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斯汀的误解
克里斯汀是我的调研对象。她是个眼神清澈、充满智慧的大学生。但我们的访谈刚开始没多久,她的声音就开始颤抖。
“很抱歉,”她低声说,”我报名参加访谈,就是为了见您,因为您是一位心理学家——”她连音调都变了,“我是不是疯了?”她心里显然充满了绝望,但从她到目前为止所说的话中,我看不出任何精神疾病的迹象——我已经见过不少这样的人。
她随即再次开口:“我觉得我跟别人不一样。我的童年几乎可以说是无忧无虑的,至少在不得不去上学之前是很快乐的。
“但是在幼儿园里,我害怕所有的一切。上音乐课时,他们在锣鼓上敲敲打打,发出叮叮咚咚的声音,我就会用手捂住耳朵,哭起来。
“在小学里,虽然我一直是老师们的宠儿,但他们也说我有点‘怪怪的’。”
克里斯汀的“古怪”,使她不得不接受身心两方面的测试,一大堆烦人的检查。首先是智商测试,结果,她非但不存在智力障碍,反而被招入了天才儿童学习班。
但她的表现仍然令人们觉得“这孩子有点不正常”。于是她又接受了听力测试,结果一切正常。四年级时,她又接受了大脑扫描,因为有人认为根本原因是轻微的癫痫发作。但她的大脑完全正常。
最终的诊断结果称,她的问题是“无法屏蔽外界刺激”。但所有这一切,已经使这个孩子相信自己是有缺陷的。
“别紧张,你只是生性敏感”
实际上,克里斯汀是一个高度敏感者。
对她的这个诊断本身没有什么错。高度敏感者会注意到其他人都不会察觉到的一切细微之处。别人习以为常的事物,比如刺耳的音乐或拥挤的人群,对于高度敏感者来说,却会带来强烈刺激,令他们感到紧张。
大多数人都能够无视警报声、耀眼的灯光、奇怪的味道、嘈杂混乱的环境。然而这一切都会为高度敏感者带来困扰。 大多数人在商场或博物馆里逛了一天后,也许都会觉得腿软,但如果有人建议晚上一起聚会,他们还是能打起精神的。可是对于高度敏感者来说,这样的一天之后,他们需要独处的时间。他们已经心烦意乱、焦躁无比。
大多数人走进房间,也许会注意到里面的人、里面的家具,仅此而已。而高度敏感者却会立即感觉到,房间里的气氛如何,是友好还是充满敌意;室内空气是新鲜还是污浊,甚至会注意到摆放鲜花的人具有怎样的个性,无论他们是否真的希望感觉到这么多的东西。
如果你是个高度敏感者,人们很难意识到你具有某些特别的才能。你往往只会注意到自己的容忍能力比别人差,却不知道自己属于一个特殊的群体。这个群体中的人常常表现出非凡的创造力、洞察力、热情和爱心,所有这些都是整个社会高度赞赏的品质。
但是,每个人都是一个整体。敏感特质意味着我们是谨慎的、内向的,需要更多独处的时间。不具备这种特质的人(也就是大多数人),无法理解我们,只会认为我们怯懦、害羞、软弱、不合群(这是最重的罪名)。因为害怕被贴上这些标签,所以我们尽量表现得和其他人一样。但这样做只会使我们变得焦躁不安、痛苦不堪。于是我们又会被别人贴上异类、有毛病、神经过敏,甚至神经病或疯子的标签,到了后来连自己也相信了这些标签。
克里斯汀危险的一年
每个人迟早都会经历充满压力的紧张生活,而高度敏感者对这种刺激的反应尤为强烈。如果你把这种反应视为一种基本缺陷,就会使生活危机带来的压力更加严重。随之而来的将是绝望无助的感觉,仿佛自己一无是处。
以克里斯汀为例,她进入大学的第一年就遇到了这种危机。克里斯汀之前就读于一家低调朴实的私立高中,从未离开过家乡。现在她突然要和一群陌生人一起生活,被埋在一大堆课程和书本中,而且总是受到过度刺激。
她恋爱了,一见钟情,深深坠入情网(高度敏感者的典型特征)。不久之后,她到日本去见男朋友的家人,这本来就已经够让她害怕的了。在日本,用她的话来说,她都快“失去理智”了。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