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网络舆论危机下政府形象管理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10157665
  • 作      者:
    谢金林,杨维东著
  • 出 版 社 :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作者简介
  谢金林,1973年生,祖籍湖南湘乡,江西莲花人,2007年毕业于中南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网络舆情与政治传播。现为重庆工商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社会学、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导师。主持与网络舆情相关研究项目4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人文社科基金项目3项,在CSSCI期刊公开发表有关网络政治学术论文15篇,其中5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3篇被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研究服务中心全文转载,多篇被国内各大网站转载。
  
  杨维东,1973年生,法学硕士,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重庆工商大学舆情研究中心副主任,重庆市高校网络舆情与思想动态研究咨政中心执行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网络舆情与思想政治教育。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基于大数据视角的政府社会舆情治理策略研究”、重庆市科委科技攻关项目“社会化媒体时代科普宣传的社会化路径探释”等省部级课题8项,参研16项。在《人民日报》理论版、《光明日报》理论版、《理论与改革》等报刊发表学术论文27篇。
展开
内容介绍
  《网络舆论危机下政府形象管理研究》主要内容包括:网络舆论研究:背景考察、内涵界定与特质分析、网络舆论的背景考察:互联网时代的中国图景、网络舆论的内涵界定:互联网时代的话语谱系、网络舆论的特质分析:互联网时代的中国情境、网络舆论研究的国际扫描:多样中的统、网络舆论研究的国内审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网络舆论研究的述评和未来展望等。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网络舆论研究:背景考察、内涵界定与特质分析
一、网络舆论的背景考察:互联网时代的中国图景
二、网络舆论的内涵界定:互联网时代的话语谱系
三、网络舆论的特质分析:互联网时代的中国情境
四、结论与思考
第二节 网络舆论研究的现状和未来展望
一、网络舆论研究的国际扫描:多样中的统
二、网络舆论研究的国内审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三、网络舆论研究的述评和未来展望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内容

第二章 “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的网络传播革命
第一节 互联网的历程:从WEBl.0到WEB2.0
一、现实的神话:网络力量有多大
二、互联网诞生及其社会意义解读
三、从WEBl.0到WEB2.0
第二节 微时代:现时的花絮
一、“小微博”如何成就“大时代
二、微时代的意见领袖及其对微博话语场的影响
三、微时代网络舆论的新特点
第三节 改变的话语权:理解互联网社会意义的关键
一、何为话语权
二、网络环境下话语权革命
三、话语权变革的政治社会意义

第三章 理解网络舆论
第一节 网络公共领域:网络舆论发生的场域
一、“公共领域”概念发展史:从阿伦特到哈贝马斯
二、公共性:公共领域的核心
三、网络公共领域的公共性及其限度
第二节 网络舆论生态:网络舆论形成的内在机理
一、网络舆论生态系统的构成及其影响的主要因素
二、网络政治舆论生态的内在机理
三、网络政治舆论生态失衡根源
第三节 网络社会心态:网络舆论的社会动力
一、转型时期社会心态失衡的表现
二、不平衡的社会心态网络空间宣泄手法
三、良好的网络社会心态培育对策

第四章 网络舆论危机的根源与特点
第一节 网络舆论危机的概念及其内在机理
一、网络舆论危机概念界定
二、网络舆论危机的双重影响
三、网络舆论危机形成的内在机理及其特点
第二节 网络舆论危机的根源
一、网络舆论危机根源的政治学解读
二、网络舆论危机的传播学解读
三、网络舆论危机的社会学解读
第三节 网络舆论危机发展周期及其特点
一、潜伏期:隐蔽性舆论
二、发展期:无序群体舆论
三、爆发期:强势领袖舆论
四、高潮期,其特点是疯狂的舆论
五、衰退期:舆论逐渐回落

第五章 网络舆论危机下政府形象传播困境及策略选择
第六章 网络社会治理:政府网络舆论危机管理前提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