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山高水长集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01108491
  • 作      者:
    陈来著
  • 出 版 社 :
    中华书局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编辑推荐
  《山高水长集》有两大特点,一是所记录的几乎都是哲学界顶级学者,其间的事情一般外界很难知悉,所以极为珍贵;二是目前作者在哲学领域所处的地位,也使《山高水长集》眼界高远,视野开阔。而且,文字流畅优美,具有哲学家的透彻和洗练,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展开
作者简介
  陈来,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央文史馆馆员,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中华朱子学会会长,著作多种,除《陈来学术论著集》十二卷(包括:《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春秋时代的宗教、伦理与社会思想》《竹帛<五行>与简帛研究》《朱子哲学研究》《朱子书信编年考证》(增订版)、《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宋明理学》《诠释与重建:王船山的哲学精神》《中国近世思想史研究》(增订版)、《宋元明哲学史教程》《传统与现代:人文主义的视界》《现代中国哲学的追寻》(增订版))外,还有《孔夫子与现代世界》《仁学本体论》等。
展开
内容介绍

  《山高水长集》记述了冯友兰、张岱年、任继愈、季羡林、朱伯崑、邓广铭、周一良、傅伟勋、何炳棣、陈荣捷等先生学问、人生的感人情事,以及作者向这些先生问学与交往的情形;此外,还记录了有关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等清华前辈的一些往事,以及作者代表清华大学国学院为上述前辈举办活动、出版有关书籍所写的一些文字。本书有两大特点,一是所记录的几乎都是哲学界顶级学者,其间的事情一般外界很难知悉,所以极为珍贵;二是目前作者在哲学领域所处的地位,也使本书眼界高远,视野开阔。本书文字流畅优美,具有哲学家的透彻和洗练,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展开
精彩书摘

  《山高水长集》:
  黄宗羲在《明儒学案》中讲到王阳明晚年的学问境界,用了王龙溪的两句话:“所操益熟,所得益化。”我觉得这两句话正可以用来表达冯友兰先生晚年的学问修养。
  自1980年以后,冯先生的主要工作是撰写他的《中国哲学史新编》(以下简称《新编》),《新编》体现了冯先生近年的思想。《新编》是对旧著而言,故要了解《新编》,不能不涉及到他的旧著《中国哲学史》。众所周知,冯先生有几种享誉学界的关于中国哲学史的著作:三十年代初写成的两卷本《中国哲学史》,他自己习称为“大哲学史”;此外,有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中国哲学小史》,和原在美国用英文出版、近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译本《中国哲学简史》。到目前为止,有关中国哲学史的著作,海内外学术界影响最“大”的,仍是冯先生这一部“大哲学史”。晚近有学者批评冯先生此书不过是大量引经据典和被动式的注释,与西方学者哲学思辨的功夫相差太远,这种评论显然是不公允的。因为冯先生此书,正如书名所表示的,乃是一部哲学史著作,而不是哲学论著,读过“贞元六书”的人是不应该以“过重引述经典”来评判冯先生的哲学著作的。而且,与写西洋哲学史不同,有著作经验的人都会了解,用中文著写中国哲学史,必须引述经典的古汉语原文,尔后再加说明阐释,这已是一条不成文之通例,不足以成为此类著述之病。
  《中国哲学史》出版时,陈寅恪先生曾作审查报告,有言:“此书作者取西洋哲学观念,以阐明紫阳之学,宜其成系统而多新解。”近几十年,学界每批评冯先生用新实在论讲程朱理学,其实,冯先生当初在美国学的若不是新实在论,而是实用主义或别的什么西方近代哲学,他是否能写出这样一部影响深远的《中国哲学史》来,是值得怀疑的。新实在论注重的共相殊相、一般特殊的问题,确实是古今中西哲学共有的基本问题,不管新实在论的解答正确或者不正确,冯先生由此人手,深造自得,才能使他“统之有宗”、“会之有元”,在哲学上实有所见而自成一家。而程朱理学,在哲学上也确有与新实在论相通之处,所以,冯先生从新实在论的立场所阐发的程朱理学的哲学见解,还是相当深刻的。
  关于《中国哲学史》一书的“特识”,冯先生后来在《三松堂自序》中这样说:“就我的《中国哲学史》这部书的内容来说,有两点我可以引以自豪,第一点是,向来的人都认为先秦的名家就是名学,其主要的辩论就是‘合同异、离坚白’,认为这无非都是一些强词夺理的诡辩。战国时论及辩者之学,皆总称其学为‘坚白同异’之辩,此乃笼统言之,我认为其实辩者之中分二派,一派主张合同异,一派主张离坚白,前者以惠施为首领,后者以公孙龙为首领。第二点是,程颢和程颐两兄弟,后来的研究者都以为,他们的哲学思想是完全一致的,统称为‘程门’,朱熹引用他们的话,往往都统称‘程子日’,不分别哪个程子。我认为他们的思想是不同的,故本书谓明道乃以后心学之先驱,而伊川乃以后理学之先驱也。这两点我以为都是发先人之所未发,而后来也不能改变的。”
  ……

展开
目录

记冯友兰先生
张岱年先生与我的求学时代
我所知道的陈荣捷先生
纪念任继愈先生
追念季羡林先生
邱汉生先生和《四书集注简论》
邓艾民先生和他的《传习录注疏》
怀念朱伯岜先生
醉心北大精神的史家——读邓广铭先生纪念集
史家本色是书生——周一良先生《毕竟是书生》读后
追忆傅伟勋
小忆何炳棣先生
大师的风采——梁启超在清华
大地清华——王国维《人间词》音乐会唱片序
陈寅恪《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与大学精神
自由创造的心灵——赵元任纪念音乐会致辞
犹记潇湘细雨时——我的大学时代
燕园道问学——研究生学记
苟日新,又日新——冯友兰先生为我命字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