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背景与意义
一、背景
(一)中国与世界的经济联系越来越深入广泛,海外经济利益迅速增长
(二)世界安全形势的恶化与海外风险增加,以风险管理与安保防范为主要应对
(三)中国保安企业开展海外业务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以诚信、质量和合法为基本导向
二、研究意义
(一)中国保安企业走出去的前置条件
(二)维护国家海外利益的具体举措
三、研究的主要问题
(一)研究保安企业海外业务开展的国际法规范,铺平中国保安企业开展海外业务的合法通道
(二)比较研究发达国家和地区对保安企业的监管,为中国保安企业开展海外业务提供有益借鉴和启示
(三)从实然层面研究中国对保安企业开展海外业务的监管现状与主要法律问题
(四)从应然层面探讨中国保安企业开展海外业务的法律完善与监管对策
四、研究方法
(一)研究立场
(二)研究路径
(三)具体方法
(四)可行性分析
五、主要创新点
第二部分保安企业开展海外业务的国际法规范分析
一、国际经济法层面
(一)保安服务概述
(二)保安企业开展海外业务的类型分析
(三)保安企业开展海外业务的具体分析
二、国际人权法层面
(一)保安人员的人权保障
(二)执法对象的人权保障
三、国际人道法层面
(一)《蒙特勒文件》(以下简称《文件》)
(二)《行为守则》
四、中国民营保安企业开展海外业务利弊的具体分析
第三部分发达国家和地区对保安企业的监管比较
一、美国私人安保业海外从事业务现状及监管
(一)对美国语境下私人安保的初步认识
(二)美国私人安保业发展简络和现状
(三)美国私人安保业的"警察化"趋势
(四)私人警察的权能类型
(五)美国私人安保业的"军事化"倾向
(六)对私人安保业尤其对其开展海外业务的监管与规范
(七)结论
二、英国私人保安业法律监管考察
(一)英国私人保安业的基本情况
(二)英国私人保安业的法律规制
(三)英国私人保安业提供服务质量的标准规范与ISO 91:28的适用
(四)英国私人保安业开展海外业务的监管规定
三、南非私营保安业法律监管考察
(一)南非私营保安业概述
(二)南非私营保安业的法律监管
(三)南非私营保安业提供服务质量的标准规范与ISO 91:28的适用
(四)南非私营保安业开展海外业务的监管规定
四、德国私人安保公司的法律规制研究
(一)德国私人保安业的发展状况概览
(二)德国私人保安公司设立与运营的法律监管
(三)保安公司服务标准与ISO 91:28的适用
(四)保安公司海外业务的法制监管
五、法国私人保安和军事公司及其法律规制--法国保安模式的特殊性及其背景
(一)概述
(二)法国国内保安和调查及其法律监管
(三)海外安全及援助
六、瑞士私人安保公司的法律规制研究
(一)瑞士私人保安业的发展状况概览
(二)瑞士私人保安公司设立与运营的法律监管
(三)保安公司服务标准与ISO 91:28的适用
(四)保安公司海外业务的法制监管
七、意大利对保安公司及其开展海外安保业务的监管
(一)意大利保安公司的经营现状
(二)意大利关于民间保安业务的立法规定
(三)意大利保安公司的设立
(四)意大利保安公司提供服务质量的标准规范
(五)意大利对保安公司海外业务的监管规定
八、日本保安业法律规制简介
(一)日本保安业发展现状
(二)日本保安业的法律监管
(三)日本保安业的资格认证制度
(四)日本保安公司在海外开展业务的法律监管
九、香港私人保安公司的法律监管问题考察
(一)香港私人保安业概况
(二)香港私人保安公司的发展现状及其监管机构
(三)香港私人保安公司的法律监管体系
(四)ISO 91:28与香港私人保安服务业的规范性适用
十、我国台湾地区保全制度及其法律规制
(一)保全业的兴起及发展
(二)保全制度构建及其法律规制
(三)保全制度风险控制与完善
(四)保全制度的海外拓展及其法律规制
第四部分中国对保安企业开展海外业务的监管现状与主要法律问题研究
一、中国保安企业开展海外业务的国内立法现状
二、当前中国保安企业开展海外业务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关于中国保安企业海外开展业务中枪支获得与使用问题
(一)中国关于枪支管理与使用的法律规范
(二)中国保安企业开展海外业务拥有枪支的法律障碍
四、国外保安企业在中国开展业务的法律限制
(一)《指导外商投资方向规定》
