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区域生态经济发展战略模式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2578586
  • 作      者:
    王志文著
  • 出 版 社 :
    经济日报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作者简介
  王志文教授,曾在1995年获辽宁大学经济硕士学位;于2001赴英国留学,获得英国考文垂大学MBA—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现就职于沈阳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任工商管理系主任,硕士生导师。主讲经济学、统计学、营销学等多门课程,尤以双语授课为特色。主编专业教材出版5部;发表学术论文近30篇;近年来主持了“辽宁东部生态经济区建设研究”、“辽宁东部生态补偿绩效评价研究”等省级科研课题8项。特别是发表的论文“我国开征碳税的碳减排效果分析”、“西方国家环境税制对我国的借鉴”、“发达国家环境保护的经济政策手段借鉴”、“能源消费,经济增长和碳排放:中国面临的挑战”、“辽东以‘水源涵养林’保护为中心的生态经济建设研究”、“辨析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辽宁产业结构竞争力分析及发展对策”、“以质量竞争挑战价格竞争—评质量竞争力指数评价指标体系”、“环渤海经济圈产业竞争力要素研究”等论文,长期关注我国生态经济、能源消耗等带来的环境问题以及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问题。
展开
内容介绍
  立足于生态经济的分析角度,揭示中国经济在高速发展的同时面临的生态制约问题及其产生原因,指出中国防治生态问题的主要措施:重点生态工程、重点防治工程、重点保护区建设、环保法制建设。基于经济学理论基础,论述了中国区域生态经济区发展战略模式(ECAPRED),这个战略模型强调的是生态补偿区(Ecological compensation areas,ECA) 的确定,以及如何通过生态经济区建设解决人口问题(Population problems)、资源问题(resource problems)、生态问题(environment and ecology problems)和发展问题(development problems)的协调和均衡。最终提出相关建议。生态补偿区(ECA):生态补偿的经济学理论基础、 国内外生态补偿实践探索、生态补偿的总体框架、重点领域的生态补偿机制、自然保护区的生态补偿、关于实施生态补偿的若干政策建议;区域生态经济发展战略四大要素PRED:生态经济区的内涵、人口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核心和主体、资源的可持续供给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良好生态环境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区域生态经济发展体系的构建。
展开
精彩书摘
  《中国区域生态经济发展战略模式研究》:
  (2)生态产业特征
  生态产业是把经济建设融于生态建设之中,在生态恢复和环境重建中发展经济产业,在发展经济产业的过程中实现生态资源的经济价值和生态功能。生态产业作为一个跨专业、跨领域、跨地域,与其他经济部门相互交叉又相互渗透的综合性新兴产业,具有如下显著特点。
  第一,生态产业具有正外部性。生态产业具有正外部性,是由其提供的生态产品或生态服务的公共物品属性决定的。外部性是指社会主体在其权利义务之外,给社会造成的某种影响,包括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正外部性是指,一项经济活动会给社会上其他成员带来好处,但它自己却不能由此得到补偿,比如城市公园的建设提升了周边地区的房价,但却没有得到周边地区的经济补偿;负外部性是指行为主体的行为损害了相关人的利益或是使其成本加大,比如印染厂排出的污水对周围居民和环境的侵害。生态产业作为准公共物品,它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和受益的非排他性,即社会成员不用承担生态成本,也可以自动享受到因公共物品带来的正外部效应。
  生态产业因具有正外部性而与其他产业不同。生态产业的主要目标是创造环境效益,而其他产业的主要目标是创造经济效益,附带产生社会效益。由于人们很难估算出环境效益的经济价值,且只有通过不同环境的对比才可以对其感知,因此人们往往会理所当然地认为周围的生态环境是自然生成,从而任由环境污染持续下去,对环保问题也是漠不关心,最终形成了很多环境灾难。生态产业的正外部属性进一步演化成生态环境的“公地悲剧”。消费者在市场经济中作为理性的经济人,都有“免费搭车”的倾向,而且消费者往往无需支付对价便可享受生态环境的利益。另外,企业对生态产业也有抵触心理,生态产业意味着企业为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提高生产成本,而享受因生态环境带来益处的社会成员却没有给予企业一定的补偿。消费者和企业都因生态产业的正外部性,缺乏发展生态产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生态经济的内涵
第一节 生态经济的概念和耍义
一、生态经济的特征
二、生态经济的发展程度
三、生态系统
四、生态平衡
第二节 生态环境的经济学属性
一、生态经济学是指导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理论之一
二、生态经济效益是生态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范畴
三、生态经济效益的概念
四、用生态经济效益理论指导现实经济的发展
五、生态经济评价
六、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理论
七、生态经济生产力理论
八、生态经济学的价值理论
九、生态经济学与可持续发展
第三节 发展生态经济的关键问题
一、正确处理三大关系
二、生态环境可能带来的瓶颈制约
三、环境污染原因及治理不善的现状
四、发展路径选择和产业体系构建是关键
五、理念的转变和意识的提高是保障
第四节 区域生态经济学前沿与重大问题
一、生态价值
二、生态经济的规模
三、生态系统的适应性管理
四、循环经济
五、生态经济区划

