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古典心灵的现实转向:晚清报刊阅读史:reading newspapers in late Qing Dynasty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9778425
  • 作      者:
    卞东磊著
  • 出 版 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作者简介
  卞东磊,1982年生,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 研究方向为中国新闻思想史,传播思想史,媒介、时间与空间。
展开
内容介绍
  《古典心灵的现实转向:晚清报刊阅读史》认为阅读报刊将读书人从立足朝廷、关心实际事务与耳闻目染的现实中,转到以国家为主体、忽略实际功用、个人闻见的政治现实。这种所谓“无用的政治现实主义”,恰是现代意识发生的摇篮。所以,《古典心灵的现实转向:晚清报刊阅读史》运用“阅读史”的方法,以数十位晚清读书人的日记为史料,根据“社会世界”理论安排行文框架,试图从“人”的自身出发,向历史探询:报纸这一“现代文化形式”,是如何参与到近代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之中的。
展开
目录
导 论 社会世界的更新:读报纸与现代性
第一节 报纸描绘的新世界
第二节 现代报刊进入中国历史的方式
第三节 生活世界的现代性
第四节 方法、史料与问题

第一部分 撤离“前人世界”
第一章 古典心灵:帝制中国的“审美共同体”
第一节 京城:官员之子的阅读与交往
第二节 湖南:赶考举人的书院生活
第三节 山西和浙江:地方读书人的美风化俗
第四节 以前人世界为导向的生活
第五节 审美的偏好:传统文人的阅读心态
第二章 转向现实:上海新闻纸描绘的战争世界
第一节 时事浮现:京城的阅读与讨论
第二节 逆流而上:从江西到湖南的“时事之网”
第三节 改写距离:乡里空间的不同回响
第四节 “确音”难求:前现代社会的信息传播
第五节 战争:新闻纸进入阅读世界的方式
第六节 “现在”和“国家”:现实世界的时空坐标
第三章 议政时代:一种新政治人际关系的浮现
第一节 在变革中心的阅读、演讲与发表
第二节 出版繁华:上海与京城的阅读与交往
第三节 两个世界:地方读书人的差异
第四节 识“时务”者为俊杰:维新报刊的扩散
第五节 报刊作为意见表达的新机制
第六节 新交谈形式和新人际关系
第四章 重思社会:知识资源的媒介转向
第一节 短暂的低潮:戊戌政变后的报刊阅读
第二节 “公理”取代“天理”:阅读新式书籍
第三节 阅读梁启超:以《新民丛报》为中心
第四节 现实感:报刊作为知识资源的特点

第二部分 超越“周遭世界”
第五章 空间重构:“国家”成为思虑的中心
第一节 阅读作为空间转换的方式
第二节 从“村”到“天下”:地方读书人的空间感
第三节 报刊对“国家”的叙述
第四节 “省界”之上:上层绅士的空间扩张
第五节 “知有国家”:一个现代意识的准备

第三部分 新人的新世界
第六章 成为新人:读报作为成长的方式
第一节 学堂:青年人的新空间
第二节 南京:学堂之外有新知
第三节 京城:通过读报进行自我启蒙
第四节 湖北:私塾里亦有国事
第五节 作为思想塑造者的报刊
第七章 放逐自我:革命时期的阅读与政治
第一节 “祖国”之外:留日学生的心态转折
第二节 江南:一个中学生的自我想象
第三节 汉口:书院学生革命意识的生长
第四节 自我的放逐与生命的沉重
结 论 “无用”的现实主义:报刊的意义
第一节 相似的现代意识
第二节 不同的现代方式
第三节 经世传统与现代生活:两种现实主义
第四节 对导论问题的简短回答
参考文献

附 论
附 论 在中国发现公众:报刊与晚清阅读公众的形成
后 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