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第一章 既有小农理论的研讨与社会化小农的提出
第一节 小农理论的梳理
一 以马克思为代表的经典小农理论
二 舒尔茨:基于改造传统小农的生产要素分析
三 恰亚诺夫的家庭分析
四 《苏联农业的社会化》和《苏联的社会化农业》
第二节 对中国小农的研究
一 黄宗智的农户——农村分析
二 施坚雅:小农行为的基层市场体系
三 《边缘地带的小农》:“小农行为的总体分析框架”
四 沉石、米有录等:《中国农村家庭的变迁》
第三节 社会化小农的提出
一 已有研究的检视
二 社会化小农的提出及进一步思考
三 本项研究的内容及分析框架
第二章 小农社会化的历史背景
第一节 小农社会化的家庭背景
一 “分家析产”辨
二 农民的社会主义改造
三 财产的平均主义分配
第二节小农社会化的社会背景
一 历史回归中的小农
二 小农社会化的历史进程
三 小农社会化的时代背景
第三章 小农社会化的演进逻辑
第一节 农民个体的社会化
一 从“家庭人”到“社会人”
二 从“道德人”到“经济人”
三 从“等级人”到“平等人”
第二节 家庭功能的社会化
一 经济功能的社会化
1.经济功能的变化
2.经济功能实现方式的社会化
3.家庭经济活动的社会化
二 人口再生产功能的社会化
1.传统家庭及其人口再生产功能
2.人口再生产行为的计划化
3.人口再生产功能的社会化
4.人口再生产功能社会化的后果
三 教育功能的社会化
1.传统家庭的教育功能
2.现代农村的教育体系及功能
3.教育功能社会化的困境
四 赡养功能的社会化
1.赡养功能在家庭功能中的地位与作用
2.传统农村的赡养方式
3.新中国成立后的集体养老实践
4.赡养功能的社会化
五 娱乐和情感交流功能的社会化
1.传统农村社会的娱乐活动及情感交流
2.集体化时期的娱乐活动和情感交流
3.改革开放以来娱乐和情感交流的社会化
第三节 农村的社会化
一 农村资源的社会化
1.土地:从基本条件到物质财富
2.森林:从木材到财产
3.田园生活:从穷苦地到旅游资源
4.农村劳动力:从农民到人力资源
二 劳动力的社会化
1.劳动力的国家化:集体劳动
2.劳动力的市场化流动:体制与人口双重动因
3.劳动力的社会化使用:劳动效益
三 交流信息的社会化
1.传统时期的“信息封闭”
2.集体化时期的信息控制
3.改革开放以来信息的社会化
四 农民交往的社会化
1.传统时期:村庄即边界
2.集体化时期:集体内交往
3.改革开放以来农民交往的社会化
第四章 小农社会化的张力与限度
第一节 小农个体社会化的张力与限度
一 活动范围上的特征与规律
二 行为领域上的扩张与限制
三 社会地位上的提升与制约
第二节 家庭功能社会化的张力与限度
一 经济功能社会化的程度与约束
二 人口再生产功能的社会化及困境
三 教育功能社会化的不足与扩张
四 赡养功能社会化的模式与融合
五 娱乐和情感交流社会化的张力与限度
第三节 农村社会化的张力与限度
一 农村资源社会化的领域与制约
二 劳动力社会化的规律与约束
三 信息社会化的特征及影响
四 交往社会化的特征与障碍
第五章 结论部分
第一节 比较视野中的经验总结
一 小农社会化的背景比较
二 小农社会化的逻辑比较
三 家庭功能的社会化比较
四 农村的社会化比较
第二节 “社会化小农”的理论阐释
一 何谓“社会化小农”
二 社会化小农的特征
三 社会化小农的发展趋势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