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2014浙江工商大学教学改革论文集)》:
根据不同学生的自我发展定位,要求各个专业建设一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既有统一性、又有灵活性,难易有别、选择多样的专业核心课程群。各个专业核心课程群在相关专业教指委规定的主干课程的基础上,开设匹配人才分类培养目标的特色课程。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步力推Blackboard课程平台和MOOC课程体系,形成一个教学素材丰富、人机界面友好、分类科学,能有效提升学习效能的集成化网络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各个专业教学资源库,包括课件库、案例库、习题库、视频库等,实现集成共享。
3.搭建专业综合实验平台,强化学生技术应用能力
针对学生对技术能力的不同需要,要求各个专业开发由广到专、梯次推进的专业实验体系,搭建专业综合实验平台,提高软件操作课程和实验教学课时比重,通过实验系列课程的模块化设计,体现结合原理性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立体化实验资源套件(包括实验大纲、实验指导书、实验全程演示流媒体、基于WEB的作业单元、在线帮助式知识拓展e—learning单元)为支撑,形成课内和课外、指定和开放、单项和综合、理性和感性相结合的综合实验体系。
4.注重“课堂—实验—实习(训)”环节的质量监控和评估
创新实验教学环节的质量监控手段,形成“操作—考核—分析—反馈”的闭环管理。创新实习(训)的质量监控标准,在实习(训)导师的指导下,促使学生得到更接近现实的技术应用能力训练,并将之纳入到“创新学分”和“毕业实习”等考核体系当中,形成必要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二)“联合培养—实习(训)—创(就)业”的实践链条
谁最了解大学教育应该教给学生什么样的知识与技能?是用人单位。职业教育如果不重视与业界合作制定专业质量标准,不强调学界与业界的联合培养,不强化以“实际问题导向”的校内外实习(训)基地的建设,不想办法将产业的职业文化和学校的教育文化有机融合以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职业精神,我们的职业教育最后难免是“头重脚轻根底浅,嘴尖皮厚腹中空”的结局。所以,职业教育的实习实训环节肯定不是找几家单位,盖个章,签个协议,挂个牌,然后就说自己有多少家实习实训基地的简单做法。职业教育的创新创业环节也不是邀请几个业界精英,发个聘书,开个讲座,分享几个创业案例这样的初级阶段。我们认为,理想的职业教育需要积极探索“联合培养—实习(训)—创(就)业”的实践链条。该链条中的几个关键节点的设想如下。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