第二章 中国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及防治措施
第一节 中国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
一、主要生态问题
二、主要生态安全问题
第二节 生态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经济因素
二、社会因素
三、典型地带的生态问题及原因
第三节 中国防治生态问题的主要措施
一、全球生态危机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反思
二、我国生态危机亟待控制
三、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防治措施
四、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五、全面促进资源节约
六、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
七、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第三章 区域生态经济发展战略
第一节 生态补偿是制定生态经济发晨战略的基础
一、中国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二、生态补偿的概念与内涵
三、生态补偿的经济学理论基础
四、国内外生态补偿实践探索
五、生态补偿的总体框架
六、几个重点领域的生态补偿机制
七、关于实施生态补偿的若干政策建议
第二节 区域生态经济发展战略要素
一、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理论
二、我国区域生态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三、基于生态经济的战略要素
第三节 区域生态经济发展战略横式
一、区域生态经济发展战略模式——PRED
二、人口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核心和主体
三、资源的可持续供给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四、良好生态环境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五、发展是可持续的才是生存之道
第四节 区域生态经济发展战略体系
一、区域生态经济发展战略的总体思路
二、区域生态经济战略体系的构建
三、生态农业战略
四、生态工业经济战略
五、第三产业生态化战略

第四章 对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建议
第一节 普及生态意识
一、生态经济问题
二、生态经济学的基本范畴
三、生态经济学的基本规律
第二节 生态经济区的管理目标
一、限制资源消耗以恢复生态系统功能与结构
二、资源再生产的产业化
三、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持续运行
第三节 生态经济系统的管理手段
一、生态意识的普及关系到经济发展的品质
二、生态补偿是维系资源的必要手段
三、法律是保护生态环境的利器
四、行政和政策是生态经济发展方向标
五、微观生态经济管理手段
第四节 生态经济发展要依靠科学技术进步
一、用科技支撑生态经济区建设
二、通过科学技术进步改善资源配置效率
三、生态产业的发展依靠科技进步

第五章 典型生态区经济建设概况
第一节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基本情况
二、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战略意义
三、明确的发展定位
四、功能分区
五、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六、环境友好型产业发展
七、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八、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
九、一体化建设
十、保障措施
第二节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
一、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基本情况
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
三、功能定位
四、空间布局
五、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六、构建高效生态产业体系
七、强化基础设施支撑
八、加快社会事业发展
九、创新体制机制
十、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创出5种发展模式
第三节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
一、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发展基本情况
二、战略意义
三、发展原则
四、发展定位
五、战略定位和战略任务
六、主要目标
七、主要任务
八、功能分区
九、体制机制创新
第四节 辽宁东部生态经济区
一、辽东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基本情况
二、构建辽东生态经济区的战略意义
三、探索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新模式
四、辽宁省东部重点区域生态补偿政策实施办法
五、辽东以“水源涵养林”保护为中心的生态经济建设
情况及建议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