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制海权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5704425
  • 作      者:
    (美)马汉著
  • 出 版 社 :
    海潮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作者简介
  阿尔弗雷德·赛耶·马汉,(1840-1914年),杰出的军事指挥家、军事理论家。曾两度担任美国海军学院院长。其《制海权》于1890年在美国出版,是马汉海权理论的第一部成功之作。该书一出版便引起广泛关注。由于海权理论的巨大影响,西方知识界将该书评为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十大巨著之一。该书在美国再版了30余次,于世界各国广泛流传。马汉也被后人推崇为海权论的鼻祖。
  
  李剑,海军军事学术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军事战略学海军战略理论硕士研究生,中校军衔。1979年1月出生,1996年入伍,2008年起从事军事理论科研工作,重点关注海军战略理论与重大现实问题、海权理论、海上地缘战略与国际军事关系等方面的问题。参与或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军队、海军科研课题十余项,发表论文三十余篇。
  
  王永成,1956年出生,北京人,1982年毕业于天津南开大学;1987年北京师范大学硕士,出版专著多部。
展开
内容介绍
  海上力量对一个国家的发展、繁荣和安全至关重要。公民海洋意识的强弱与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极其重大的关系。马汉认为制海权对一国力量最为重要。海洋的主要航线能带来大量商业利益,因此必须有强大的舰队确保制海权,以及足够的商船与港口来利用此利益。马汉十分强调海洋军事安全的价值,认为海洋可保护国家免于在本土交战,而制海权对战争的影响比陆军更大。该书一经出版即引起世界各国广泛关注,美国、日本与德国等都先后将其作为制定国家海洋发展战略的方向指导。
展开
精彩书摘
  在汉尼拔远征的时候,把西班牙交给了他的弟弟哈兹德鲁拔掌管。他的这个弟弟对汉尼拔忠心耿耿,把西班牙管理得井井有条,这就让他没有任何的后顾之忧。虽然比利牛斯山地区的一些部落,对罗马人十分亲善,但他们在得不到罗马人支持的情况下,单靠他们自己的力量,是无法与汉尼拔进行抵抗的。汉尼拔派手下一员猛将汉诺,率领一万多人的精锐部队,镇守在埃布罗河沿岸和内陆以北地区,严密地监视着这些部落。可是没过多久,罗马名将西庇阿率两万名士兵由海上登岸,向汉诺的军队发起了强劲地进攻。当地的一些部落也积极地配合西庇阿的军事行动,对本来就在数量上处于劣势的迦太基人进行袭扰,形成了内外夹击之势。汉诺尽管率领他的军队进行了十分顽强地抵抗,但终因力量悬殊而遭致失败。得胜的西庇阿便在此安营扎寨,完全封锁了汉尼拔与哈兹德鲁拔之间所有的通道,使得这两兄弟不能相互支援。西庇阿并在泰拉格纳建立了海军基地,继续向迦太基在西班牙的驻军大举发起进攻,而且很快就攻入了迦太基人的占领区。随后双方在这里展开了长达七年的拉锯战。最后,哈兹德鲁拔终于击退了罗马人,重新夺回了失去的领地。就在迦太基人几乎占领比利牛斯山交通要道的时候,才华横溢的罗马将军克劳迪阿斯·尼禄,率领一路由一万两千名久经沙场的将士组成的精锐军队,从海上登陆西班牙,及时增援了罗马已经虚弱不堪的防线,巩固了罗马人的阵地,并再次控制了迦太基人重要的交通线。
  两年之后,罗马年轻的将军西庇阿,接过了罗马在西班牙军队的统帅权,他通过陆军和海军的联合进攻,占领了喀它基那。军舰刚刚靠岸,这位极具魄力的年轻将领,力排众议,果断地命令海军抛弃战船,将全部海军将士补充到陆军之中。不仅牢牢地控制了比利牛斯山,而且长驱直入向西班牙南部挺进。在瓜达尔基维尔河与迦太基人展开了一场惨烈地激战。迫使汉尼拔穿越比利牛斯山逃往意大利。汉尼拔的军队在意大利的边缘,既得不到给养,也得不到兵源的补充,其境遇每况日下。
  当第二次布匿战争进行到第十年的时候,哈兹德鲁拔率领着他的军队从北部进入了意大利。此时的罗马由于连年的战争,其国力已经非常空虚,与它的殖民地和同盟国之间也出现了裂痕,几乎到了关系崩溃的边缘。在这样的时候,如果哈兹德鲁拔所率的军队能与汉尼拔统帅的大军顺利汇合,那么迦太基人就赢得了扭转战局的机会。然而,这两位难兄难弟却没有把握住这个大好时机。罗马人用了最后的一点力量,将这两兄弟相互隔开。哈兹德鲁拔被阻挡在了梅陶罗河畔,汉尼拔则被搁置在了阿普利亚,两者相距约200英里。尽管罗马军队也处于疲惫状态,但相对于两支孤立无援的迦太基军队,仍然占据着明显的优势。迦太基人处于不利局面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由于哈兹德鲁拔的姗姗来迟,另外一个更主要的原因就是罗马人掌控着制海权。
  因为在整个战争期间,罗马人始终掌控着制海权,使得迦太基军队相互之间的支援受到了阻隔,他们只能通过陆地上的迂回战术,去和罗马人进行危险的周旋。哈兹德鲁拔派往汉尼拔的信使,因为要穿越大片的敌占区,大多被罗马人俘获,不仅双方之间的联络完全处于中断状态,而且还将自己的意图泄露给了罗马人。此时统帅罗马军队的尼禄,已经完全掌握了哈兹德鲁拔选择的行军路线。尼禄正确地分析了形势,及时派出几千精锐军队,和北部的大军合兵一处,向哈兹德鲁拔发起了进攻。在梅涛罗河畔全部歼灭了哈兹德鲁拔的军队。哈兹德鲁拔也在这次战斗中丧失了性命。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早期海军的舰船与战法
第二节 海上霸权对历史的影响
第三节 早期商人与海军和殖民地

第二章 制约海权的六大要素
第一节 地理位置对海权的影响
第二节 天然环境与自然条件
第三节 国民的性格对海权的影响
第四节 人口数量对海权的影响
第五节 领土范围对海权的影响
第六节 国家政府的政策对海权的影响

第三章 英国政府与海权
第一节 帝国历程的开始
第二节 海上霸权的拓展
第三节 海上霸权的巅峰
第四节 英国政府与荷兰政府海权态度的比较

第四章 法兰西海军的兴衰
第一节 法兰西海军的复兴
第二节 法兰西海军的衰落
第三节 政府慵懒导致的麻木不仁
第四节 法兰西海军的再度崛起与衰落

第五章 海战与制海权
第一节 海战的目标
第二节 海军基地
第三节 进攻与防御
第四节 1778年海战中的英国海军
第五节 同盟国的管理

第六章 欧洲军事力量的抗衡
第一节 欧洲军事力量的衍化
第二节 德国与奥地利的结盟
第三节 英国和德国军事力量的比较

第七章 德国问题研究
第一节 德国在资源竞争中的角色
第二节 德奥同盟的力量
第三节 德奥同盟的意图
第四节 德、英、美对远东问题的态度
第五节 德国海军发展的机遇

第八章 亚洲问题研究
第一节 美国应该加强对亚洲的重视
第二节 亚洲地区的特殊背景
第三节 亚洲海权和陆权的抗衡
……
第九章 关于英美关系的发展研究
第十章 美国问题研究
第十一章 美国必须拥有强大的海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