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群流空间与区域一体化治理:京津冀城市群实证研究》
随着城市人口规模膨胀,北京城市圈层结构引发一系列“大城市病”,表现为:人口无序过快增长,交通拥堵,空气污染,教育资源与医疗资源无法满足日益膨胀的人口需求,成为世界城市建设的梗阻,已严重影响到北京可持续发展。
北京试图通过建设新的卫星城,以解决“大城市病”。北京卫星城的建设主要包括两种功能类型。
第一代卫星城主要包括:燕山石化、石景山首钢、河北曹妃甸等,以政府力量主导建设,突出生产制造功能。
第二代卫星城主要包括北京的回龙观、天通苑、通州、河北燕郊等地,主要突出居住功能。
但是由于卫星城的功能单一,第一代和第二代卫星城与北京中心城间形成密集的通勤交通。钟摆式城市流(人流、车流、要素流)给“中心城”的心脏带来了沉重的交通负担,反而加剧了“大城市心脏病”。
如何解决北京“大城市病”?当前,“学术共识”正逐步转变为“决策共识”,北京要化解自身出现的大城市病,需要从区域一体化思维来定位城市空间功能。在区域一体化下,北京需有所为、有所不为,对城市过剩功能进行有机疏解,形成生产、生活与生态空间的合理空间布局。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