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智慧城市开启未来生活:科学规划与建设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15270634
  • 作      者:
    李贤毅主编
  • 出 版 社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内容介绍
  《智慧城市开启未来生活:科学规划与建设》以国家有关智慧城市建设相关要求、信息技术应用规范与法规、物联网技术规范与标准为主要依据,采用系统规划理论与方法,反映智慧城市规划、建设、应用、管理、评价等全过程中急需解决的相关问题,主要包括智慧城市概述、国内外智慧城市发展现状与趋势、智慧城市概念模型、智慧城市应用体系规划、智慧城市评价体系、智慧城市建设管理框架、智慧城市建设保障措施、智慧城市发展展望等。
  《智慧城市开启未来生活:科学规划与建设》适合从事智慧城市规划、智慧城市建设、智慧城市管理、智慧城市应用开发、智慧城市评价等工程项目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阅读,也可作为高等院校信息技术和管理等专业的参考教材。
展开
精彩书摘
    4.6 智慧建筑应用系统规划
    4.6.1 建筑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1.建筑行业发展现状
    建筑行业是一个围绕建筑设计、施工、装修、管理而展开的行业。建筑不  仅是一个供人们工作、住宿、休息、娱乐消遣的人工作品,它在很大程度上与  我们的经济、文化、生活相关联。随着信息化技术和新型建筑材料的应用,逐 渐提出建筑智能化、绿色建筑、节能建筑的概念。
    智慧建筑是建筑智能化技术、绿色环保技术、节能减排技术的综合应用,  是信息时代的必然产物,是建筑艺术与现代科学技术有机结合的智慧结晶。建  筑物智能化程度随4C技术(即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通信技术、图形显示  技术)的发展而逐步提高。
    智慧建筑,即我们通常所指的绿色智能建筑。随着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深入  人心,智慧建筑的概念在建筑智能化的基础上,拓展到绿色环保领域。我国在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修订版)中对智能建筑定义为“以建  筑物为平台,兼备信息设施系统、信息化应用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公共  安全系统等,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其优化组合为一体,向人们提供安  全、高效、便捷、节能、环保、健康的建筑环境”。
    1984年,世界上第一座智能大厦在美国康涅狄格州哈伏特市建成以来,各  国纷纷开始智能建筑。在中国,智能建筑大致经历3个主要阶段。
    (1)起始阶段
    我国智能建筑发展的启蒙时期,电子技术的初步应用。1986年,中国科学  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开始《智能化办公大楼可行性研究》,并在1991年提出报告。  1989年,中国第一座智能大厦——北京发展大厦建成并投入使用。该大楼只是  在一些个别建筑物上采用较为完善的设备体系,但还谈不上集成,只有有限的  通信功能和计算机应用。
    (2)普及阶段
    我国智能建筑真正开始形成规模发展,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应用逐渐普及。在1992年前后,在房地产开发热潮中,房地产开发商,发现了“智能建筑”这个标签的商业价值,智能建筑迅速在中国推广起来。20世纪90年代后期,沿海一带新建的高层建筑几乎全都自称是智能建筑。
    (3)发展阶段我国已形成了全球最大最快的智能建筑市场,可持续发展观念日益显现。“节资、节能、环保、安全、舒适”已成为智能化建筑的主要趋势。在两型社会的大背景下,智能建筑的节能尤为突出。上海金茂大厦、深圳地王大厦、广州中信大厦等一批智能大厦闻名于全世界。
    智能建筑的发展促进了相关行业的发展,建筑制冷机组、电梯、变配电、照明等系统设备控制系统的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智慧建筑正在成为建筑革命的先声,成为21世纪的重要产业,乃至成为一个国家科学技术、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未来建筑的重要标志。
    ……
展开
目录

第1章 智慧城市概述
1.1 建设智慧城市的重要意义
1.2 智慧城市的定义
1.2.1 智慧城市的概念
1.2.2 智慧城市的特征
1.2.3 智慧城市的建设周期
1.3 智慧城市与数字城市的关系

第2章 国内外智慧城市发展现状与趋势
2.1 国内外智慧城市案例分析
2.1.1 国内智慧城市案例分析
2.1.2 国外智慧城市案例分析
2.1.3 智慧城市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2.2 智慧城市发展趋势
2.3 智慧城市相关标准化组织与标准研究进展
2.3.1 物联网标准化组织及研究进展
2.3.2 云计算标准化组织及研究进展
2.4 智慧城市新技术应用分析
2.4.1 物联网传感技术
2.4.2 云计算技术
2.4.3 IPv6
2.4.4 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4G)
2.4.5 视频技术

第3章 智慧城市概念模型
3.1 智慧城市建设的目标及原则
3.1.1 总体愿景
3.1.2 主要目标
3.1.3 建设原则
3.2 智慧城市总体模型架构
3.2.1 建设全面覆盖的感知网络
3.2.2 建设高速泛在的通信网络
3.2.3 建设统一的公共平台与共享的信息资源
3.2.4 不断完善城市智慧应用体系
3.2.5 建设稳定可靠的保障体系
3.2.6 抢占标准规范体系制高点
3.3 智慧城市建设模式与步骤
3.3.1 建设模式
3.3.2 建设步骤

