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掌握评审方法,定期开展评审活动所有参与评审的国家级、省级和县/区级专家组的成员都接受了“严重产科并发症评审框架”应用培训。每份病例评审都严格遵循“严重产科并发症评审框架”内容,从人院至出院各个医疗环节进行逐项评审。每次各级评审都邀请曾参与医疗救治的医务人员到场进行病例介绍和参与讨论,当地各级相关医护人员也要求到场听评。参与评议的专家对评审病例抢救成功的经验进行表扬和鼓励,对救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与指导。
3.认真评审与记录、及时反馈评审结果每次评审都有专人负责记录每份病例的评审内容,每次评审结束后,专家组要进行评审意见总结,撰写督导报告,并向县(区)级卫生局局长、各级助产机构院长、医务科等相关人员进行评审结果的反馈,提出改进产科服务质量的相关措施和建议。
(三)针对评审发现的问题,及时开展严重产科并发症的管理、监护与防治知识技能的培训
通过评审工作开展,发现项目地区医务人员在严重产科并发症的防治和医疗管理等环节存在的问题,国家级和省级专家组为项目地区的县区级、乡级医务人员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严重产科并发症的预防、早期识别和处理等知识、技能培训。
经历了一年半的项目实施,“严重产科并发症评审框架”的内容和机构也通过在评审过程中的应用而不断得以补充、修改、调整和完善,最终无论是“严重产科并发症评审框架”的适宜性,还是项目地区的产科质量都在以下方面得到了明显改进。
1.“严重产科并发症评审框架”内容和结构得到进一步修改。评审内容经修改后更容易应用,评审框架结构更为合理,与临床工作思维和路径更贴切。特别是针对许多病例是由乡级医院转诊而来,涉及应该对乡级医疗水平进行评审,为此,在评审框架中增加了对转诊病例的“诊疗和转诊过程”相关内容的评审要点补充。
2.项目地区初步建立了县级基层产科服务评审体系,加强了对各级医疗机构产科服务质量的管理力度,医院管理者的管理理念有了提升;当地专家组成员在找出严重产科并发症管理和救治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提出改进措施的能力有了提高;进步最明显之处是通过专家对病例的精确评审,及时指出病例在医疗救治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并通过传授新知识、新技能和产科适宜技术,使医务人员对严重产科并发症的认识、处理、转诊和急诊急救能力等得到了提高。
……
展开