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与农村社会治理创新》:
绪论
一、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一)研究缘起
20世纪90年代以后,甘肃省农村的发展速度明显落后于城市,农民收入的增长速度也明显落后于城市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城乡之间的各项经济指标持续扩大,这一现象已经严重制约了甘肃省现代化的进程。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目前最有效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改变农村现状,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其中生产发展和生活宽裕属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管理民主属于政治建设,乡风文明属于文化建设,村容整洁属于生态建设,各部分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缺少其中的任何一部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都无法实现。总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将彻底改变过去我们建设农村的传统思维,把农村的文化发展、社会发展、政治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同经济发展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通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将推动甘肃省农村新一轮的伟大变革。
(二)研究意义
2006年,中共中央和中央政府正式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方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强调了“三农”问题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明确的奋斗目标,三农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甘肃省地处西北内陆,贫困县58个,2013年末全省常住人口为2582.1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036.23万人,占40.13%;乡村人口1545.95万人,占59.87%,城镇化比率持续提高。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964.78元,比上年增长10.54%;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4020.72元,增长9.14%;城镇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36.82%,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107.76元,增长13.34%;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849.61元,增长16.97%;农村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37.09%,比上年降低2.67个百分点。① 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被称作恩格尔系数,城乡恩格尔系数相差不大,反映出农村居民家庭支出结构继续优化,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消费性支出的增速都低于农村,这些都表明,甘肃城乡发展的绝对经济差距进一步缩小,然而相对差距仍然很大,且会存在很长一段时间,加快新农村建设任重道远,实现城乡一体化任务艰巨。
本研究是一项应用性对策研究,旨在通过对甘肃农村社会发展状况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新农村建设切实可行的针对性政策建议。因此,本研究的意义集中体现在通过规范的实证研究,准确把握甘肃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与突出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针对性策略,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意见。
在理论层面,本研究提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梯度说”,并以此为基础,认为甘肃省的新农村建设在政策设置上也应该实行梯度设置,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实行不同的新农村建设任务目标和社会政策,逐步实现保障型政策向发展型政策的过渡,通过激发农民自身的“权能”,使其远离“无权”“去权”状态,走向自我发展、自我管理,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二、文献综述
社会学传入中国以来,老一代社会学家就对当时中国的乡村建设倾注了大量心血,开展了许多调查研究,如费孝通的“江村研究”、李景汉的“定县调查”,张之毅的“易村手工业研究”、李安宅的“拉卜楞寺藏传佛教的调查研究”等;在农村开展乡村建设实验,如晏阳初主持的“河北定县乡村建设实验”、梁漱溟主持的“邹平乡村建设实验”;形成了“差序格局”理论(费孝通)、“中国文化失调与重构”理论(梁漱溟)、“愚穷弱私”论(晏阳初)等乡村社会建设理论理论。这些早期研究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宝贵的思想资源。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