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环境中的国际汉语师资培养研究》:
在上面的例子中,这位去中国实习的纽卡斯尔大学学生在教学上至少犯了五个错误。首先,她忘记了自己已经从澳大利亚来到了一个语言文化截然不同的新环境,入乡随俗是最起码的要求。她把在海边长大养成的夏天穿衣习惯带到了中国的大学课堂,违反了常规,不符合中国大学内教师的“形象”,造成了中国学生的异样感觉。其次,她自作聪明地采取了“抛彩球”迫使中国学生开口说英语的办法,不符合中国的课堂环境。“抛球回答”的办法在澳大利亚的小学里使用得十分普遍,但在中学和大学内不再使用,她把中国的大学生当作“小朋友”来对待,是不妥当的。第三,她不了解中国学生不喜欢开口是一个整体现象,她以为“沉默”表示拒绝学习,却不知道中国学生喜欢在沉默中思考,沉默中学习,耐心等待“一鸣惊人”的那个时刻。第四,她不应该在生气的时候,突然将英语变成中文,学生们没有思想准备,当然惊讶不已。最后,中国学生的笑是善意的笑,没有瞧不起或取笑的意思,她误解了中国学生“不严肃”,是由于她不知道中国“抛绣球”的典故,而不是对她不尊重。这场教和学的冲突的原因主要是她把自己在南半球的做法生搬硬套地拿到北半球的北京去用,因此导致适得其反的结果(陈申,2007:178)。
1994年的跨国体验总结中,纽卡斯尔大学的学生和教师集思广益,对当年的准备工作做了分析检讨,比较一致的意见是,将“中国概况”作为重点的准备策略是有所欠缺的。概况只能给学生轮廓性的中国文化图画,却不能帮助学生在具体的文化环境中解决可能出现的各种文化冲突,特别是在教和学方面由于两国文化背景和教育制度差异所引发的文化困惑。大家认为,出国前向学生提供实习基地的详细信息,将中澳两国大学在教学、教师和学生三个层面的基本特点总结出来进行对比分析,要比提供有关中国文化总体的概况更有用。基于具有切身经历和实际体会的师生们的建议,1995年跨国体验前的准备策略,由原来提供“中国概况”改变为提供中国实习基地的“详细信息”。
1995年上半年,纽卡斯尔大学在中国新的合作伙伴南京师范大学陆续为即将去南京实习的澳大利亚学生提供了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师范大学的各类详细资料,包括了由该大学自己制作的录像,让学生事先目睹一下他们的实习基地。事实证明,学生对实习基地的兴趣远远超过原来的“中国概况”课,他们提出的讨论问题,都是与实习有关的迫切问题。他们未雨绸缪,在准备的过程中就讨论了有可能出现的文化冲突问题,在当年的实习中,没有再发生前两年出现的问题。1996年趁热打铁,在“详细信息”方面更进一步,让在1995年参加南京实习的学生自己制作了一套有关汉语学习和英语教学的录像,由学生自编自导,从不同的角度展示实习的文化环境,做出详细的解说,与南京师范大学的“官方宣传录像”同时使用,让学生得到更加全面和客观的信息。由于准备工作充分.学生得到有关教学的文化信息十分详尽,1996年的实习取得了丰硕的成功,学生的反馈普遍良好,只是在当地中学实习时,遇到当地南京方言的问题,学生感到自己的交际能力不够。在以后的两年中,纽卡斯尔大学的跨国体验准备策略做了进一步的改进,改变了语言强化课和文化强化课分家的现象。过去,“中国概况”和“详细信息”都是采用英语来教学的,与汉语学习没有直接的联系。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最大的效果,准备的策略开始转向注重跨文化环境中的“交际技巧”。也就是说,有关中国和实习基地的文化信息通过汉语课文,特别是汉语对话反映出来。汉语课文本身包括了在南京学习和工作的场景,汉语使用的语境直接与学生在南京师范大学的学习和实习挂钩,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强化学生的交际技巧。学生对这种将语言和文化融合处理的方法十分满意,认为对跨国体验做了实际的事先演练,交际技巧的提高,使他们在跨文化的学习和工作环境中更加自信。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