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和目的
1.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2 研究目的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内容
1.2.3 研究方法
1.2.4 数据来源
1.3 本书的主要创新与不足
1.3.1 主要创新
1.3.2 主要不足
第2章 文献回顾与理论概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农地保护
2.1.2 城市扩张
2.2 城市化与农地保护的相关文献综述
2.2.1 城市化对农地保护的影响研究
2.2.2 关于农地保护的动因与价值研究
2.2.3 关于农地保护的方法研究
2.2.4 国外学者对中国农地保护问题的研究
2.2.5 关于关中地区城市化与土地利用的研究
2.2.6 简要的评述
2.3 农地保护分析的理论基础
2.3.1 影响土地利用的因素
2.3.2 土地最佳用途的衡量
2.3.3 农地保护的经济学解释
2.3.4 现实的制约因素
第3章 关中地区城市扩张中农地保护面临的严峻态势
3.1 城市扩张对农地价值的经济影响
3.1.1 城市扩张过程中为何还要保护农地
3.1.2 城市扩张对农地市场价值的经济影响
3.1.3 农地生态价值的影响及核算
3.2 我国城市扩张的总体态势及其原因
3.2.1 我国城市土地扩张的总体态势
3.2.2 城市扩张造成的农地流失现状
3.2.3 城市扩张造成农地流失的原因
3.3 关中地区城市扩张中的农地保护威胁
3.3.1 关中地区概况
3.3.2 关中地区城市扩张占用农地状况
3.3.3 关中地区农地保护面临的其他相关威胁
3.3.4 以关中主要城市西安市为例的用地扩张分析
本章小结
第4章 国外城市扩张中的农地保护方法研究
4.1 美国城市扩张中的农地保护方法
4.1.1 美国的农地保护概况及其组织体系
4.1.2 美国城市扩张中的农地保护方法及其特点
4.1.3 实施概况、效果及方法评价
4.2 日本、印度的农地保护经验
4.2.1 日本农地保护政策
4.2.2 印度土地流转与审批政策
本章小结
第5章 我国农地保护制度体系分析
5.1 我国农地保护政策体系及其演进
5.1.1 改革开放前(1949-1978年)
5.1.2 改革开放之后(1978年之后)
5.2 我国农地保护的政策与方法评价
5.2.1 总量动态平衡
5.2.2 农地征用与土地市场
5.2.3 农地用途管制
本章小结
第6章 关中地区农地保护参与主体及其行为特征分析
6.1 农地保护的相关参与主体界定及其行为特征
6.1.1 农地保护的相关参与主体界定
6.1.2 农地保护各参与主体的行为目标及其关系
6.1.3 各主体在农地保护中的行为特征
6.2 关中地区农地保护人户调查分析
6.2.1 第一次调查(2009年,杨凌区)
6.2.2 第二次调查(2011年,关中5市1区)
6.2.3 第三次调查(2012年,关中5市1区)
本章小结
第7章 关中地区城市扩张与农地保护的双赢策略
7.1 创新制度调控体系
7.1.1 农地保护的目标设计
7.1.2 农地保护调控方法
7.1.3 激励体系的构建
7.1.4 其他配套措施
7.2 创设农地保护非营利组织
7.2.1 设立背景
7.2.2 农地保护组织的职责与使命
7.2.3 农地保护组织的资金来源
7.2.4 农地保护组织的运营
7.3 创新技术模式
7.3.1 改变城市扩张模式,建立紧凑型城市
7.3.2 广泛利用土地集约节约技术
7.3.3 土地整理与土壤肥力培育,使“差地”变“好地”
本章小结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