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利益表达与公权行为:公民如何影响国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9118384
  • 作      者:
    侯健著
  • 出 版 社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内容介绍
  《利益表达与公权行为:公民如何影响国家》内容简介:记得2004年的时候,由于对表达自由与名誉权问题比较感兴趣,我平时注意收集有关名誉权纠纷的案件资料,特别是批评政府官员所引起的名誉权纠纷案。当时发生的一个案件引起我的关注,即安徽省阜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的张西德诉陈桂棣、春桃案。案件起因是被告《中国农民调查》一书被认为侵害了原告的名誉权。我就去找这本书来看。《利益表达与公权行为:公民如何影响国家》以纪实的手法描写20世纪90年代安徽省农民的境况和遭遇,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其实,对我来说,那里面所讲述的许多“惊心动魄”、“触目惊心”的农民受到压迫的故事并不值得大惊小怪,以前我回老家时这种事情听得很多。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法治水平影响着利益表达的类型分布。前文把利益表达分为决策指向性和实施指向性两类。如果一个国家法治水平较高,法律实施部门能够严格执行法律,人们对法律实施部门具有较高程度的信任,相信它们能够产生大体符合法律和政策规定的结果,而且这种信任也能够经常得到验证,那么实施指向性利益表达就会较少。如果一个国家的法治水平较低,实施指向性利益表达就会较多。因为严格执法降低了法律实施部门的自由裁量空间和权力滥用可能性,也降低了人们对实施指向性利益表达的效果的预期。如果实施部门的决定受到人们的反对,人们也容易把反对的对象转移到法律本身,进行决策指向性表达。 
  在研究利益表达机制时,可以发现中国和西方存在很不同的利益表达景观。在中国,信访是利益表达景观中最引人注意的现象,大多数信访可以归于实施指向性利益表达。虽然近年来针对立法和政策的利益表达也渐渐活跃起来,然而信访数量更大。西方论著在利益表达的标题下主要讨论的是利益集团影响法律和政策制定的活动。在司法过程中也能看到利益集团的身影,但是利益集团所旨在影响的司法裁决往往是带有决策性质的裁决。造成两种不同利益表达景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法治水平的不同,特别是法律实施部门的执法水平和人们对这些部门的信任程度的不同。中国作为一个法治建设起步较晚的国家,相比有了上百年甚至几百年法治建设历程的西方国家相比,整体法治水平还比较低,法律实施部门执法不严、滥用权力现象相对比较严重。大多数信访是由于法律实施部门不能够严格、有效执行法律和政策或者不能够依法、公正处理社会矛盾和纠纷引起的。
  ……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一编结构与过程 
第一章利益表达机制的结构与功能 
一、政治系统中的利益表达机制 
二、利益表达机制的结构 
三、利益表达机制的功能 
第二章利益表达机制的运行过程 
一、两个阶段的划分 
二、利益表达的发生 
三、利益表达的处理 
第二编制约因素 
第三章利益表达与社会结构 
一、在公民和国家之间 
二、社会分化中的表达能力分化 
三、社会变迁中的表达特征变迁 
第四章利益表达与政治制度 
一、利益表达与权力结构 
二、民主与利益表达的“政治机会结构” 
三、民主表达与利益的发现 
四、民主审议与利益的深化 
第五章利益表达、法治与合法化 
一、法治水平的影响 
二、围绕利益表达的合法化斗争 
三、在利益表达和法律制度之间:合法化循环与去合法化循环 
四、利益要求与法律制度的自治性、开放性 
第六章利益表达、表达者态度与信息传播技术 
一、源于态度的动力或阻力 
二、传播技术的作用与效果 
第三编表达正义 
第七章制度建设的历史与现状 
一、改革开放之前 
二、改革开放以来:变化和进步 
三、改革开放以来:问题与不足 
四、有关社会稳定的思考 
第八章表达正义的初步阐释 
一、表达正义及其他理念 
二、国家的角色 
三、正义的推动力 
第九章通过程序接近正义 
一、利益表达机制的程序性 
二、程序性转化的意义 
三、程序的正义标准 
四、程序理性 
五、多元社会中的正义 
第十章依靠法治保障权利 
一、利益表达的权利观 
二、作为背景性权利的利益表达权 
三、作为制度性权利的利益表达权 
四、法治化而非仅仅制度化:原则及途径 
第四编制度架构 
第十一章表达主体制度的两个问题 
一、表达能力的制度建设 
二、表达主体结构的多元与集约 
三、通过代表的表达 
四、有组织的声音 
第十二章表达渠道体系的制度构建 
一、渠道的分类 
二、社会性渠道 
三、参与性渠道 
四、机构性渠道 
第十三章表达行为的自由与秩序 
一、规制类型 
二、形式性规制 
三、实质性规制 
第十四章公民“撒手锏”与国家机关的回应义务 
一、公民的“撒手铜” 
二、回应义务的差别化原理 
三、回应义务的差别化制度 
主要参引文献 
索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