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公民教育与认同序列重构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1728784
  • 作      者:
    任勇著
  • 出 版 社 :
    中央编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作者简介
  任勇,复旦大学政治学理论专业毕业,获法学(政治学)博士学位,社会学博士后,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华东政法大学韬奋学者,兼任复旦大学统战研究基地研究员。已在《政治学研究》《学术月刊》《公共管理学报》《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等CSSCI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六十余篇,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以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六项,并完成多项地方政府委托课题。现主持中国博士后基金特别资助、中国博士后基金一等资助、上海市社科规划项目、上海人才发展基金等省部级科研项目六项。主要研究方向: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城市发展与社会治理。
展开
内容介绍
  《公民教育与认同序列重构》基于认同序列视野视角下的公民教育与国家认同展开研究,分别从少数民族公民教育目标、内容、主体三个方面进行具体内容的展开,结合西南民族地区的历史背景、实地考察和现实分析,以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为研究对象,来展现公民教育对少数民族认同序列重构所带来的作用和影响,从中寻找民族地区公民教育的规律要素和因果解释,在此基础上归纳出不同的样态与模式。《公民教育与认同序列重构》认为在现代国家建设中,由于国家和社会都发生了变化,少数民族认同序列之间形成了内在紧张关系,尤其是国家认同与其他类型认同之间。要缓和这种紧张关系,必须依靠现代国家来供给资源和补充能量,即通过公民教育提供新的知识供给和教育内化,来赋予少数民族成员新的公民身份。进一步来看,要长久缓和少数民族认同序列的紧张关系,就需要实现国家治理结构的现代化转型。
展开
精彩书摘
  《公民教育与认同序列重构》:
  从现代规范意义上讲,国家认同即现代公民对国家的归属和忠诚,具有“公民对所属政治共同体主动的认同,由之产生的凝聚情感使公民愿意积极地为共同生活效力,而且在共同体有危难时刻愿意牺牲自我,其共同体成员政治意识的表达,理性与言说的表达过程以及具有情感面向的凝聚力”等特征,而对于传统帝国而言,国家认同并不是如同我们现在理解的那样,它与当时国家性质紧密相关,具有自身的发展的印迹和内涵。因为就传统帝国而言,从国家产生之初就被社会赋予了独特的文化印迹,塑造了黄帝等象征性符号,以“黄帝后裔”的历史传说为基础形成的历史记忆影响了中国人身份认知,形成了凝聚华夏各族的认同根基。在先秦时期,经过频繁的融合、兼并、扩张,形成了不断扩大的华夏族以及固定的文化心理和认知结构,如荀子所说的“四海之内,若一家也”,在形成共同稳定的文化基础上,开始有了共同的文化认同感,并且随着秦汉帝国的形成,这种认同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并最终促成大一统的文化格局。所以从一开始,传统帝国的价值选择、制度安排和行为方式以及可以利用的治理资源,就被深深地刻上了特定文化的作用和影响。而此后,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价值形态成为整个中国社会的价值中轴和整合力量,成为推动国家认同的重要力量。
  在传统帝国的社会系统中,由于国家本身被赋予明显的文化印记,在国家价值系统引领下,形成了一套与文化和信仰相匹配体制。国家“在统一所有的规范、准则如司法、语言学度量的同时,在实施交流方式,尤其是科层制的统一化同时,对文化市场的统一作出了贡献”。在现实生活中,社会共同体成员只有融入这一庞大的国家文化体系中,社会成员在对国家的认同增强的同时,其自身的意义和价值才能得到有效的实现。例如即使在蒙古族统治中原的元朝,云南的儒家文化也得到很大的发展,在建立行省制度以后,蒙古族地方官员大力提倡儒学,相继在云南各地修建孔庙、传授儒家文化。到了明清时期,更是重视教化制度的建立,中央政府对西南地区采取了“文教为先”的政策,开办各种形式的义学、书院等等教育机构。在国家创造的儒家大一统文化的引领下和教化下,各民族共同创造出了雄厚的文化基础,并实现了有效转化。各民族成员正是日常生活中不知不觉地养成自己特有的习惯,在积极有效传播中华民族文化的同时,不断接触到由国家创造的社会隋景,获得认同的价值、信仰、知识能力、精神创造和生活方式的有机综合体。这样,各民族成员会自觉地对中华民族文化符号体系产生感应与认同,促进了少数民族对于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认同。
  当然,这种文化认同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国家疆域开拓而不断扩展,形成了以文化认同为核心的社会传播网络。在这个体现包容和多元原则的传播网络中,包括汉族在内的各个民族相互通过彼此文化的认知和体验,在实践中“造就了心智结构,并规定了共同的关注原则和划分原则,规定了属于原有的学养的思想和思维方式”,进而形成了并获得中国人共有文化认同的价值、信仰、知识能力、精神创造和生活方式,汉文明和少数民族文明共同形成了集体意义上的文化认同。在此基础上,各民族形成了相互交融,不可分割的局面,通过文化力量涌现出的认同使他们自觉地联结成共同体,成为各个民族共同享有的精神资源,并在其与外界交往的行动中发挥着巨大作用。
  ……
展开
目录
导论
一 研究背景和问题提出
二 国内外研究的回顾和评论
三 理论假设、本书结构以及概念界定
四 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以及研究不足

