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引文空间分析原理与应用:CiteSpace实用指南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30417527
  • 作      者:
    陈悦等著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编辑推荐
CiteSpace凭借其使用简单、适用源于多种数据库格式的数据、可以绘制多种图谱、可视化效果好、提供信息量大和易于解读等强大功能吸引了各个专业的研究人员,但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主要源于对CiteSpace工具的认识不足以及功能的不熟悉,由此带来操作上的一系列问题。正是基于此,《引文空间分析原理与应用:CiteSpace实用指南》预从CiteSpace工具的方法论认识概述、初级启动、数据处理、网络模型、可视化交互、可视化设计、更多信息显示、其他功能、经典案例和常见问题十个方面全方位地深入解析CiteSpace,并详细说明相应功能和操作步骤,以期国内学界能更好地利用该工具进行科学研究。
展开
作者简介
  陈悦,女,副教授,1975年10月生。2006年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获管理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科技管理与创新管理。现任教于大连理工大学科技伦理与科技管理研究中心,网络-信息-科学-经济计量实验室(WISELab)。
展开
内容介绍
  我们在考察555篇应用CiteSpace的论文的过程中,深刻感受到国内学界对科学研究新方法和新工具的渴求,CiteSpace凭借其使用简单、适用源于多种数据库格式的数据、可以绘制多种图谱、可视化效果好、提供信息量大和易于解读等强大功能吸引了各个专业的研究人员,但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主要源于对CiteSpace工具的认识不足以及功能的不熟悉,由此带来操作上的一系列问题。正是基于此,《引文空间分析原理与应用:CiteSpace实用指南》预从CiteSpace工具的方法论认识概述、初级启动、数据处理、网络模型、可视化交互、可视化设计、更多信息显示、其他功能、经典案例和常见问题十个方面全方位地深入解析CiteSpace,并详细说明相应功能和操作步骤,以期国内学界能更好地利用该工具进行科学研究。
展开
精彩书摘
  1.2.2基于信息可视化的技术基础
  CiteSpace就是要把大量的文献数据转换成可视化图谱,让人们对知识的理解更直接,并能发现那些隐埋在大量数据中的规律和让人不易察觉的事物,即绘制科学知识图谱。所谓知识图谱是以知识域为对象,显示科学知识的发展进程与结构关系的一种图形。它具有“图”和“谱”的双重性质与特征:既是可视化的知识图形,又是序列化的知识谱系,显示了知识单元或知识群之问网络、结构、互动、交叉、演化或衍生等诸多隐含的复杂关系,而这些复杂的知识关系正孕育着新的知识的产生。科学知识图谱的概念源于2003年美国国家科学院组织的一次研讨会,随着信息可视化的发展,绘制科学知识图谱蓬勃发展,CiteSpace是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信息可视化工具之一。
  在基于引文的分析的学科基础和基于信息可视化的技术基础上,CiteSpace形成了两个重要的基本概念,研究前沿和知识基础。
  1.研究前沿
  简单地说,研究前沿就是某个科学领域中科学文献的暂时性成分。它们还没有稳定,也许以后会成为经典的文献,也许会很长一段时间没有任何踪迹而蒸发了,我们还不能轻易地确定它们是否具有长期价值。
  在CiteSpace中,一个学科的研究前沿表现为涌现的施引文献群组。它从两个方面来体现研究前沿的特征:描述观点的正文和引用的参考文献。具体来说,研究前沿是由形成文献共被引矩阵中的文献及其施引文献巾使用的突显词或突显词的聚类来体现的。
  2.知识基础
  一个学科的知识基础是对应于研究前沿的所有前期文献集合。研究前沿和知识基础之间的关系本质上是对应的。换句话,不提及对方,它们任一方都无法充分地定义自我。例如,同一组文献很可能作为不同研究领域的知识基础。某个研究前沿可能将以前彼此不相十的文献集中在一起以形成自己的知识基础。除了一对一的对称图谱,从科学演进或科学革命的角度看,非对称的图谱似乎更有意义。
  在CiteSpace中,这样的知识基础主要是根据文献共被引聚类来体现的。
  ……
展开
目录
CiteSpace的精美图谱
绪论 CiteSpace的关注度
1 概述
1.1设计理念
1.2概念模型
1.2.1基于引文分析的学科基础
1.2.2基于信息可视化的技术基础
1.3理论基础
1.3.1库恩的科学发展模式理论
1.3.2普赖斯的科学前沿理论
1.3.3博特的结构洞理论
1.3.4信息觅食理论
1.4系统要求
1.5工作窗口
1.6应用流程
1.6.1数据采集及处理
1.6.2参数功能选择
1.6.3数据可视化
1.6.4图谱解读

2 初级启动
2.1启动CiteSpace
2.2运行内置数据的案例演示
2.3数据下载
2.4参数设定
2.4.1设定时间分区
2.4.2选取分析对象
2.4.3 分析对象的连接强度
2.4.4分析对象的数据筛选
2.4.5 图谱修剪
2.4.6 图谱可视化方式
2.5数据可视化
2.6聚类生成
2.7聚类标注
2.8 导出 
2.8.1可视化视图存储
2.8.2可视化数据导出

3 数据处理
3.1数据资源
3.1.1 WOS数据库
3.1.2 PubMed数据库
3.1.3 Derwent数据库
3.1.4 CNKI数据库
3.1.5 CSSCl数据库
3.1.6 Scopus数据库
3.1.7 Google Scholar数据库
3.1.8 arXiv.org数据库
3.1.9 ADS数据库
3.1.10 NSF Awards
3.2数据预处理
3.3数据转换器和内置数据库
3.3.1数据转换器
3.3.2 内置数据库

4 网络模型
4.1分析对象的选择
……
5 可视化交互
6 可视化设计
7 关于节点和聚类的更多信息
8 其他功能
9 经典安例
10 CiteSpace的应用情况与常见问题
参考文献
常用词汇英汉对照
致谢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