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内容详细,案例精彩,在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作者为政务新媒体管理者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运营方法。
在现今的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格局、社会舆论生态、公众参与方式都发生了极大的改变。政府在面临空前开放、高度透明的舆论环境时,一定要善于运用和发挥网络平台与新兴传播工具的作用。本书用详细的事例和操作性强的技术指导,为政府机关宣传提供技术助力,帮助政府部门在舆论场中掌握主导权,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
目前微信公众平台有三种账号,分别是服务号、订阅号和企业号。
1服务号
以服务用户为主,通常用于银行、供水、供电、供暖等服务为主政府机关单位和企业,其主要功能为:
(1)一个月(自然月)内仅可以发送四条群发消息(即每周一条)。
(2)发给订阅用户(粉丝)的消息,会显示在对方的聊天列表中。
(3)服务号会在订阅用户(粉丝)的通讯录中。通讯录中有一个服务号的文件夹,点开可以查看所有服务号。
(4)服务号可申请自定义菜单,无须认证及缴费。
(5)服务号能够申请微信支付功能。
(6)在订阅用户(粉丝)收到群发消息之时,会像收到短信一样有声音提醒。
2订阅号
旨在为用户提供信息,目前绝大多数政府、企业、媒体的官方微信基本会选择订阅号作为应用的公众号,其主要功能为:
(1)每天(24小时内)可以发送1条群发消息,每条信息包含最多八条内容。(有些开通得比较早的公众号可以一天数次推送,如“共产党员”、“上海发布”等。)
(2)发给订阅用户(粉丝)的消息,将会显示在对方的“订阅号”文件夹中。
(3)在订阅用户(粉丝)的通讯录中,订阅号将被放入订阅号文件夹中。
(4)经认证的订阅号,在缴纳一定费用后,经过自主开发,可获得自定义菜单。
(5)在订阅用户(粉丝)收到群发消息之时,不会像收到短信一样有声音提醒。
3企业号
微信企业号于2014年上线,是微信为企业客户提供的移动服务,旨在提供企业移动应用入口。它可以帮助企业建立员工、上下游供应链与企业IT 系统间的连接。利用企业号,企业或第三方服务商可以快速、低成本地实现高质量的企业移动轻应用,实现生产、管理、协作、运营的移动化。企业号作为企业IT 移动化解决方案,相比企业自己开发APP 具有明显的优势,具体为:
(1)快速移动化办公。企业在开通企业号后,可以直接利用微信及企业号的基础能力,加强员工的沟通与协同,提升企业文化建设、公告通知、知识管理,快速实现企业应用的移动化;
(2)开发成本较低。仅需要按照企业号的标准API 与现有系统进行对接;
(3)零门槛使用。用户微信扫码关注即可使用,在玩微信时,随手处理企业号消息,无需学习即可流畅使用。
政务微信,顾名思义,是指党委、政府及所属的各部委办局以及社会团体开通的微信公众账户,用户通过关注账号成为“粉丝”,获得相应的信息和服务,实现一对一的信息沟通及政务服务。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政务微信已成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公共管理、社会管理等的新手段对我国社会舆论格局产生新的效应。
发布功能:能达到发布功能,能通过分享发布信息而传播达到影响使用者的交际圈。
互动功能:可以直接面对面单独与用户交流,私密性好,服务感强。
服务功能:可定制开发各种服务功能,伴随着巨大的用户基数和黏性,应有计划的在所需方面提前介入,做好层级设置,做深、做细、做透各项应用,抢占阵地,树立政务新风。
除拥有常规微信公号的全部功能之外,政务微信最大优势有二,一是可信度高,权威性强,二是信源和资源丰富,特别是政务微信大号,掌握并能够调集系统内、区域内全部信息和资源完成发布工作。
政务微信遵循了基于朋友圈的封闭式传播规律,“一对一”点对点的直线传播,更有针对性,更准确有效,信息到达率高。在信息发布速度、广度上不见长,却胜在信息的深度和专注度。
第一章政务微博与政务微信‖
一、概述‖
二、政务微博、政务微信情况简述‖
三、双微合璧‖
四、深耕政务新媒体的必要性‖
第二章政务新媒体的健康度衡量‖
一、运营表现‖
二、借助榜单评价‖
第三章政务新媒体的受众群体‖
一、政务微博、微信的受众群体‖
二、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受众特点精准定位‖
第四章政务新媒体团队配置与要素‖
一、基本型‖
二、成长型——写手、网编、负责人‖
三、完备型——美工、客服、策划‖
第五章政务新媒体内容建设指南‖
一、政务微博、微信的制作流程‖
二、政务新媒体的信源选择‖
三、政务微博、微信的个性化呈现‖
四、政务微博、政务微信的运营手法‖
五、基本要素‖
六、菜单的设置与关键词回复诀窍‖
七、微信扩大影响三板斧‖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