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发票犯罪立法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52011210
  • 作      者:
    王佩芬著
  • 出 版 社 :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内容介绍
  发票犯罪是我国现行刑法中一个错综复杂的罪群。关于发票犯罪长期存在理论探讨上的分歧与司法适用中的疑难,难以通过刑法解释的途径得以解决,再加上二十年来发票犯罪持续高发的严峻现实,需要我们转换思路,从刑事立法的角度,对发票犯罪进行梳理分析。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在回顾总结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以发票犯罪在刑法理论上的分歧与司法适用中的疑难问题为出发点,采用系统论法学研究方法,对我国刑法中的发票犯罪立法展开全方位的体系性研究,以期为相关理论研究和司法实践提供新的思考。
  发票作为一种常见的商品购销凭证,是交易活动发生的书面证明,是会计核算、财务报销的原始依据,也是企业进行税务核算的凭据,影响到应纳税额的计算。在我国1979年《刑法》中,没有设置专门的发票犯罪罪名,对于针对发票的犯罪,主要是通过“伪造票证罪”以惩治伪造发票的行为,通过“投机倒把罪”以惩治非法倒卖发票的行为。
  1994年我国开始进行新税制改革,实行“以票控税”的增值税发票抵扣制度,增值税发票成为一般纳税人抵扣当期进项税额的依据。而正是这种特殊的抵扣功能,让一张“薄薄的发票”比人民币还值钱,也刺激着不法分子为牟取暴利铤而走险,我国发票犯罪呈空前泛滥高发之势。
展开
精彩书摘
  《发票犯罪立法研究》:
  从刑事立法的角度来看,围绕“发票”一个对象,刑法设置了13个罪名,将其中的选择性罪名分解后则多达22个。在罪名设置标准上,不仅区分发票的类型、真伪,还分别针对发票的开具、制造、取得、领购、持有、认证等各环节全面设置罪名,导致这一罪群的罪名庞杂繁琐,法条间交叉重叠。
  近年来,也有一些学者开始从立法角度对发票犯罪进行反思,提出发票犯罪存在罪名设置繁琐冗长、法条交叉重叠、立法逻辑混乱、法定刑设置失衡等问题,并提出补增罪名、加重刑罚打击发票犯罪等立法建议②。但是,这些研究仍然停留在刑事立法技术层面,局限于发票犯罪内部体系的协调,而忽略了对发票犯罪在整个刑法体系中的考察,理念上仍然注重对打击犯罪的现实需要与重刑主义的刑事政策。并且,这些立法建议也不能解决上述围绕虚开发票犯罪所产生的一系列疑难问题。
  (三)发票犯罪二十年持续高发的严峻现实,需要对发票犯罪的刑事立法进行反思
  从刑事立法的初衷来看,增设发票犯罪罪群的目的在于发挥刑法的威慑功能,惩治和打击伴随着税制改革而产生的猖獗的发票犯罪,通过刑事手段遏制和减少发票犯罪的泛滥蔓延。因此,从立法之初,无论是罪名设置、罪状描述,还是刑罚轻重的规定,都体现从严、从密、从重的立法特点。尽管2011年《刑法修正案(八)》废除了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与伪造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的死刑适用,但并未改变其整体上刑罚适用较重的状况;同时《刑法修正案(八)》又增设“虚开发票罪”与“持有伪造的发票罪”两个罪名,仍然进一步严密法网。
  然而,从现实情势来看,尽管二十年来对于发票犯罪的打击毫不松懈,公安、税务、司法部门多次联合开展发票犯罪打击专项行动,但至今发票犯罪依然是一个持续高发、难以遏制的突出问题,以致近年来受到司法追究的发票犯罪案件数量呈上升趋势①。应当说,进行增值税税制改革的国家不在少数,不少国家都是以发票作为抵扣税款的依据,但为何在我国发票犯罪的问题却成为如此严峻且长期难以解决的痼疾?
  刑法作为惩治犯罪的最后手段,目的是预防和减少犯罪,我国发票犯罪立法细密、执法严格、刑罚峻厉,为何却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学界对此也有探讨。有学者提出,由于“我国现行法律对于普通发票犯罪的处罚畸轻,规定失之褊狭”,仍需要“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加大发票犯罪成本”②。但是“扬汤止沸、沸乃益甚”,一味加重刑罚显然不是正确的方向。如何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我们还需要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
  ……
展开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缘起与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第三节 研究的思路、方法与基本框架

第一章 发票犯罪概说
第一节 发票的概念与功能
第二节 发票的分类
第三节 发票管理与发票犯罪

第二章 发票犯罪刑事立法的现状与理论
第一节 发票犯罪刑事立法概述
第二节 发票犯罪刑事立法比较
第三节 刑事立法原则的梳理与整合

第三章 虚开发票犯罪立法研究
第一节 虚开发票犯罪立法缘由
第二节 虚开发票犯罪的理论争议与适用疑难
第三节 虚开发票犯罪之刑事立法分析
第四节 虚开发票罪名应予取消

第四章 伪造发票犯罪立法研究
第一节 伪造发票犯罪立法概览
第二节 伪造发票犯罪的刑法理论争议
第三节 伪造发票犯罪的立法完善与前瞻


第五章 非法出售与非法取得发票犯罪立法研究
第一节 非法出售发票犯罪立法研究
第二节 非法购买发票犯罪立法研究
第三节 盗窃、诈骗发票犯罪立法研究


第六章 发票持有犯罪与发票渎职犯罪立法研究
第一节 发票持有犯罪立法研究
第二节 发票渎职犯罪立法研究


第七章 发票犯罪立法系统性研究
第一节 系统论视角下的发票犯罪立法考察
第二节 刑事法律体系下的发票犯罪立法考察
第三节 发票犯罪内部要素与逻辑结构分析
第四节 罪名内部要素的系统性考察

结语
第一节 发票犯罪立法缺陷及其完善
第二节 发票犯罪立法对刑事立法理论的补充
第三节 转型时期刑事立法实践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