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职务犯罪审讯控制论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0214363
  • 作      者:
    尹立栋著
  • 出 版 社 :
    中国检察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内容介绍
  职务犯罪审讯是指检察机关为了查明犯罪事实,依法要求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其他相关涉案人员如实供述、陈述案情的侦查活动。
  职务犯罪案件的证据较为单一,尤其是对于贿赂案件而言,突出表现为言词证据。而言词证据具有主观性,很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这就需要考量口供的真实性、客观性,审讯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世界各国的刑事司法历史中,审讯程序大概都经历了“由硬变软”的发展过程。尤其是随着人权保障呼声的高涨,文明和法治是刑事司法的大势所趋,审讯方法已经从传统的身体强制向心理控制转型,现代法治、文明的讯问方式要求审讯人员必须注重综合利用各种科学、有效的方法来提高审讯质量和效率。
  心理学是职务犯罪审讯的基础。审讯活动都是围绕审讯对象的心理活动而展开的,心理施压的方法永远是审讯活动的基石。审讯人员只有掌握了审讯对象的心理活动规律,才能知道如何消除审讯对象的消极心理,促使其心理发生转变。无论是中医学还是看相学,都是一种心理上的相互影响,在于树立审讯人员的主导、控制地位。
  信息论是职务犯罪审讯的升华。职务犯罪的特殊性、隐蔽性决定了审讯对象普遍具有抗审的心理,单纯的心理施压在审讯过程中就是产生刑讯逼供等非法行为的动力源。而审讯的信息传递、有效反馈关键是要突破审讯对象的心理限制,这个心理限制的突破是建立在良性的沟通基础上的。审讯的全部活动是在沟通的过程中完成的,审讯能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沟通的程度,有效的沟通是审讯的主要目的。因此,审讯信息论的本质就是要排除刑讯逼供等违法行为。
  博弈论是职务犯罪审讯的杀手锏。审讯的实践一再证明:博弈论在办理职务犯罪窝串案的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普通职务犯罪案件来讲,博弈论的运用在审讯中也发挥着有效保障的功能,在法律规定的时限内,博弈论考验的是双方的耐力、智慧,更是能力和水平,在心理施压、信息沟通失效的前提下,运用博弈论往往会产生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无论是心理学、信息论还是博弈论等方法在审讯中的运用都是为了审讯人员可以通过最优化的决策,通过最优化的手段,来实现预期审讯目标,达到预期效果。
  审讯作为职务犯罪侦查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初查、侦查密不可分的。初查是审讯的基础,也决定着审讯的方向。审讯是关键,通过审讯获取相关的证据来证实犯罪。侦查则是巩固证据,形成完整的证据锁链来指控犯罪。
  作为审讯程序中最重要的因素,审讯人员的侦查意识和能力水平至关重要。司法实践中从事职务犯罪审讯工作的检察人员很少受过专业的侦查培训,与专业化审讯还有不小的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审讯的质量和效率。怎样打造一支符合当代司法文明理念的专业化队伍是摆在我们面前亟须解决的课题,希望《职务犯罪侦查实务丛书:职务犯罪审讯控制论》的出版能够进一步促进这方面工作的深入开展,能够对职务犯罪审讯工作有所裨益。
展开
精彩书摘
  《职务犯罪侦查实务丛书:职务犯罪审讯控制论(检察机关内部发行)》:
  (5)严肃纪律
  狱侦工作应当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开展,禁止特情人员违法工作,禁止特情人员采用暴力、威胁、引诱等方法获取审讯对象的情报信息,特情的工作只是收集情报信息和线索,并不能替代侦查人员获取证据。狱侦工作必须坚持程序与实体并重,特情为我所用,任何情况下只能处于从属地位,特情人员除了向审讯人员及时汇报情况外,不得向其他任何人泄露狱侦任务。
  (二)狱侦策略
  狱侦策略是非常重要的,必须十分重视,因为经过初查、审讯后,狱侦是与审讯对象的另一种较量、博弈。一般来说,狱侦策略包括以下几种方式:
  1.虚张声势,内外配合
  物色特情人员开展狱侦工作,绝不能将侦查主动权放手让给特情人员。必须明确特情人员是配合审讯工作的从属人员,不能成也特情,败也特情,任由特情工作,静待特情传来捷报,而审讯人员无所事事。开展狱侦工作并不是让特情获取证据,破获案件,特情的主要任务是配合审讯人员,通过与审讯对象的谈心开导,了解审讯对象的心理变化状况和获取有关的犯罪信息指向,为审讯人员的下一次审讯提供方向和条件。因此审讯人员要与特情人员内外配合、互动协作。
  (1)要在审讯上下功夫。在审讯对象进入监室以前,审讯人员要发起凌厉的审讯攻势,对其施加强大的心理压力,明确检察机关已经掌握其确凿的犯罪证据,只有主动供述才是其唯一的出路,通过心理施压为特情的贴靠创造有利的条件。此轮审讯攻势必须在审讯结束前实施,时间拟控制在2小时左右为妥,时间太长会浪费宝贵的审讯资源,过短则起不到心理施压的效果。
  (2)特情人员要主动贴靠。强烈的审讯攻势会给审讯对象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心理压力的大小取决于审讯的攻势,攻势越强,压力越大,则效果更好。审讯对象进入监室后,为了发泄心理压力就需要有所释放,此时正是特情人员主动贴靠的绝佳时机,特情人员的主动贴靠使审讯对象有了倾诉的对象,由此就为特情开展工作铺平了道路。
  (3)必须适时提审。一旦特情人员获取审讯对象犯罪指向性信息,了解了审讯对象心理反应情况之后,审讯人员应当及时提审,开展有针对性的审讯工作,就能一举突破口供,完成审讯任务。
  虚张声势,内外配合,这是开展狱侦工作的惯常思路。通过营造声势、渲染气氛的方法,表明检察机关的决心,使得审讯对象确信检察机关已经掌握其充分的证据,再借助特情人员双管齐下、内外配合,就比较容易找准突破口,收全局之功。如某基层检察院办理的李某、王某共同行贿案件,由于只有李某一人在案,且李某侥幸心理突出,深信串供伙伴讲义气,因而一直抗拒审讯。李某被采取狱侦措施后,在看守所的配合下,物色了同监室的特情人员。特情人员在取得李某的信任后,通过言语感化,李某的意志开始动摇,向特情人员透露最怕同案犯王某交代的信息。据此,审讯人员制作了写有王某名字的看守牌,放在李某容易看到的位置,并让监管民警在李某监室附近喊王某出来提审,制造王某已被收押的假象。此后突击提审李某,指出:“你不交代,难道别人不会交代吗?何去何从,自己选择”。在此情况下,李某终于叹息道:“我交代得太迟了”,随后将行贿犯罪的事实作了如实供述。
  2.外松内紧,巧取线索
  决定采取狱侦方法之后,积极发挥特情人员的主观能动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对付抗审心理极强的审讯对象,外松内紧也不失为一策。
  (1)制造外松的假象。对付抗审心理极强的审讯对象,接连不断地提审并不会取得良好的审讯效果,有时会使审讯对象误以为审讯人员没有掌握其证据,急于获取其口供,反而会增强其抗审心理,采取死扛到底的方法对抗审讯。审讯人员适当放缓提审频率,制造外松的假象,有利于特情的贴靠。
  (2)特情人员要合理贴靠。抗审心理极强的审讯对象,戒备心理也较强,特情人员如果主动贴近会引起审讯对象的警惕。所以减缓提审频率也为特情人员合理贴靠提供了条件。两次审讯之间的空隙留出5至7天的时间为宜。时间过短,可能造成特情人员无法贴靠;时间过长的顾虑在于一旦特情贴靠失败,则浪费了宝贵的审讯时间,就得“重起炉灶”。审讯间隙应当督促特情人员积极采取合理方法,伺机贴靠,获取相关情报信息,为下次审讯提供条件。如某基层检察院查办的沈某受贿一案,由于行受贿手段隐蔽、复杂,相关证据无法获取且审讯对象又拒不交代,难以突破。羁押期间,沈某因身体肥胖,在监所很难适应,特情人员主动在生活上关心他,逐渐获得了沈某的好感。在取得沈某的信任后,特情人员通过聊天的方式了解到沈某收受了外地企业向其在杭州读书的儿子账上汇款5万元的线索。特情人员随即利用机会将此线索报告给监所民警,监所民警迅速联系审讯人员,审讯人员根据银行记录查询,搜查到了汇款时的建行卡。再次提审时,面对证据材料,沈某丧失了抵抗能力,如实供述了其受贿的犯罪事实。
  ……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职务犯罪审讯概述
一、职务犯罪审讯的概念
二、职务犯罪审讯的特点
三、职务犯罪审讯的定位
第二节 职务犯罪审讯的现状
一、审讯制度的逐渐转变
二、审讯力量现实的制约性
三、职务犯罪审讯研究现状

