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世界城市建设中的新资源发掘问题研究》:
新资源与自然资源都是创造财富的源泉,都具有资源的属性和特征,比如资源的稀缺性、资源的价值性等。但新资源又具有其特殊性,正是这些特征导致了城市争夺新资源与传统自然资源的方式不同。
首先,自然资源有实物形态,而新资源既包含无形的资源内核(即新资源本身,或者称狭义的新资源),也包含有形的载体资源或设施资源。形态上的差别增加了新资源的挖掘、利用难度。(1)对自然资源的挖掘、利用重在勘探,相对简单;而新资源的挖掘、利用重在创新,比如数据本身只是对客观存在的描述,只有对其加工整理成能够被人们用来创造财富的信息才能成为资源,而信息的生产、传播、甄别使用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一方面需要人类的创造性劳动,另一方面生产的信息产品要求使用者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并且不同的场合使用信息资源创造的价值不同。即自然资源属于人类普适性需要的资源,而新资源属于适境性需要的资源,自然资源直接参与生产产生经济效益,而新资源需要依赖基础资源,在与基础资源相互作用与整合过程中产生经济效益。(2)由于形态不同,使得自然资源与新资源的价值转移方式不同。自然资源随着实物形态的消耗而发生价值转移,其产品价格容易确定,因此由自然资源生产的产品一般需要先付费再消费。而新资源价值的转移并不因载体性资源的消耗而完全转移,其资源内容如教育理念、文化内容、信息内容等既可以被复制,又能被不断创新出新的内容,同时具备准公共物品的特性,其产品属于一种体验性商品,只有被体验后才确定其价值如何,因此价值不容易被确定,其挖掘成本却比较大,这可能导致城市不愿意自己挖掘,而愿意通过竞争来吸引这些新资源。
其次,自然资源相对固定,在城市发展中容易发挥区位优势作用,而新资源本身容易流动,极易产生“马太效应”(MatthewEffect),即容易产生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同时,相对固定和有实物形态的自然资源其挖掘成本和收益比较容易预测、计量和控制,相应的挖掘风险较小;而无形的新资源由于其本身复杂,挖掘成本、收益难以预测、计量和控制,再加之开发时间长、开发结果容易被复制,这些增加了新资源的挖掘风险,因此城市更愿意通过其自身基础吸引新资源。
再次,新资源具有准公共物品特性,极易产生外部性。与自然资源不同的是自然资源产生的外部性可以通过产权界定解决,而新资源的产权不容易被界定,这就决定了新资源挖掘、利用中的“搭便车”行为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城市更愿意“搭便车”,从而加剧了城市对现有新资源的争夺。
最后,自然资源比较独立,而新资源之间联系紧密,甚至环环相扣,科技资源、金融资源、文化资源、信息资源的挖掘、利用均离不开人力资源的创造性劳动,而人力资源的挖掘、利用又离不开教育资源,教育资源的挖掘、利用又需要科技资源、金融资源、文化资源、信息资源、人力资源的支持,这种复杂关系模糊了城市竞争力与新资源之间的关系,从而增加了对城市竞争力的研究难度。
结合对城市竞争实际情况的考察,本论文认为城市竞争加剧的原因在于:①新资源能够创造财富、改变资源柔性、优化传统自然资源配置等特点使得新资源具有竞争价值;②新资源在全球范围易流动的特性使得城市竞争新资源成为可能;③新资源与传统自然资源的相比较,挖掘难度大、成本高、风险不确定、外部性难以界定等特性,使得城市不愿意自己挖掘新资源,更愿意竞争获取新资源;④新资源在产品成本中的比重加大,使得新资源成为产品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⑤可持续发展中的资源永续利用、生态可持续等客观上要求新资源成为城市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⑥自然资源有限的现实以及自然资源消耗带来的环境恶化、生态破坏等问题也使得新资源竞争优势的研究提上日程。鉴于这些原因,新资源成为新经济条件下城市竞争的主要对象。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