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学校体育教学成果优秀课案集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0197340
  • 作      者:
    张晓虹主编
  • 出 版 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作者简介
张晓虹,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理事,成都体育学院,体育专业教师。
展开
内容介绍
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每学年应为16课时。如何有效扩大体育室外课教学时间,让体育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升华,把规定内容宽泛化,让一些必须的理论知识(常识)授课既能照顾理论知识授课要求,又能突出体育课特点,以运动项目、身体练习为载体,找准两者结合点,教材教学切入点,探索如何把学生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术的过程与学生行为、态度和能力的发展结合起来;探索如何把健身性和教育性结合起来;探索如何把知识、技术体系转变为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体系;探索如何把教师思想中的目标变成学生学的目标,变成学生自觉的、具体的学习行为。
展开
精彩书摘
一、教学设计的思考及说明
运动健康常识是通过体育学、人体生理学、健康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帮助学生掌握体育知识并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它的内容包括运动的基本知识、饮食卫生知识、人体生理知识、养生保健常识。学生通过对运动健康常识的了解,能丰富体育文化素养,从而自觉的进行体育锻炼并能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出合理的运动处方。本篇共设计了四个不同知识点、水平段的案例以供举一反三。
二、知识点
水平一:
1、体育课运动着装要求
2、正确的坐、立、行身体姿势
3、对户外运动的初步认识:徒步、露营、登山等常识的了解
4、健康饮水
水平二:
1、运动伤害的现场急救与处理常识
2、奥林匹克运动的相关知识
3、体验运动过程并了解动作名称的含义。
4、初步了解身高、体重的合理比例。
5、体能的概念、构成。
水平三:
1、奥林匹克知识的丰富。
2、运动项目的分类
3、运动损伤及常见意外伤害的预防与简易处理常识。
4、初步了解人体的运动系统——肌肉、骨骼、关节等简单常识。
5、青春期的生长发育特点和保健知识。
6、关于心脏、血液循环的生理常识。
水平四:
1、初步形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2、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1)运动强度和密度。
(2)心率测定方法。
(3)靶心率计算方法。
(4)运动量控制。
三、实训目标
总体目标:丰富学生体育健康常识、培养健康行为和生活习惯。了解基本运动中健康常识,提高学生运用运动健康常识的实效性。使学校健康教育在三个递进过程:(学生、家庭、社会)发挥个人、家庭、社会各自的潜在能力,共同实现社会健康目标。
水平一目标:初步掌握和充实上体育课的着装要求以及生活、运动中的一些基本常识(例如正确的坐立行走、健康饮水、户外活动小常识等),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及健康意识。
水平二目标:获取一定的运动常识(例如奥林匹克运动、运动动作名称的含义等)及个人卫生保健常识、培养初步的运动伤害现场急救、处理的认知、认识能力及科学锻炼身体的行为。
水平三目标:了解和认识青春期的生长发育特点和保健、知识;食品安全与健康的关系;运动项目的分类;进一步提高掌握运动损伤及常见意外伤害的预防与简易处理方法等运动健康常识,学会运用科学方法预防运动伤害及简单处理运动伤害,培养保健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水平四目标:熟悉和了解自我评价的具体操作程序,增强感性认识,发展学生的自评能力,知道在自主练习时,什么样的运动强度对身体有益处。
四、实训策略
建议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行测试。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的内容自行制定出理论测试题。教师在进行实践测试时,主要依据学生能否运用理论知识运用于自身实际生活中。其次在课堂上积极利用活动和行为检测学生掌握运动健康常识的情况,利用父母同学对学生填写的反馈表进而反映出学生运动健康常识运用程度。各学校体育教研组可以把运动常识作为校本主题研修的内容,结合“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每位教师确定一个小课题,进行有系统的实践和研究,努力朝着教学研究课程化的目标迈进,提高校本教研的质量。
五、扩展知识链接
通过对运动常识的深入了解,把运动处方的学习、制作与运用作为高年级学习的拓展部分。以下相关知识点需要进一步学习、了解、掌握:运动处方的概念、运动处方的内容、制定运动处方的程序、运动处方的实施原理等,自我生长发育的评价(例如:身高、体重、肺活量),自我身体成分的评价(例如:体脂重、瘦体重),自我心脏血管机能检查(例如:一次运动负荷实验、联合运动负荷实验、台阶实验),自我呼吸系统机能检查(例如:五次肺活量实验、闭气实验)。
展开
目录
第一篇:运动健康常识
一、教学设计的思考及说明
二、知识点
三、实训目标
四、实训策略
五、扩展知识链接
六、案例1:运动安全、健康饮水常识教学设计(水平一)
七、案例2:“运动伤害的现场急救与处理”教学设计( 水平二 )
八、案例3:“血液循环常识”教学设计 水平三(五年级)
九、案例4:运动负荷自我评价 水平四(初三年级)
第二篇:运动安全常识
一、教学设计的思考及说明
二、知识点
三、实训目标
四、实训策略
五、扩展知识链接
六、案例1:安全、应急自护逃生教学设计 水平二(三年级)
七、案例2:各种方式支撑越过障碍物教学设计 水平三(六年级)
第三篇:运动规则
一、教学设计的思考及说明
二、知识点
三、实训目标
四、实训策略
五、扩展知识链接
六、案例1:体育课堂教学基本常规和运动规则教学设计 (水平一)
七、案例2:游戏运动规则——欢乐游戏竞技场 水平二(四年级)
八、案例3:球类运动规则教学设计——排球 水平四(初二年级)
第四篇:《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一、教学设计的思考及说明
二、知识点
三、实训目标
四、实训策略
五、扩展知识链接
六、案例1:讲座提纲案例(水平一 二年级)
七、案例2:水平二(二年级)体育运动家长开放日活动方案
八、案例3:水平三(六年级)体育运动家长开放日活动方案
九、案例4:水平四讲座设计(七年级)
十、案例5、水平四——七年级篮球运动家长开放日活动方案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