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言
何为修辞术?答案纷纭,众说不一。我们可以说,修辞术是说服他人的能力;或是这种能力在实践中的实现;或者至少是为了说服而做出的尝试,无论成功与否。而且从不同程度上来看,这种能力也许要么天生,要么习得。此外,修辞术的运用也许仅限于或也许并不仅限于语言:如果视觉或建筑“修辞术”是“修辞术”的隐喻性外延,那么这个隐喻保留了“语言修辞术”这个核心意义的哪些成分?又舍弃了什么呢?但还可以说,修辞术“只不过”是一种这样的能力:拥有修辞术的人能让其他人按照他自己的想法行事,无论他们是怎么想的,除非他们的欲望限制住了修辞术会获得的结果:这当然就是意识形态操纵和政治诱导的修辞术。最后,在一些人看来,修辞术是独特的交流模式,不论修辞术本身是值得称赞还是应该谴责;在另一些人看来,一旦某人向他人表达,修辞术就存在了。
本书旨在帮助读者理解何为修辞术。它不会佯称只有一种修辞术概念是可能的,遑论只有一种修辞术值得追求了;本书也不会做出普全而有定论的解释。理所当然,任何自命普全和有定论的修辞术研究都必然表露出了独断倾向:它没有公平地处理修辞术的——眼花缭乱又让人心动的——意蕴,而这正是修辞术具有永久魅力的主要原因。本书通过向读者们展示:我们一开始提到的那个基本问题如何有可能答案纷纭,来试图间接地帮助他们。所有这样的方法都必定根植于古典世界。只有那些无视自己传统、所以也必然无视与之竞争的外来制度的西方人才会想象修辞术是一种文化普适概念。诚然,说没有任何社会,其成员不从事我们所谓的说服活动,这话不假,但并没有什么意义;的确,有人也许合情合理地争辩说:普遍认为,使个体汇聚为共同体的恰恰就是说服性的协商活动。但是,这个难以否认的事实却并不能得出:我们所云的“说服”与另一个社会语言中我们设想的与说服近义的词汇之间就没有多重而又深刻的差异。所以,在极为苍白无力的意义上,说服有可能是人类的普遍现象;但是,我们在这种文化中所谓的“说服”不可能是人类的普遍现象,因为我们的概念是从古希腊修辞观开始的复杂的历史过程的产物。
在西方,对“说服”的理论和实践的自觉反思,是希腊人完成的,肇始于公元前5世纪,在公元前4世纪达到顶峰。但是,这种反思绝不是达成了主流共识、安静的集体沉思——这就是为什么希腊修辞术一直以我们不能忽视的声音吸引着我们。希腊修辞术诞生于激烈的论战中;它留给我们的最重要的遗产就是势同水火的论辩,而不是铁板一块的学说。但是,此书不会着眼于对希腊修辞术的全面研究:例如,它不研究若干演说家,不分析论述详尽的技艺手册之传统,尽管这两方面就其自身而言非常吸引人。之所以如此,因为这样的研究很可能会太过和不及:所谓太过,显然是因为此领域太广;不及的原因则不太明显,就是,对修辞术的大范围考察很容易将之表现成这样一种历史:其中的本质性争论环节都很遗憾地被忽略掉了。
由此,是书针对高尔吉亚。我们那个问题的第一个答案“修辞术是一种说服能力(尽管有些老生常谈)”来自柏拉图的对话《高尔吉亚》,这篇对话也提及了这种能力的来源。高尔吉亚《海伦颂辞》的主题既利用了语言的说服力,也利用了视觉的说服力。《海伦颂辞》胜过其他任何文本之处在于:它让我们看到了说服有可能成为一种能力,人际交流之中难免会存在这种能力的操纵;这种可能性让人恐惧,又令人兴奋。这样,紧紧关注高尔吉亚,我们最终就能理解为什么我们的问题激起了一大堆彼此冲突的回答:所有的答案归根到底都围绕着修辞术的本性和价值,而希腊人对这个问题的争论则集中在高尔吉亚这个人物身上。这是一个传统问题,但是,之所以关注高尔吉亚是正确的,其理由并不仅限于历史因素;我希望本书能使读者相信:高尔吉亚不仅开启了针对修辞术的大辩论,而且也无与伦比地描述了修辞术的一些最要紧的组成。了解高尔吉亚就能了解修辞术中始终关键的内容。
我还要再补充几点限定说明。高尔吉亚之所以重要,虽然也还有其他一些原因,但都跟我们的主题无关。本书不会深究那些与作为修辞家的高尔吉亚无关的研究方向,也不会深究在回应高氏的内容中对该研究毫无推动性的那些方面。甚至在这样的范围内,我也不会自诩,我穷尽了浩繁的研究成果。我的打算是:既然我为了热衷于修辞术这一主题的读者写作,而这些读者的背景又各异,那么他们不应该被令人生厌、隐藏了论证主线的学术注解所干扰。故而读者会发现,所引用的作品有助于他们追寻线索(无论参考的作品见解深刻,还是引人误解),而且,引用都以尾注而非脚注的形式标明,这意味着,对二手文献的援引都是我自选的。同理,正文并不要求读者具备希腊文和拉丁文的知识;有少许注释,只有语文学专家会感兴趣;但尽管如此,既然所考察的文本在创作上往往极为精心微妙,所以,我偶尔还是会保留一些关键术语的原文转写,而不是采用译文。当然,重点就是提醒不通希腊文和拉丁文的读者注意那些有可能带有误导性的含义;所以,在转写之后总是附有对原词独特意义的解释。但是有一点,本书没有“引论”,《修辞术的诞生》一书立志要让读者既容易读懂,又能得到智力上的挑战。
