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明清以来的国家与基层社会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30391674
  • 作      者:
    杨国安,周荣主编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编辑推荐
  四大视角:赋役、财政与地域社会;水利、环境与民众信仰;渔业、渔民与水上社会;科举、教育与近代转型。
展开
作者简介
  杨国安,1971年生,湖北黄陂人,历史学博士,现为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70后”学术团队带头人。2010-2011年美国耶鲁大学历史系暨东亚研究中心访问学者,2013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多年来致力于中国社会经济史、乡村社会史等研究领域;先后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和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等;已出版的专著有《明清两湖地区基层组织与乡村社会研究》(2004)、《国家权力与民间秩序:多元视野下的明清两湖乡村社会史研究》(2012)等。
  
  周荣,1969生,湖北鄂州人。1986年进入武汉大学历史系学习,2002年获历史学博士学位,并留武汉大学历史学院任教,2004年晋升为副教授。曾有基层工作经历及博士后研究经历,现为武汉大学图书馆古籍部主任,著有《明清社会保障制度与两湖基层社会》(2006)。
展开
内容介绍
  在“眼光向下、关注基层”的学术视野下,《明清以来的国家与基层社会》以当前学术界前沿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国家与基层社会”为研究主题,以明清以来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为研究对象,将国家史研究与基层社会史研究相结合、将社会经济史研究与文化史研究相结合,在广泛搜集、整理家谱、碑刻、契约、水利文书等民间文献的基础上,注重将文献分析与实地调查相结合,从赋役与财政、水利与环境、渔业与渔民、科举与教育四个方面,多层面、多角度揭示了传统时代的国家与基层社会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和丰富内涵。
展开
精彩书摘
  这一时期的官员奏折与朝廷谕旨也已将私人学塾、民间公学的程度视为较低层级。虽然国人对欧洲学校实行分级分科教学的认知并非始于晚清,早在清初的个别知识精英就已有所认识。康熙年间,参与编纂《明史·外国传》的尤侗写有《外国竹枝词》百首,在自注中提到欧罗巴“三学相传有四科”,三学是指“国有小学、中学、大学”,四科“日医,日治,日教,日道”。但是,中国本土教学组织却没有严格按照上下相承进行分科专业教学的习惯,域外的状况只可视为海外奇谈,难以得到正面回应。1898年6月,邢部左侍郎李端棻奏请推广学堂,认为之前开办的新式学堂“学业不分斋院,生徒不重专门”是教学之道的重大缺失,他请求朝廷命令自京师及各省府州县都开设学堂,并因此分为“府州县学”、“省学”及“京师大学”三种等级。府州县学选教民间年满12-20岁的俊秀,省学则选教年满25岁以下的诸生,京师大学选教年满30岁以下的举贡生监。8月,礼部尚书孙家鼐在《议覆开办京师大学堂折》中建言朝廷建立有统系新式学堂的重要性,集中体现了朝野上下相关意见。孙家鼐认为分设同文馆、广方言馆、船政学堂、水师学堂等之类的新学无关整体,零趸应急的办学方式收效甚微,“皆囿于一才一艺,即稍有成就,多不明大体”,断定“中国旧设之学堂,不能仿照办理也”。孙氏注意到:“各国分科立学,规制井然”,“泰西各国近今数十年载,人才辈出,国势骤兴,学校遍于国中,威力行于海外。其都城之所设大学堂,规模闳整,经费充盈,教习以数百计,生徒以数万计。其学有分四科者,五科者,六科者,仍广立中学小学,以次递升,暗与中国论秀书升之古制相合,遂以争雄竟长,凌抗中朝,荦荦群才,取之宫中而皆备,非仅恃船坚炮利为也。”孙家鼐最初主张学校分为“小学堂”与“大学堂”两级,小学堂学生“年以十五岁为度”,在中西各学俱通之后,“升人大学堂,始给薪水”,而大学堂学生则“年以二十五岁为度”。各省开办学堂初期,都应向京师大学堂调取学生充当师资,达到内外学堂连为一体的效果。
  ……
展开
目录
代序 国家、地方与社会互动视野下的明清基层社会研究

赋役、财政与地域社会
清代康熙年间两湖地区土地清丈与地籍编纂
中央财权下移中的地方利益纠葛
——以咸同年间湖北盐政为中心
清代田房税契征管中的国家与地方社会

水利、环境与民众信仰
大众心态、历史记忆与水利社会
——江汉一洞庭湖区“舍南救北”传说的社会史解读
两湖平原县际水利纠纷的地方利益诉求和民意表达
——晚清、民国天门县历编水利案牍解读
垸堤两侧的人群
——清代两湖平原的堤垸扩张与水利纠纷
明清赣江中游水利开发、环境变迁与民众信仰

渔业、渔民与水上社会
明清河泊所赤历册研究
明代河泊所的变迁与渔户管理
清末北台湾渔村社会的抢船习惯
——以《淡新档案》为中心的讨论

科举、教育与近代转型
翰林制度渊源论略
近代教育领域的国家与社会
——以“私塾”一词演化为中心
中西日文化流转间“教育”的近代化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