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在番茄最廉价的时候,都会制作许多番茄罐头:先把番茄洗净切好,加调味品,在锅里煮透;同时另取一蒸锅,把洗净的玻璃罐头瓶和盖子蒸过,保持很烫的温度;然后取一把沸水烫过的大勺,把还在沸腾的番茄块直接舀到在蒸锅上的玻璃瓶中,装到九成满,趁热把盖子拧上。最后,她再把封好的瓶子们盖盖煮15分钟,令其在锅中自然冷却后,再开盖取出瓶子,就成了。
北方的冬天,家家都只有白菜萝卜老几样,而她家幸福地吃着番茄罐头,有时候还有草莓罐头和酸黄瓜罐头,而我们只有流口水的份儿--有个会做罐头的妈妈真幸福啊。
其实,做罐头的道理挺简单的。先是把内容物充分加热,把其中的微生物全部杀死;同时把包装罐/瓶/袋子充分加热杀菌;然后把无菌的食物装到无菌的容器中,不要装太满,趁热封口;最后再加热灭菌,冷却后,容器顶隙里面的空气体积收缩,会产生负压,本来封严的瓶子就更打不开了,外面的细菌也不可能进去了。
这样,里面的微生物被高热杀死,外面的微生物找不到进去的路,食物当然就不会腐败了。如果灭菌足够彻底,密封足够牢靠,别说两年,三年也不会坏,自然不需要加什么防腐剂。
制作罐头要把食物加热两遍,肯定会损失一些营养成分;但如果作成罐头营养就全部丢掉,它还有什么存在的意义呢?既然两百年来人们一直在做罐头,野外工作的人们也依赖罐头存活,证明其中仍然含有营养素。
罐头的加热温度不超过120C,只有少量游离氨基酸受损失,而蛋白质不怕这个温度的加热,正如家里的高压锅可以用来烧红烧肉一样。矿物质也不怕加热,钾、钙、镁的含量并不会因为灭菌处理而下降。其实真正怕热的只有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C和叶酸。其中一部分是因为加热而分解,还有一部分维生素的损失是因为溶于罐头的汤汁中,在吃的时候被扔掉了。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