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子段子之唐宋官员博弈实录》从细处入手,再现了唐宋朝堂上文官集团的交锋故事和不同人物的人生轨迹,通过分析描述他们的工作生活与入世技巧,展现唐宋繁荣之下的吏治实况。全书生动再现并还原了历史细节,为读者呈现了一个精彩纷呈的唐宋朝堂上的历史故事。本书将历史的精彩片段融入到不同人物的人生轨迹中,以此看历史变迁,能给读者带来新鲜感,轻松了解历史知识。
唐 朝
一场考试引发的滔天巨浪
本部分主要登场人物:
1.牛僧孺,唐穆宗、唐文宗时任宰相,参加808年策试,因针砭时弊被宰相李吉甫压制。
2.皇甫湜,与牛僧孺、李宗闵一同陷入808年策试案,得罪宰相李吉甫。
3.李宗闵,唐宗室,曾任宰相,808年策试案的考生之一。
4.杨于陵,808年策试案的主考官,因赏识牛僧孺的试卷,被宰相李吉甫排斥。
5.韦贯之,808年任吏部员外郎,策试案的考官,与杨于陵一起被贬。
6.裴垍,著名宰相。808年策试案中裴垍为复审考官,被罢免翰林学士,降为户部侍郎。
7.王涯,累官中书侍郎,808年策试案中是考生皇甫湜的舅舅,因“徇私”被贬。
8.李吉甫,唐宪宗时宰相,其子李德裕为唐晚期名臣。
9.李德裕,与其父李吉甫均为晚唐名相。
10.裴度,唐朝名相,唐后期杰出政治家,与李德裕交好。
11.李逢吉,唐朝宰相,元和时曾为皇太子侍读,后拜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12.李纯,即唐宪宗,年号“元和”,805—820年在位期间积极削藩,史称“元和中兴”。
13.李恒,即唐穆宗,年号“长庆”,820―824年在位,迷恋炼丹,因服食丹药而亡。
14. 段文昌,武则天曾侄孙武元衡之婿,初唐名将段志玄之后,唐代宰相。
15.李绅,翰林学士,曾为自己的弟子周汉宾考试走钱徽的后门,未果,钱徽被贬。
16.钱徽,长庆元年负责主持科举考试,得罪宰相段文昌,被贬为江州刺史。
17.郑覃,唐文宗年间任宰相,与李德裕交好。
18.杨凭,唐朝刑部侍郎,其子杨浑之曾在821年参加科考,重金贿赂宰相段文昌。
19.王守澄,唐朝宦官,历宪宗、穆宗、敬宗、文宗四朝,专擅朝政十余年,被赐毒酒而死。
20.李训,唐代大臣,由宦官王守澄引荐,与郑注结援,为文宗策划“甘露之变”。
21.郑注,以医术游江湖,转识王守澄,与李训一起谋划“甘露之变”。
22.韦处厚,唐文宗时任宰相,与李绅、裴度交好。
23.路隋,唐文宗时任兵部侍郎,知制诰,以鲠亮著称于世。
24.刘克明,唐朝宦官,敬宗之死的主凶之一。
25.仇士良,唐朝宦官,擅权揽政20余年,先后杀二王、一妃、四宰相。
26.贾餗,参与李训密谋诛灭宦官的“甘露之变”,事情败露,被灭族。
27.陈夷行,唐文宗、武宗两朝宰相,与郑覃、李德裕交好。
28.李钰,文宗朝宰相,与牛僧孺等人交好。
29.杨嗣复,杨于陵之子,唐文宗朝宰相,与牛僧孺等人交好。
30.李石,唐文宗朝宰相,因不满宦官仇士良的擅权乱政被刺杀,侥幸未死,告老还乡。
31.李固言,文宗时宰相,与李德裕同宗。
32.刘从谏,昭义节度使,曾长期割据泽潞镇,其侄刘稹叛乱,被李德裕平定。
01 唐朝:一场考试引发的滔天巨浪
第一章 怨起
唐朝考生的悲剧
宰相肚里能撑船?
“行卷”惹的祸
第二章 交锋
李逢吉的仕途起落(一)
李逢吉的仕途起落(二)
少年天子的烦恼
李德裕,你再等等啊
第三章 烽烟不断
李德裕得胜还朝
一对奇异的组合
失败的政变伤不起
第四章 落幕
欣赏李德裕的皇帝终于出现了
与宦官斗,其乐穷
斗争,至死方休
02 北宋:高级知识分子们的上层博弈
第一章 庆历年的朝堂旧事
“废后”引发的斗争
《百官图》背后的权力斗争
换一个对手叫夏竦
第二章 变法引起的新旧之争
王安石的胆量
司马光的反击
风水轮流转
新皇旧气象
第三章 在内斗中走向灭亡的王朝
父退子上,朝臣洗牌
“猪一样的队友”
沙场老将的朝堂智谋
两将相争,钦宗“受伤”
太学生运动牵扯出多少力量
03 南宋:内斗内行、外斗外行的高层之争
第一章 “高明”的宋高宗
高宗开国引发的相位争夺战
不善揣摩圣意的大臣不是合格的大臣
“心腹”还是“奸人”?视皇上的需要而定
一个千古“腹黑者”的升迁之路
宰相圈里的“三角博弈”
“精忠报国”遭遇“报国门”
第二章 “伪学”之争背后的政治角力
分不开的学术与政斗
朱熹入仕引发的斗争
“京韩联盟”对决“赵朱集团”
附录 派系之争核心人物关系图
参考书目
第二章 变法引起的新旧之争 117
王安石的胆量 117
司马光的反击 126
风水轮流转 131
新皇旧气象 137
第三章 在内斗中走向灭亡的王朝 142
父退子上,朝臣洗牌 142
“猪一样的队友” 147
沙场老将的朝堂智谋 151
两将相争,钦宗“受伤” 155
太学生运动牵扯出多少力量 160
03 南宋:内斗内行、外斗外行的高层之争
第一章 “高明”的宋高宗 170
高宗开国引发的相位争夺战 170
不善揣摩圣意的大臣不是合格的大臣 175
“心腹”还是“奸人”?视皇上的需要而定 182
一个千古“腹黑者”的升迁之路 186
宰相圈里的“三角博弈” 191
“精忠报国”遭遇“报国门” 198
第二章 “伪学”之争背后的政治角力 208
分不开的学术与政斗 208
朱熹入仕引发的斗争 215
“京韩联盟”对决“赵朱集团” 221
附录 派系之争核心人物关系图 227
参考书目 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