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家修炼》:
这一节大师父总结了六种败局,出现这六种败局的原因不是由于天地等自然条件不利,而是因为将领不懂得为将之道。有些败局看起来似乎是因为士卒和军官的问题引起的,但由于士卒是将领训练的,军官是将领选拔的,因此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将领不懂得为将之道。大师父对这六种败局的总结是很深刻的,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战例中,我们都可以从失败的一方找到这六种败局的影子,因此非常值得我们好好研读一番。
在势均力敌的情况下,我军却以一击十,这与《虚实篇》中大师父说的“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刚好相反。这说明军队陷入“走”的败局是因为将领不懂得“形人而我无形”,导致我军的动向被敌人掌握,而敌军的动向我方却不知情。
陷入“弛”和“陷”的败局,是因为将领不善于训练士卒、选拔军官,即缺乏练兵、用人的才能,按照现代的说法是不善于人力资源管理。
陷入“崩”的败局,是因为将领的领导能力不足或者说缺乏带兵才能,一方面其威信不足以威慑三军,另一方面其识人才能不足以看透部下。部下对将领不服是很常见的情况:一方面,总会有一些部下觉得将领的才能不如自己,这有可能是事实也有可能只是部下自我感觉良好罢了;另一方面,一些资历比较老的部下会觉得自已战功多、经验足、能力强,因而不服那些年轻的将领。如果将领威信不足,那么不服他的部下就有可能不听命令,自作主张;相反,如果将领的威信很足,那么部下即便心中不服,也是不敢造次的。所以将领可以做不到使每个部下都敬服,但一定要把威信树立好。当然了,既有足够的威信,又能使部下心悦诚服自然是最好的了。如果部下擅作主张、擅自行动,那么整个军队就会失去协调而土崩瓦解,其后果将非常严重。
《行军篇》中大师父说道:“令素行以教其民,则民服;令不素行以教其民,则民不服。”因此如果法令不明、执法不严,那么军官、士卒就不清楚到底哪些是自己该做的,哪些是自己不该做的,更不要说严格遵守军纪军法了。如果官兵举止无所约束,那么平时训练必然自由散漫,军令下去有的慢半拍,有的快半拍,有的站错位置,有的跑错道,那么阵型必然混乱,到了真正的战场上也将“陈兵纵横”。《兵势篇》中我曾说过“乱必无势”,军队一旦陷入了“乱”的败局,必败无疑。
陷入“走”的败局是在敌我整体实力差不多的情况下,由于我军策略上的失误,导致局部作战中以弱击强,而陷入“北”的败局则是因为我军实力弱于敌军,但由于将领判断失误,低估了敌军的实力,导致我军以弱击强,因此两者是不同的。“兵无选锋”的意思是没有在军中挑选精悍之士组建精锐部队,如果把军队比作一把刀的话,那么精锐部队就是这把刀的刀锋,它可以用作先锋、主力或者奇兵,能够提高我军士气,挫败敌军锐气。
最后大师父指出避免陷入这六种败局是将领的重要责任,这一节大师父从反面阐述了将道。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