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金融危机时代公允价值计量理论与实践探索》:
(1)公允价值审计风险导向控制模型。
公允价值审计仍处于初级阶段,尚未形成一套比较标准、规范的审计办法。风险导向审计是基于财政部2006年发布的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的要求,运用风险导向控制模型,进一步更新审计监督理念,增强审计风险意识,运用科学恰当的审计方法与程序,检查监督报告主体存在错报的可能性与风险可接受范围,以此作为评估财务报告与认定重大错报风险的基础。
公允价值审计风险导向控制模型:
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
模型说明:
①重大错报风险是指在审计之前,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分为财务报表层面的重大错报风险与认定层面的重大错报风险。
②检查风险是指报告主体存在认定上错报,该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是重大的,审计机构未能发生这种错报的可能性,取决于审计程序设计的合理性与执行的有效性。
③在既定的审计风险下,可接受的检查风险与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结果成反比,即评估重大错报风险越低,可接受的检查风险就越高;相反,可接受的检查风险就越低。
通过构建“公允价值审计风险导向控制模型”,有效分析审计监督的重点以及风险可接受水平,形成公允价值风险控制防火墙,最大限度降低公允价值不可观察、不确定等因素影响财务报告信息真实性。同时也为审计监督机构如何实施审计提供思路与方法。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