(二)《保安服务管理条例》
五、未来我国保安企业开展海外业务类型的初步探讨
六、以华信中安保安有限公司为例,看我国与东道国的法律关系
第五部分中国保安企业开展海外业务的法律完善与监管对策
一、海外保安服务获得的法律完善与监管
(一)有关中国保安企业设立的公司法和特许法
(二)枪支武器的购买与管理
二、海外保安服务实施的法律完善与监管
(一)和平时期的武力使用规则
(二)武装冲突时期的武力使用规则
三、海外保安服务品质提升的法律完善与监管
(一)保安人员的培训与管理
(二)保安人员的福利与待遇
(三)保安技术的精进与监督
(四)国际质量标准的执行与检讨
四、海外保安服务实施中的不法行为与追究
(一)中国追究的情形
(二)东道国追究的情形
(三)第三国追究的情形
第六部分结论
一、制定基本守则的目的
二、制定基本守则应考虑的我国对外政策
(一)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本准则
(二)严格遵守东道国和中国的法律
(三)尊重东道国的文化传统
(四)不直接参与敌对行动
三、基本守则的内容
(一)适用对象及范围
(二)从事海外业务的中国保安企业的资质要求
(三)审批机构
(四)开展海外业务的中国保安企业应遵循的强制义务
(五)员工的甄选和预先调查
(六)员工的培训
(七)有关员工操守的总体原则和具体规则
(八)员工的权益保障
(九)武器管理
(十)作战物资管理
(十一)事件和事故报告
(十二)控诉程序
(十三)财务责任
(十四)监测遵守情况和确保问责制
附件一有关213年度公安部重点课题调研事宜的说明
附件二中国保安企业开展海外业务现状的调查报告
--以上海、深圳、北京为考察重点
附件三华信中安海上护航深度调查
附件四论私营武装护卫国际海运的适当性与合法性
--以应对索马里海盗为重点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公安部治安管理局 池世才调研员
本书搜集、整理和运用了第一手的十余个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有关海外安保的法律和政策,非常翔实、齐全、可靠,这种严谨的学风,令人敬佩。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管理学院院长 张光教授
本书的结论性成果是拟定了“中国保安企业开展海外业务基本守则”,商务部、外交部、公安部、中国保安协会和保安公司各方都应该高度重视,尽早落实到海外安保实践中来。
——中安保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耿广军
本书在海外安保领域具有开创性理论意义和极大的实践价值,有助于推进国家和社会海外投资安保模式的极大转型;促进法学、管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的交叉研究和协同创新合作;还有助于加强公安机关对该领域的引导、培育、扶持和监管,推进科学、专业与规范的中国保安企业走出国门,为我国海外利益的保护提供可行性的全新模式。
——中国警察协会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原福建警察学院院长 熊一新教授
中国的保安事业正在蓬勃发展,中国的海外保安业务也在逐渐兴起。但是,与我国“走出去”战略以及“一带一路”宏伟的愿景与行动相比,我国海外保安的发展远未能与之相适应。本书借鉴国外成熟的海外保安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提出发展和完善中国海外保安的应对之策,非常值得一读。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安全与军控研究所所长、知名反恐专家 李伟教授
随着中国企业在海外拓展业务,必然要考虑接受安保服务,熟悉相关法律和规范私营军事安保公司服务提供商及其订约提供服务人员的行为就显得至关重要。本书囊括了私营军事安保公司的国际指南和最佳实践,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东亚地区代表处武装部队合作代表 彼得·埃文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