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发展报告 “十三五”时期中国工业发展展望(2015)》:
“十三五”期间,中国应充分利用外部市场环境趋紧形成的倒逼机制,提高自身生产、贸易标准,加大主动开放的力度;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加强企业对冲风险的能力,以降低人民币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继续深度挖掘新兴市场的潜力,优化出口结构;加快培育对外贸易新的竞争优势,加快从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向以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为主的产业结构升级,努力完成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促进对外投资多元化,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从而稳定和扩大中国出口在国际市场中份额,促进中国工业健康发展。
1.主动开放,提高标准,应对国际贸易规则重塑
从自身、双边及多边三个层次加强开放和合作。TPP和TTIP谈判的开启是欧美引领全球贸易和投资规则巨变的开端,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应积极迎接新一轮国际贸易自由化的挑战,主动参与制定国际经济和投资规则,从自身、双边及多边三个层次加强开放和合作,加快构建中国占重要地位的自贸区网络,从而在对外贸易中占据更主动的位置。
在“自由贸易园区”建设方面,逐步推广上海自贸园区经验。上海自贸园区是积极主动开放战略的一项重大举措。应通过上海自贸区建设的推进,促进政策层的管理方式由重审批环节到重监管环节的改革和创新。应充分利用上海自贸区对企业的溢出效应,促进企业的贸易便利化和投资自由化。
在“自由贸易区”建设方面,应利用目前中国在全球贸易中的重要地位,加强多边沟通,成为全球新一轮自贸区建设和贸易格局重塑中的重要参与方。扩大亚洲自贸区覆盖面;推进“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egionalComprehensiveEconomicPartership,RCEP)谈判;加快两岸后续协商谈判;推动中国与韩国、澳大利亚、海湾合作委员会等的自贸区谈判。
提高自身生产、贸易标准,规避潜在风险。美欧主导的大型区域伙伴关系谈判引入的高标准在限制中国工业出口的同时,也对未来国际投资体系的形成起到很强的示范作用。中国应深入研究贸易规则的新趋势,并采取合理措施应对,为中国企业与发达国家开展双边贸易提前做出妥善准备。
提高产品标准化水平。加快与国际标准的接轨,及时收集、梳理、分析国际上最新的相关技术法规、标准等信息;完善标准化法规和实施细则,提高行业内产品标准化的整体水平;在微观层面,培养、增强企业标准化意识,并规范其市场行为。
2.降低人民币波动风险
在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改革的同时,对汇率市场适度干预。加强对跨境资本监管,防止资金无序流动造成的汇率剧烈波动。灵活运用货币政策调节流动性,引导市场预期,缓解短期内汇率异常波动对流动性造成的压力。
借助人民币国际化降低人民币市场化改革造成的波动性风险。将东盟作为开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点区域。从国际经验来看,与周边区域的深入合作有利于降低一国货币在国际化进程中的波动风险。货币国际化包括贸易结算、金融投资和国际储备三个阶段。目前,人民币正逐渐成为国际贸易结算中使用的货币,并在境外形成了初具规模的资金池,从而其国际化进程正在从贸易结算向金融投资纵深发展。东盟作为人民币国际化的第一站,其与中国的跨境人民币结算量逐年增大。加强与东盟地区的合作有利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并规避由于美元波动而带来的汇率风险。
从微观层面看,随着人民币汇率波幅的扩大,贸易企业需加强对冲风险的能力。双向波动对企业的汇率风险处理能力要求更高,因此,贸易企业应当尽快建立长期汇率风险对冲机制,适当考虑采取期货、期权等方式规避汇率大幅度波动所带来的损失。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