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精神文明建设问题研究》:
1964年,毛泽东针对中央音乐学院学生写信反映社会上存在的“有些人迷恋西洋音乐,轻视民族音乐,对音乐革命化、民族化、群众化有抵触情绪”的问题,在信上专门作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明确批示,指出要采取科学的态度正确对待古今中外一切文化遗产。另外,我们党还提出了要尊重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利用规律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思想。1961年周恩来发表了《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和故事片创作会议上的讲话》,明确提出了“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概念和尊重精神生产规律的思想。在党的这些正确方针与政策的指引下,我国在社会主义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极大地改变了我国的科学技术、文教卫生的落后面貌。然而,随着我国在政策、路线方面“左”倾错误倾向的日益严重,整个社会进入到一个“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发展范式时期,社会主义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在这一时期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冲击和影响。这一时期,虽说党在总体上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提出与制定了一系列正确的文化发展方针与政策,在社会主义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就,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由于教条主义和“左”倾错误在党的工作指导方针上逐步占据主导地位,思想文化领域也日益受其影响,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思想越来越左,因而出现了一系列重大失误,甚至发生了“文化大革命”那样长时期的严重错误,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教训。我们党在社会主义文化探索中出现的严重失误开始于1957年的“反右派”斗争。随着“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左”倾错误也逐渐泛滥开来。许多在“双百方针”的鼓舞下“鸣”、“放”出来的意见,被认为是资产阶级右派的猖狂进攻而遭到批判。1962年八九月间的北戴河会议和党的八届四中全会,使政治上的“左”倾路线得到进一步发展。片面强调阶级斗争和反右扩大化首先反映在文化领域并逐渐扩大到整个文化界,把学术问题简单等同于政治问题,许多学者、作家及其理论观点和作品遭到猛烈批判,破坏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健康发展。伴随着“以阶级斗争为纲”错误路线的形成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错误理论的确立,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左”倾错误越来越严重,最终导致了长达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全局性“左”的错误干扰,不仅在政治、经济上造成了无法估量的损失,而且使整个社会主义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事业出现了停滞甚至倒退的局面。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