行吗?他们找到足够的替代方式了吗?
该怎么表扬
怎么样让海豚做我们想让它做的事?你需要手上拿一条鱼;如果换作狗熊或者孩子,只需要把鱼换成糖就行。
拥抱你
我们喜欢拥抱,就像猴子喜欢彼此梳理毛发一样。拥抱的感受难以言喻,它超越语言,并且直达心灵。
假如我来当园长
每个女人都曾梦想过“开一家花店”,还有,“办一个幼儿园”。那么,说说你心中的幼儿园吧。
附录 幼儿心理学3个阶段理论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