第一章要谈高尔吉亚的《论无》。对“何为修辞术?”这一问题的进一步回答就是“它不是哲学”。这未必是一句看起来很响亮的空话;事实上,《论无》对我们修辞术概念的影响正是源于高尔吉亚蓄意向希腊哲学事业挑衅的立场;我们后面可以看到,本书会用很多篇幅来谈这个问题。所以,我不得不先涉足希腊哲学。虽然这不要求人们之前对它有多熟悉,但对哲学的兴趣总还是得有;不过很遗憾,对修辞术而非哲学感兴趣的人却会大失所望。同样,高尔吉亚也会教导我们,哲学家无视修辞术的挑战,这给他们自己招致了危险。第二章讨论高尔吉亚的《海伦颂辞》:它考察了高尔吉亚如何建构出一种心理学、用之补充了《论无》中那些值得关注的内涵,同时,对于哲学理解的语言的正用和误用,高尔吉亚的心理学也最终提供了一种与之截然不同的选择。
第三章转到了《高尔吉亚篇》——柏拉图代表哲学家展开了影响甚大的反扑。和之前一样,既然我们关注与高尔吉亚有关的主题,故而这一章只讨论这一篇对话,而不会处理柏拉图其他的争论修辞术的名篇,比如《斐德若》;我们对《高尔吉亚》的研究会集中于对话的第一部分,在这里,高尔吉亚被描绘为苏格拉底的对话者。这也就意味着,我略过了该篇对话中哲学家们特别关注的大部分内容。但是,既然我们会发现,人们对高尔吉亚的无视和曲解让第一部分特别受到轻视,因此,这一章的解读会补其所缺、揭示对话中那些被人们以其他方式忽略的特色。
第四章试图证实前三章的论点:与修辞术有关的争论主要是柏拉图和高尔吉亚合力展开的。理所当然,这样一个主题难以使用证明论证之类的方法。我们的计划就是,把修辞术历史中有关的片段串联起来(仍然不求全面彻底,而是选择特别重要的部分)从而证明,修辞术的历史结构在多大程度上立足于高尔吉亚奠定的基础;对高氏影响的认识如何能重塑我们对这些片段的阐释。这样,本章第二和第三部分既考察了伊索克拉底对高尔吉亚委婉的妥协,也探究了西塞罗有历史决定意义的、对伊索克拉底反哲学策略的支持。第四部分则分析艾利尤斯·阿里斯提德的《致柏拉图:为修辞术一辩》,此篇较之其他任何古典著作,以更大的篇幅、更激烈的程度回应了《高尔吉亚篇》对修辞术的批评。第五部分试图展现另一个重要的对柏拉图回应高尔吉亚的回应——即亚里士多德的回应——他竭尽全力想要达到一种更为困难、相应也更带挑衅味道的妥协。较之本书其他部分,尾声看起来有所深入,尽管更是姑妄言之。为了展示修辞术对被动、受骗的听众施加的势不可挡的控制力,高尔吉亚以屈服于引诱的、最富盛名(也是名声最差)的希腊女人特洛伊海伦为例,这一做法并非随意而为,与之相对,既然柏拉图(吊诡的是,他成为了好战的一方)支持非个人的论辩术(辩证法),那么他坚决不承认:一般的个人特征——更不用说特殊的性别了——有能力或应该影响到哲学研究的进展。由此,性别问题就不可避免地联系了一开始提到的修辞术和哲学之争。既然在当今对这场争论最棘手的部分的出色研究里,性别问题(正确地)成为了热点,所以我们最后要试图描述在高尔吉亚对“说服力”的展现与一些我们在性别问题上最深刻持久的忧虑之间存在的种种联系。
《修辞术的诞生》是我在剑桥和西蒙·戈德希尔,所开跨学科修辞术课程的教学成果。我对于高尔吉亚的最初想法,从他尖锐的批评中受益良多,也得益于另一位教师约翰·亨德森在此课程中卓越的原创思想。不过学生们对我的帮助才最大,他们的勤问和异议每每戳穿我的(某些)自得意满,鼓励我再思再想,但具体是谁对我有所教诲,我已难记清。雅克·布伦施威奇让第一章得到了着实的改进,而全书则靠凯瑟琳·艾瑟顿和米尔斯·本耶特一如既往的相助有了坚实的提升。马尔康姆·肖菲尔德重新布局加强了全书整体性。沃迪(1996a)包含了本书第一、二、三章中的某些材料,我感谢弗拉马里翁出版社允许重刊。第五章的一个版本曾见于沃迪(1996b),我感谢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理事会准许重印。
……
展开
——克里斯托弗·罗,《实践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