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导论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研究背景
1.1.2研究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1.2研究思路与方法
1.2.1研究思路
1.2.2研究方法
1.3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研究目标
1.3.2研究内容
1.3.3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研究特色与创新
2文献综述
2.1宏观审慎相关研究综述
2.1.1有关宏观审慎含义和内容的研究
2.1.2有关宏观审慎框架的研究
2.1.3有关宏观审慎实施主体的研究
2.1.4有关宏观审慎的实证研究
2.2财政货币政策配合相关研究综述
2.2.1有关财政货币政策关系的研究
2.2.2有关财政货币政策搭配效果的研究
2.2.3有关财政货币政策差异化效应的研究
2.2.4有关特殊状态下财政货币政策效果的研究
2.2.5有关财政货币政策体制的研究
2.3宏观审慎与财政货币政策关系相关研究综述
2.3.1有关宏观审慎与货币政策关系的研究
2.3.2有关宏观审慎与财政政策关系的研究
2.3.3有关宏观审慎与财政货币政策配合的研究
3宏观审慎的理论分析
3.1宏观审慎的演变与含义
3.1.1“宏观审慎”一词的演变
3.1.2宏观审慎的含义
3.2宏观审慎分析的基础
3.2.1宏观审慎的理论基础
3.2.2宏观审慎的分析模型
3.2.3宏观审慎分析的主要研究成果
3.3宏观审慎的特点与原则
3.3.1宏观审慎监管的主要特点
3.3.2宏观审慎监管的原则
3.4宏观审慎的主要工具
3.4.1宏观审慎的主要工具
3.4.2中国银监会“新四大监管工具”
3.5宏观审慎的监管框架
3.5.1各国现有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安排
3.5.2宏观审慎政策的体制模式
3.6宏观审慎与财政货币政策的关系
3.6.1宏观审慎与货币政策的关系
3.6.2宏观审慎与财政政策的关系
4财政货币政策体制理论分析
4.1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比较
4.1.1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共同之处
4.1.2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区别
4.2有关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配合的理论演化
4.3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效应:IS—LM模型分析
4.3.1货币政策的影响
4.3.2财政政策的影响
4.3.3几种极端情况下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效果
4.3.4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
4.4财政货币政策体制的内涵
4.5财政货币政策体制的类型
4.5.1Leeper的分类
4.5.2Woodford的分类
4.6财政货币政策体制识别的理论分析
4.6.1李嘉图体制下的价格决定
4.6.2非李嘉图体制下的FrPL
4.6.3李嘉图体制和非李嘉图体制的比较与总结
4.7财政货币政策体制识别的实证方法
4.7.1基于政策搭配视角的识别
4.7.2基于跨期政府预算方程(PVBC)视角的识别
4.7.3基于局部制度模拟视角的识别
5我国财政货币政策体制的识别
5.1我国财政货币政策配合的历史
5.1.1历史回顾
5.1.2存在的问题
5.2我国当前财政货币政策体制的基本特征
5.2.1基本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5.2.2面临的挑战
5.3我国当前财政货币政策体制类型的实证检验
5.3.1MS—VAR方法介绍
5.3.2基于Sala的检验方法
5.3.3基于CCD的检验方法
5.3.4对1998—2010年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相互作用的再分析
5.4结论与政策含义
6宏观审慎与财政货币政策关系的经验研究
6.1宏观审慎与传统财政货币政策协调
6.1.1宏观审慎与货币政策协调
6.1.2宏观审慎与财政政策协调
6.2中外宏观审慎监管与财政货币政策搭配实践
6.2.1危机后我国财政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的搭配
6.2.2危机后美国财政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的搭配
6.2.3欧洲的财政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的搭配
6.3宏观审慎视角下的Bordo—Jeanne模型和实证分析
6.3.1Bordo—Jeanne模型
6.3.2基于SVAR模型的实证分析
6.4财政货币政策绩效分析与体制转型
6.4.1DAG因果关系分析
6.4.2SVAR模型分析
6.4.3稳健性分析
7我国财政货币政策转型:基于宏观审慎视角
7.1强化对宏观审慎管理的要求
7.1.1近年来我国宏观审慎政策措施及其影响
7.1.2几点建议
7.2推进财政政策转型
7.2.1适应形势,适时推进财政政策转型
7.2.2加快改革,提高预算完整性和透明度
7.2.3控制国债发行规模,规范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
7.2.4转变观念,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
7.3推进货币政策转型
7.3.1提高中央银行独立性,建立更加独立的货币政策主体管理体系
7.3.2借鉴国外经验,调整货币政策最终目标
7.3.3实施积极规则,创新货币政策操作
7.3.4完善货币政策预期管理体系,加强对公众预期的引导与管理
参考文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