第二章 职务犯罪审讯工作中的人和环境
第一节 审讯人员的品质
一、审讯人员应当具备的品质
二、指挥人员应当具备的独特品质
三、审讯人员负面心理与矫正
第二节 审讯室的科学设置
一、审讯室的颜色
二、审讯室的空间
三、审讯室的类型

第三章 职务犯罪审讯实用方法和常用策略
第一节 审讯实用方法
一、把握审讯总体
二、审讯具体方法
第二节 审讯常用策略
一、导谎法
二、亲情置换法
三、利弊置换法
四、证据出示法
五、矛盾利用法
六、测谎法
第三节 狱侦与审讯
一、狱侦制度概述
二、狱侦的运用

第四章 职务犯罪审讯工作中的心理学及其运用
第一节 审讯与心理学
一、心理学研究概况
二、职务犯罪审讯对象的心理学分析
第二节 审讯过程心理分析
一、审讯对象供述的心理原因
二、审讯过程的心理学剖析
第三节 气质判断与表现
一、审讯对象的气质与审讯
二、审讯对象的表现与审讯
三、审讯人员与藏心术

第五章 职务犯罪审讯中的创造力及其运用
第一节 审讯盲点力
一、审讯盲点力概述
二、审讯盲点力的运用
第二节 审讯直觉力
一、审讯直觉力概述
二、审讯直觉力的运用
第三节 审讯决策力
一、审讯决策力概述
二、审讯决策力的运用

第六章 职务犯罪审讯中的信息交流与沟通
第一节 审讯信息论概述
一、信息论与审讯
二、审讯信息论与审讯心理学
……

第七章 职务犯罪审讯与博弈论
第八章 职务犯罪审讯与控制论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