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全媒体营销理论及其模型的建构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5708985
  • 作      者:
    刘珊著
  • 出 版 社 :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编辑推荐
  《广告观丛书:全媒体营销理论及其模型的建构》通过对全媒体营销理论产生的背景环境和推动因素以及前人对适用于媒体融合时代以及互联网蓬勃发展要求的营销模式的梳理、分析和总结,归纳出一个适用于全媒体环境下实现精准营销的理论模型。同时,也对全媒体营销理论的定义、内涵、核心以及框架作出说明,并对该营销体系的构建给各参与机构带来的挑战、可能产生和面临的问题、实现的方式方法等进行思考。
展开
作者简介
  刘珊,1985年生人。2012年获得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讲师、媒介研究所副所长、《媒介》杂志编辑部主任。研究领域为广告营销、广电新媒体、大数据等。曾参与过各类研究项目与研究报告的撰写。调研考察过BBC、中央电视台、湖南广播电视台、谷歌、百度、电通、群邑等数十家传媒机构。《三网融合下的“全媒体营销”建构》《“大数据”背景下营销体系的解构与重构》等相关研究论文曾发表于《现代传播》等核心期刊。
展开
内容介绍
  《广告观丛书:全媒体营销理论及其模型的建构》对业界热议的“全媒体营销”理论概念进行了界定,并以“互动信息平台”与“大数据”作为全媒体营销的两大核心基座,从“需求”满足的角度出发,初步构建起该营销理论的模型。对于我国媒体、营销相关领域的研究机构与从业人员,相关专业在校学生乃至对营销感兴趣的读者来说,《广告观丛书:全媒体营销理论及其模型的建构》是具有较高参考价值的读物。
展开
精彩书摘
  1.传播革命论
  新的传播关系当中,随着参与角色、信息流向的变化,对于传播控制力的分配也出现了极大的变化。对于这种变化,李良荣教授也做过相关的论述,本研究基本认同李良荣教授的以下观点①:
  第一,传播革命首先打破的是传统大众媒体对信息源的掌控。一方面,传统新闻报道有着其相对固定的信息源,如政府、大企业家、社会精英、专家组织等,普通民众很难成为新闻源,而只能作为“沉默的受众”存在;另一方面,传统大众媒体掌握着关键信息的信源,要想发出声音,使大众知晓,也只能依赖于传统大众媒体,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捧红”了媒介的权力。如今,互联网赋予了信源蜂窝式增长的可能。理论上,全世界只要联通网络的国家和地区,每一个人都是信源。公民知情权在互联网传播革命中回归。
  第二,“自媒体”即时化传播,促进表达权回归。区别于前几次传播革命特殊的传播主体,其特征为“自媒体”表达。谢因·波曼在《自媒体》中提出,自媒体,即在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以后出现的,一种普通大众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与新闻的途径。每个人在即时化的海量信息传播中,模糊了个人媒体和传统大众媒体的边界。信息的即时传播、即时扩散不仅成就了普通公民“想说就说”的表达权,也在信息解释、观点呈现上挣脱传统媒体报道框架,给予了公民“想怎么说就怎么说”的权利。
  第三,“一言堂”格局打破,“权利”上升为“权力”。国内外不少学者指出,未来社会,权力斗争会越来越集中于对获得与传播知识权力的控制,控制传播系统的斗争将成为一切斗争的核心。在知情权和表达权空前发达的互联网时代,自上而下的全面的国家信息监管基本失效。国家试图封锁信息、全面管控言论表达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井喷式的信息增长,使国家在“信息权力”上逐渐式微,也预示着拥有注意力资源的公民在“信息权力”上逐渐强势。
  2.媒介议程设置解构论
  1972年,麦库姆斯和肖提出了议程设置理论①,该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往往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但可以通过提供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哪些事实和意见及他们谈论的先后顺序。大众传播可能无法影响人们怎么想,却可以影响人们去想什么。无论是否同意他们的研究结论,关于议程设置研究的前提假设是一致的,即以媒体为中心,关注大众媒体在形成舆论方面的作用,体现的是媒体议程单向地影响公众议程。原有的信息流动是有规则的,议程设置是一个可以预料的过程,而传统媒介环境下的“人”是被动地接受议程。
  然而在新的媒介环境下,在议程设置作用于个体后,个体可以直接作出判断,并凭借新媒介平台继续个体在社群中议程设置的评判、修正,不断地推进其升级,赋予更新的意义和价值,继而进入社群议程设置的下一升级演进过程之中。凭借新的媒体传播工具,人们进行个体议程设置、社群议程设置,两者形成合力,影响媒介议程设置,进而影响公众议程设置。这不能仅看作是传统议程设置的回流,更是多元化议程设置的颠覆性展开。媒体只是一个重要平台,当它成为日常生活的场景时,真正需要发挥影响和值得研究的是个体和社群。③
  在这种环境之下,即使媒体对某一话题或事件不进行报道,公众依然会对该话题产生浓厚兴趣,甚至媒体越遮掩公众兴趣越高。媒体议程反倒是由公众议程所决定的,先有了网络上的热议,后有传统媒体的报道,公众所热衷讨论的话题很容易通过互联网扩散到各个角落,从而影响媒体对事件价值大小的判断,并改变媒体的报道计划,传播主导权部分向受众倾斜。
  ……
展开
目录
导论:全媒体营销的反思与建构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背景
第二节 前人研究与文献综述
第三节 本研究的核心价值与突破

第一章 营销科学化与体系化的实现
第一节 需求是营销的核心
第二节 营销调研:探知需求,保证营销的科学性
第三节 消费者洞察:验证需求信息,巩固营销科学性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传播环境的变化给营销带来的冲击
第一节 传播工具的变化:媒介融合与全媒体
第二节 传播对象的变化:受众的碎片化与重聚
第三节 传播秩序的变化:平台化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全媒体营销模型的建构
第一节 全媒体营销模型建构的两大要素
第二节 全媒体营销的核心理念及特征
第三节 全媒体营销模型的基础架构及建构方法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全媒体营销理论的可行性验证
第一节 营销传播学界研究者的探索
第二节 营销传播机构在全媒体融合环境下的实践与探索
第三节 媒体机构在全媒体融合趋势下的实践与探索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