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内分工的区域化与全球化:基于东亚生产网络的研究》:
一、回归方程的建立
要素禀赋优势、较低的贸易成本以及东亚的贸易自由化政策等因素被看作是东亚生产网络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原因。世界银行(2005)报告中提出,东亚地区的生产网络似乎比其他地方的生产网络更为发达,并且对近年来的地区内贸易的发展发挥了核心作用。其主要原因是:合适的政策(低关税、税收返还等鼓励出口的政策、鼓励出口导向型的外国直接投资等),先发优势,各国间劳动力成本的差距较大以及出色的物流保障系统。
(一)要素禀赋差异的影响
相关研究表明,东亚生产网络具有典型的垂直专业化分工特征。Ng和Yeats(1999)提出20世纪90年代开始,产品的组装过程由日本、韩国、新加坡、台湾等劳动成本高的国家(地区)逐渐转移到中国、菲律宾等劳动成本低的国家,这一状况表明低工资国家在产品组装上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在东亚地区,各经济体基于各自要素禀赋差异所形成的比较优势,在整个生产过程的不同环节上形成专业化分工,由此便形成了以垂直型产品内分工为基础的东亚生产网络。Ando(2006)也证明了东亚生产网络存在垂直专业化特征。国内学者的研究中也将东亚各经济体之间比较优势的连续阶梯分布看作是东亚生产网络形成的重要原因。刘重力等(2009)认为东亚经济体之间“平滑的人均收入水平差距构筑了东亚技术传递的平台,并为国际生产深层次分割创造了必要条件”。
《产品内分工的区域化与全球化:基于东亚生产网络的研究》建立面板引力模型方程对于2000-2009年10个东亚经济体的区域内零部件贸易数据,以及中国在全球范围内和东亚地区的零部件贸易数据进行检验。具体模型设定如下:
首先,建立回归方程1的基本引力模型对东亚地区包括中国在内的10个经济体2000-2009年在东亚地区的零部件进出口贸易额进行检验。考察东亚地区零部件贸易是否符合引力模型基本预测,并且,地理距离、贸易成本等因素在东亚生产网络形成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