第4章 智慧城市应用体系规划
4.1 智慧城市应用体系架构
4.2 智慧城市应用系统的规划原则与思路
4.2.1 智慧城市应用系统的规划原则
4.2.2 智慧城市应用系统规划思路
4.3 智慧交通应用系统规划
4.3.1 城市交通发展现状分析
4.3.2 智慧交通的特征
4.3.3 智慧交通应用系统规划目标
4.3.4 智慧交通应用系统规划方案
4.3.5 智慧交通应用系统实现路径与举措
4.3.6 智慧交通应用案例分析
4.4 智慧物流应用系统规划
4.4.1 物流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4.4.2 智慧物流的特征
4.4.3 智慧物流应用系统规划目标
4.4.4 智慧物流应用系统规划方案
4.4.6 智慧物流应用系统实现路径与举措
4.4.7 智慧物流应用案例分析
4.5 智慧能源应用系统规划
4.5.1 能源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4.5.2 智慧能源的概念及特征
4.5.3 智慧能源应用系统规划目标
4.5.4 智慧能源应用系统规划方案
4.5.5 智慧能源应用系统实现路径与举措
4.5.6 智慧能源应用案例分析——世博家居智能用电系统
4.6 智慧建筑应用系统规划
4.6.1 建筑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4.6.2 智慧建筑的特征
4.6.3 智慧建筑应用系统规划目标
4.6.4 智慧建筑应用系统规划方案
4.6.5 智慧建筑应用系统实现路径与举措
4.6.6 智慧建筑应用案例分析
4.7 智慧环保应用系统规划
4.7.1 城市环保发展现状分析
4.7.2 智慧环保的特征
4.7.3 智慧环保应用系统规划目标
4.7.4 智慧环保应用系统规划方案
4.7.5 智慧环保应用系统实现路径与举措
4.7.6 智慧环保应用案例分析
4.8 智慧旅游应用系统规划
4.8.1 旅游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4.8.2 智慧旅游的特征
4.8.3 智慧旅游应用系统规划目标
4.8.4 智慧旅游应用系统规划方案
4.8.5 智慧旅游应用系统实现路径与举措
4.8.6 智慧旅游应用案例分析
4.9 智慧医疗应用系统规划
4.9.1 医疗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4.9.2 智慧医疗的特征
4.9.3 智慧医疗应用系统规划目标
4.9.4 智慧医疗应用系统规划方案
4.9.5 智慧医疗应用系统实现路径与举措
4.9.6 智慧医疗应用案例分析
4.10 智慧教育应用系统规划
4.10.1 教育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4.10.2 智慧教育的特征
4.10.3 智慧教育应用系统规划目标
4.10.4 智慧教育应用系统规划方案
4.10.5 智慧教育应用系统实现路径与举措
4.10.6 智慧教育应用案例分析
4.11 智慧家庭应用系统规划
4.11.1 智慧家庭发展现状分析
4.11.2 智慧家庭的特征
4.11.3 智慧家庭应用系统规划目标
4.11.4 智慧家庭应用系统规划方案
4.11.5 智慧家庭应用系统实现路径与举措
4.11.6 智慧家庭应用案例分析

第5章 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5.1 智慧城市评价模型
5.1.1 城市信息化测评方法
5.1.2 智慧城市评价模型
5.2 智慧城市重点评价指标
5.2.1 智慧城市评价指标原则
5.2.2 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选择
5.2.3 智慧城市评价方法
5.3 智慧城市评价示例

第6章 智慧城市建设管理框架
6.1 智慧城市建设管理总体架构
6.2 智慧城市建设管理的原则、定位和目标
6.2.1 智慧城市建设管理的原则
6.2.2 智慧城市建设管理的定位
6.2.3 智慧城市建设管理的目标
6.3 智慧城市建设管理的策略
6.4 实例:构建“智慧南京”,提升城市功能
6.4.1 智慧南京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
6.4.2 智慧南京的三个重点领域
6.4.3 构建智慧南京的保障措施

第7章 智慧城市建设保障措施
7.1 组织保障
7.1.1 组织保障主体内容
7.1.2 组织保障关键举措
7.2 政策保障
7.2.1 政策保障主体内容
7.2.2 智慧城市建设政策保障措施
7.3 资金保障
7.3.1 资金保障主体内容
7.3.2 资金保障关键举措
7.4 人才保障
7.4.1 人才保障主体内容
7.4.2 人才保障具体举措
7.4.3 天津智慧型人才工程简介
7.5 技术保障
7.5.1 技术保障主体内容
7.5.2 智慧城市建设技术应用保障措施
7.5.3 “智慧宁波”技术和法规支撑体系简介
7.6 项目保障
7.6.1 项目保障措施主体内容
7.6.2 智慧城市建设项目管理举措
7.6.3 “智慧中国·智能杭州”4433工程简介
7.7 企业保障
7.7.1 企业保障主体内容
7.7.2 企业保障具体举措
7.7.3 宁波市产业结构升级概述
7.8 安全保障
7.8.1 政府监管安全保障措施
7.8.2 智慧城市行业应用安全保障措施
7.8.3 提高民众信息安全意识

第8章 智慧城市发展展望

附录 缩略语英汉对照表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