第一章 少数民族认同序列:理论和结构
第一节 少数民族认同序列的理论来源
第二节 少数民族认同序列的层级结构
一 家族认同
二 村寨认同
三 地域认同
四 族群认同
五国家认同
第三节 少数民族认同序列的文化结构
一 语言认同
二 宗教认同
三 习俗认同
小结

第二章 国家转型,市场发育与少数民族认同序列
第一节 传统帝国与少数民族认同序列
第二节 新型国家与少数民族认同序列
第三节 市场发育与少数民族认同序列
一 个体权利与认同序列紧张
二 利益自主与认同序列紧张
三 多元价值与认同序列紧张
小结

第三章 公民教育、国家认同与少数民族认同序列
第一节 国家反应,知识供给与少数民族公民教育
第二节 少数民族认同序列中的国家认同与公民教育
一 传统意义上的国家认同
二 现代意义上的国家认同
三 少数民族认同序列中的国家认同与公民教育
第三节 少数民族公民教育与认同序列重构
一 公民教育目标与认同序列文化重构
二 公民教育内容与认同序列结构重构
三 公民教育主体与认同序列价值重构
小结

第四章 文化更新与公民教育目标融合
第一节 族群记忆与文化传承
一 共同记忆:文化在族群的传递
二 族群记忆中的国家
三 国家认同对于族群的文化意义
第二节 文化权利与结构变迁
一 社会转型与少数民族文化权利兴起
二 少数民族文化权利的表现
第三节 多元一体与目标融合
一 民族文化权利兴起对公民教育目标的影响
二 公民教育目标的调适:总体性和策略性
小结

第五章 利益分化与公民教育内容改进
第一节 认同激发与社会变迁
第二节 国家认同在少数民族认同序列中的变化
第三节 教育优化与认同有序
一 公民教育对少数民族认同序列的优化
二 少数民族公民教育的途径与内容
小结

第六章 价值巩固与公民教育主体塑造
第一节 族群凝聚与体系生成
一 封闭体系与族群成长
二 少数民族价值的特点
第二节 价值变化与个体意识
第三节 价值提炼与教育内化
一 公民价值的提炼与供给
二 价值调适与教育内化
三 少数民族公民主体的成长与完善
小结

第七章 认同整合与本土公民教育建构
第一节 地方性知识与公民教育
一 少数民族地方性知识的特点
二 地方性知识对公民教育的影响
第二节 本土公民教育的实现路径
一 多族群协商与公民教育
二 社会自主治理与公民教育
第三节 公民教育与国家建设
一 公民教育、公民身份与少数民族认同序列重构
二 认同整合、民族建构与国家建构
小结
结论 公民教育、国家认同与公民国家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调查问卷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