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进”研究论文集》:
3.国家情怀培育
个人的生存发展离不开国家利益,国家是个人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因此,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必然要由个人层面拓展到国家层面。在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育人载体的逻辑体系中,有很多关于国家问题的探索。其中,爱国主义教育就是非常重要的教育目标,重点培育个人对生活地域、周边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政治环境、民族环境等的情感,从而使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环境等协调统一发展,建构人与社会完美统一的生存模式。这就要求对国家的基本知识、历史文化、法律制度、发展状况等有基本了解,从而激发公民自觉爱护国家的基本价值,自觉为国家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重点是围绕国家基本知识的教育,如国土、国家的政治制度、国家的民族状况等的基本知识教育;而大学则着重从爱国主义理论方面对国家的现状、国家的未来、国家的发展等展开理论教育。因此,国家情怀的培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进一步延展。
4.政治认同培育
政治导向是重要的目标导向,政治认同是较高层次的育人目标,是建立在个人品德、社会认知、爱国主义等价值观之上的理性的自觉的追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目标。这就要求公民对国家的政治生活、政治体制、政党制度等有所了解,同时也应该了解国家政治制度形成的原因、现状及发展状况等。这有助于公民客观理性地认知政治制度,从而形成政治制度的认同感。在中小学教材体系中,重点关注政治生活的现实状况、历史特征等实证性、直观性资料;而大学教材则重点体现政治制度的理论渊源、理论特征,挖掘政治制度背后的逻辑等,从而确立公民的政治认同感。因此,政治认同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导向性目标。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